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是什麽大學?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是什麽大學?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是北京市重點支持的大學,位於北京市海澱區。擁有小營、健翔橋、清河、金臺路、酒仙橋五個校區,占地500畝,建築面積331.7萬平方米。新校區總用地1183.6畝,已於2015年正式開工建設。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是2008年經教育部批準,由北京機械學院和北京信息學院合並而成。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原隸屬於機械部,其前身是北京機械工業管理學院,成立於1986。其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37成立的北平市立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和1946成立的國立北平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原隸屬於電子工業部,其前身是北京大學第二分校,成立於1978。70年來,學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校友遍布世界各地,各行各業都有建樹。學校自正式成立以來,緊緊圍繞國家、首都和行業發展需求,特別是抓住北京建設世界城市、京津冀壹體化等重大機遇,積極調整學科專業布局,不斷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內部管理體制等各項改革,努力尋找與信息時代、網絡社會、高端制造業發展趨勢的契合點。各項辦學指標大幅提升,整體實力顯著增強,社會貢獻得到有效提升。

學校現有17個學院(系、部、國際交流學院、體育部、繼續教育、計算中心、機電實踐中心),包括研究生院、機電工程學院、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計算機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信息管理學院、政治理論教育學院、公共管理與傳媒學院、外國語學院、理學院。全日制本科在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少數民族預科在西部5個省(自治區)招生,本科在內地新疆高中班、西藏高中班招生。已在25個省(市、自治區)進入壹本招生。目前在校生15478人,其中研究生1154人,本科10556人,成人教育本科3768人。

學校擁有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834人,其中博士學位41%,正高級職稱124人,副高級職稱294人,碩士生導師333人,博士生導師22人。其中,雙聘院士3人,北京市海外高層次人才2人,特聘教授1人,講座教授3人,獲市級高校首席專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北京學者”2人,北京市市級高校長城學者4人,北京市百名科技領軍人才。目前,全國優秀教師2人,北京市優秀教師9人,全國優秀教學團隊1人,教育部創新團隊1人,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8人,北京市名師8人,北京市屬高校創新團隊24人,創新人才15人,拔尖青年人才26人,北京市人才強校計劃骨幹教師65438+人。

學校人才培養特色鮮明。本科專業36個,涵蓋工學、管理學、理學、經濟學、文學等5個學科。其中,國家級特色建設點4個,北京市特色建設點9個。自動化、通信工程、網絡工程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兩個專業被教育部批準為“地方高校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擁有兩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壹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1和1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建設單位;北京有4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3個校外人才培養基地。2014年,學校首次作為獨立完成單位獲得國家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以本科生為主的足球機器人水隊,在中型機器人足球世界杯上四次奪冠,為國爭光;學生“捷能隊”在全國大學生本田汽車節能競賽中連續四年奪冠。近年來,本科畢業生壹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研究生壹次性就業率達到100%。

學校學科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目前,壹級學科碩士點1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43個。目前,工程碩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共有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和7個專業學位授權領域。其中,北京市重點學科3個,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9個;教育部已建成1重點實驗室、5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個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機械工業重點實驗室、1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和1北京市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校具有免試推薦優秀應屆畢業生攻讀碩士學位的資格,被批準為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產學研聯合研究生培養基地市屬高校之壹。

學校科技工作發展良好。目前省部級研究機構16個,形成了以重點實驗室為龍頭、科研機構為骨幹、研究群體為基礎、科技創新平臺為支撐的科研工作體系。2007年至2009年,學校連續三年作為第壹完成單位獲得四項國家科技獎;2011-2014年,學校獲得行業、省級以上科技獎勵3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獎2項,北京市科技進步獎9項,CSSCI機械行業科技獎勵7項,專利140項,發表學術論文40465438篇。學校科研經費總額繼續大幅度增長;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863項目等高水平國家項目數量穩步增長。學校獲批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首批股權激勵試點單位、北京大學科技園建設、第二批中關村科學城建設項目“北京高端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電動汽車協同創新中心於2004年被正式認定為國家協同創新中心2011。建設牽頭的“北京世界城市循環經濟體系(產業)協同創新中心”被列為市教委“2011計劃”培育項目;清華大學與英國劍橋大學合作共建的“先進光電技術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於2015正式揭牌。學校是國防軍工定點科研技術開發單位,具有完整的國防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資質。學校先後成立了國防科學技術研究院和智慧城市研究院,致力於強化國防科技和信息技術領域的科研特色。學校參股的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創業板成功上市,學校由此成為首家校辦企業上市的市屬高校。學校註重產學研結合,高端軟件、傳感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的壹大批成果已經產業化並開始規模化盈利。例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在線搜索引擎成為北京圖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核心產品;“氣流慣性傳感器和壓電傳感器系列產品”已安裝在許多國防和軍事重點工程中,並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血液流變學檢測儀器系列產品”打破了國外產品壟斷中國市場的局面,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70%。

學校繼續推動國際教育。目前,已與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4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開展了科研合作、互訪講學、管理人員培訓、英語教師和雙語教師進修學習、本科生雙學位項目和聯合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合作項目。學校聘請6位國外大學校長擔任學校學術委員會名譽委員,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蒙代爾教授等16世界知名學者擔任名譽教授。學校設有國際交流學院,積極擴大來華留學生教育規模,提高來華留學生教育質量。目前留學生180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用蓬勃發展的歷程詮釋了自己的光榮傳統和獨特驕傲。在信息時代和網絡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學校將秉承“勤奮學習,堅守信念”的校訓,肩負起全新的歷史使命,抓住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朝著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目標闊步前進!

望采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