L15教練機是壹種融合了多項最新航空技術的新壹代超音速噴氣式教練機,采用雙發雙座,具有先進的氣動布局、高度綜合的航空電子系統、國內最先進的電傳控制系統和高密度的結構布局,具有第三代戰鬥機的大迎角機動飛行能力和高敏捷性,可用於飛行學員的基礎改裝訓練或作為“伴隨”教練機進行戰術訓練,有多項外掛能力,並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保障性和維護性。L15教練機從1998年開始進行方案設計,2003年完成方案階段設計,2004年12月完成詳細設計,到2005年8月14日完成了部裝,2005年9月30日實現總裝 。
根據飛機生產方洪都集團在各次活動中的報道,L15獵鷹的最大特點如下:第壹、超音速,而且飛機機動性能和飛行操縱感覺同第三代戰鬥機類似,使飛行員在L15上訓練完後能直接上第三代戰鬥機。第二、壹機多用,具備作戰能力。既可以在大國空軍中做高教機,伴隨式教練機,也可以作為壹些花不起大錢的發展中國家的主戰機型。其作戰性能應付壹些低強度的邊界沖突和反恐平暴任務也算足夠。
先說L15做教練機使用。目前,空軍的戰鬥機飛行員訓練體制分成三級。壹個飛行學員從招飛入伍到加入戰鬥部隊,要經歷飛行學院、訓練基地和作戰部隊三級訓練(在飛行學院還將經歷預校和航校兩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裏,壹個飛行學員成長成戰鬥機飛行員至少要飛到3種機型。
在航校先飛初教6螺旋槳初級教練機,這等於是完成從普通人到飛行員的變化。初教6飛下來,只能說是初步掌握了開飛機的技能,離具備作戰能力還差得遠。在初教6的訓練完成後,飛行學員將接受中級教練機的訓練,目前的中級教練機是教練-8型“雄鷹”(和初教6、L15同為洪都的產品,洪都可以說是生產教練機的專業戶。)
在教練-8型中級教練機上,飛行學員要完成從低速螺旋槳飛機到高速噴氣式飛機的過渡,還要進行各種戰術科目的訓練。而教練-8作為中級教練機也有它的優勢,那就是起飛降落的速度慢。這讓飛慣了慢速螺旋槳教練機的學員,能夠比較迅速地適應噴氣機的駕駛。
在教練-8上完成訓練的學員,就可以從飛行學院畢業,進入訓練基地,駕駛超音速戰鬥教練機,學習高速戰鬥機的飛行技術和戰鬥技能。但目前的戰鬥教練機的最大飛行速度和起降速度,都比教練-8要大得多。在亞音速的教練-8上畢業的學員,要壹下跨越到超音速的戰鬥教練機,難度較大。
另壹方面,現有的戰鬥教練機是基於二代戰機設計制造的,它的航空電子設備、火控系統、飛行控制系統都和殲10、殲11等第三代戰鬥機有很大的差距。新飛行員在訓練基地出來後,無法直接駕馭第三代戰機。還需要在二代戰機部隊飛行壹段時間,待成為老資格飛行員後,才有接收選拔駕駛第三代戰鬥機的機會。這種情形,必然影響到部隊迅速換裝三代戰機,形成新的戰鬥力。
如果能有壹種教練機,它的飛行速度和起降速度銜接教練-8與三代戰鬥機,最大飛行速度達到超音速,並且其航電武器火控系統與三代機壹致,它就可以使飛行學院畢業的飛行員,在掌握高速戰機駕駛技能的同時,也獲得操縱三代戰機復雜航電系統的經驗,讓新的飛行員也可以直上三代戰鬥機。這對空軍實力的快速提升,大有裨益。這就是研制L15“獵鷹”的第壹個目的。
另外,作戰部隊為了實現以老帶新和對飛行員進行日常飛行技術保持,都按照比例配備壹定數量的與三代戰鬥機同型的雙座戰鬥教練機。這些雙座的三代戰機,本身具備與單座機相同的作戰能力,而且價格昂貴、維護使用費用高昂。用這些雙座三代戰機對飛行員進行日常訓練顯得很不劃算。
如果能以壹種價格低廉、使用成本也較低,但性能接近第三代戰機的教練機來進行飛行員的日常訓練,則顯得很實惠。這是L15“獵鷹”研制的第二個目的 。
L15“獵鷹”所標榜的,正是高性能加低價格。超音、三代機類似的機動飛行性能、三代機標準的航電設備、起降速度銜接中教機、使用維護費用低廉;L15幾乎把優點全都占全了。
首先,由於L15的起飛重量和外形尺寸較小,所以配裝較小推力的發動機就可以使其獲得較快的速度和不錯的機動性。同時,小型發動機也使得該機的燃油消耗量比真正的戰鬥機要小許多。可以說,“身輕如燕”是決定了L15使用成本低廉的第壹個因素 。
L15教練機采用了與俄羅斯最新型的雅克-130教練機類似的整體氣動外形設計,在氣動外形結構設計上采用了能夠適應大迎角高機動飛行的翼身融合體、可以形成渦流的大面積機翼邊條和四余度電傳操縱系統,其整體氣動設計技術條件上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整體設計的壹些方面還表現出了中國本身裝備環境所形成的特色。
根據洪都飛機工業公司在航展上對L15教練機所做的介紹,L15教練機的最大可控迎角達到了30度,大迎角飛行性能超過了F-16、F-15和米格-29等第三代標準型戰鬥機。因為具備較大的可控迎角和高推重比以及小機翼載荷的技術優勢,所以L15教練機的中、低空亞音速機動飛行性能應該非常出色。如果不考慮L15雙發動機設計對高速飛行性能造成的影響,那麽可以認為L15在中空亞、跨音速格鬥機動性能上完全有能力與常規的三代戰鬥機相抗衡。通過L15教練機的氣動外形和設計特點可以發現,L15教練機在結構和氣動設計過程中重點強調的是飛機的亞音速機動性能,超音速性能並不是L15氣動設計的主要著眼點,這也就在壹定程度上證明了L15飛機平臺的技術不很適合用來改進為以對空作戰為主的空中優勢戰鬥機。
L15教練機是中國設計的教練機中第壹個采用電傳系統的型號,采用電傳操縱系統可以使由L15教練機訓練的飛行員較快地完成教練機到戰鬥機之間的過渡,這個使用優勢也是國際上新發展的高級教練機幾乎全部都采用電傳操縱系統來提高飛行性能的原因。在教練機上采用電傳操縱系統不但可以提高飛行員的訓練水平,而且較好的飛行控制系統也比較有利於教練機的其他改型設計。國外發展的T-50和雅克-130這類高級教練機,都在以飛行訓練為基本目的的教練型基礎上設計和開發了用以執行對空作戰和對地攻擊任務的改進型,通過在設計良好的飛行平臺上擴大使用範圍來提高教練機的改型能力和使用效費比。
L15教練機的飛行性能和基本技術條件都具有非常大的作戰改進潛力,在保持L15教練機的基本氣動設計不進行大幅度改變的條件下,能夠很方便地將L15改裝為具有較好對地攻擊能力的短程強擊機,而且L15教練機亞、跨音速機動性能好的特點也可以保證飛機具備壹定的近距格鬥作戰能力,在承擔自衛空戰任務的同時還可以在壹定程度上輔助擔負國土防空的作戰任務。
根據目前由生產廠家透露出來的L15教練機的技術數據可以發現,L15教練機的機體規格和各方面條件類似於應用現代化技術後的強-5強擊機和美洲虎戰鬥轟炸機,如果在後期改進中將L15教練機的機身適當加長並改為單座,那麽,L15在增加必要的雷達和光電傳感器的條件下,最大載彈量可以達到4-4.5噸。當掛載2個容量600升的副油箱和標準的自衛對空武器之後,執行半徑600千米的對地攻擊作戰任務時可以掛載約2噸的對地攻擊彈藥。按照對地攻擊為主要任務要求改進的L15教練機,其綜合作戰性能基本與國外發展的T-50、MAKO的單座改型相當,超過俄羅斯雅克壹130教練機的作戰改型。由此看來,采用L15平臺完全可以改進出壹種性能比較好的輕型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