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開展“六個推動”活動為抓手,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推動黨性養成,推動思想解放,推動能力提升,推動團結***事,推動作風轉變,推動勤政廉政。
2、加強“四個體系”建設,提高幹部培訓質量,提升能力素質。壹是加強培訓網絡體系建設,二是加強師資隊伍體系建設,三是加強培訓基地體系建設,四是加強制度體系建設。
3、實施農村黨員幹部“富民和諧強基培訓工程”。按“增強黨性、提高能力”的基本要求,從提高基層黨組織領導科學發展、促進和諧穩定的現實需要和保持***產黨員先進性的迫切需要出發,切實加強村級主要幹部教育培訓,深入推進農村黨組織書記、新黨員、大學生村官、黨員創業就業技能培訓。
4、深化拓展農村幹部遠程教育“雙創雙爭”活動。創建“學以致用、以用促學、實踐創新”遠程教育示範點。
5、在《洛南黨建網》開辦《組織部長講黨課》欄目。組織部領導每周講1個專題的黨課,講稿在洛南黨建網刊發,系列專題講稿突出黨建和基層組織建設知識的系統性、時代性、開放性、包容性,為基層黨務幹部提高業務能力和黨性修養服務。各鎮黨委、縣直各黨委書記、副書記也要開展深入基層講黨課活動,每人全年講黨課不少於12個專題。
6、開展最佳組織生活創建活動。按照“體現時代特征,貼近生產生活和黨員幹部思想實際,主題鮮明集中,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解決實際問題,準備充分、組織嚴密”等要求,全縣基層黨組織(含黨委、黨總支、黨支部)在本年度至少開展1次高質量的組織生活,每個基層黨委最少評選推薦3個最佳組織生活樣板。
7、縣直部門、單位黨組織突出本單位核心職能的充分履行開展專題調研,進行理論創新。
8、圍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進行理論創新。各基層黨組織重點研究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廉政建設和如何充分發展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等。探索在新形勢下實施創先爭優常態化戰略的新思路、新舉措和長效機制。
二、突出執政能力建設,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
9、加大“四個力度”,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競爭性選拔幹部力度,加大重點項目推進力度,加大薄弱環節的攻堅力度,加大探索創新力度。
10、堅持和完善“壹報二審六對照三評判”考核指標設置辦法。探索對部門、單位中心工作、重要工作和重點項目實施績效管理、績效控制的項目化管理、分階段督導、特色亮點觀摩、專項考核的具體辦法和工作機制。建立和完善機關內部重要工作專項督查和日常工作月安排、季交流、半年考評、年終考核制度和運行機制。
11、探索“五型機關”建設長效機制,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的制度創新、機制創新和方法創新。
三、以深化“為民服務,創先爭優”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
12、深入開展“三個年活動”。結合本地(單位)實際,探索形成長效機制,創建精品示範點。
13、開展“四為主優質服務樹形象”活動。以優化壹線窗口服務為主、強化關鍵崗位服務為主、加強日常規範服務為主、推進信息化服務為主,深化拓展“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在各級各單位開展創建優質服務示範單位活動。
14、在全縣基層黨組織和***產黨員中開展“創先爭優群英譜”活動。以縣直黨委或部門為單位,分行業、分系統舉辦“***產黨員率先創業、創新、創優,積極實施‘壹市三基五業’宏偉藍圖事跡報告會”。表彰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先進典型。匯編《洛南縣基層黨組織和***產黨員創業、創新、創優,強力實施‘壹市三基五業’宏偉藍圖群英譜》。各鎮黨委也要在本轄區開展此項活動。
15、實施黨員幹部作風建設“百千萬”工程。選調百名科級領導到工業園區掛職鍛煉抓重點項目、選派千名機關幹部抓新農村建設、組織萬名黨員抓農民增收。
16、推行“三問三解”群眾工作法。以深入開展“深入基層,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為總攬,以紮實開展“三個年活動”為核心,組織引導全縣各級黨員幹部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或特定服務對象)、深入實際,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政於民,解民憂、解民愁、解民困,聯系群眾、服務群眾。
17、繼續以“三亮三創三評”為載體,深入推進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為民服務創先爭優。
18、以“察民情、解難題、促發展、保穩定”為主題,深入開展“黨員幹部下基層、為民服務建新功”活動。
19、以“四化”建設為著力點,推進機關、部門、單位核心職能的履行。“四化”即:堅持人本化的工作理念,實行標準化的工作規範,講究精細化的工作方法,追求質量化的工作效果。
四、以“深入基層,為民服務”為動力,深入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
20、基層黨建工作——推進“四化”、強化“五基”。“四化”即:圍繞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著力推進規範化、示範化、品牌化、信息化建設。“五基”即:壹是以功能建設為重點,健全“基本組織”,做到應建盡建、功能完善;二是以帶頭人隊伍建設為重點,建強“基本隊伍”,做到增強素質、優化結構;三是以搭建平臺、發揮作用為重點,開展“基本活動”,做到貼近實際、活動有效;四是以規範基層組織運行機制為重點,健全“基本制度”,做到務實高效、長期管用;五是以健全保障機制為重點,落實“基本保障”,做到責任明確、保障有力。
21、在企業、事業和“兩新組織”基層黨組織開展“強組織、增活力,創佳績”主題實踐活動。以“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為總攬,著力解決基層組織建設中的突出問題,著力增強基層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著力完善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體制機制,註重提升基層黨組織書記的素質,激發黨員隊伍的生機與活力。
22、開展“四包三扶”活動。縣直部門、單位采取結對幫扶辦法,包村、包企業、包基層單位、包項目實施,積極提供政策、信息、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等服務;幫扶生活困難群眾和黨員限期脫貧致富,幫扶薄弱基層黨組織整建提高,幫扶基層單位解決科學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
23、開展黨政機關、部門、事業單位黨組織“1+3”結對聯建活動。每個單位黨組織要與“1個下屬單位、1個農村社區、1個企業黨組織”聯創聯建,做到黨員隊伍聯建、活動載體聯創、服務群眾連做,實現資源***享、優勢互補。要組織引導黨員幹部與生活困難的黨員、群眾結對子、交朋友,采取“壹幫壹”、“壹幫多”等方式,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24、創建“雙二三”致富增收工程精品示範點。以農民增收、產業增效為根本,以建設生態型、循環型、優質高效型“五大洛字牌”主導產業基地為依托,以“每戶農戶培育二至三個增收致富財源,參加二至三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目標,在農村基層黨組織實施“雙二三”致富增收工程,深化“三樹三強三跨越”主題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活動。
25、在農村基層黨組織開展“5個3”集中整建活動。在全縣農村(社區)分期分批選派工作組駐村,開展集中整頓創建工作。主要任務是:開展“三個整頓”即:整頓黨務,加強農村發展黨員工作;整頓財務,加強村級集體負債清理化解;整頓村務,加強農村社會管理創新。強化“三個民主”即:強化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規範“三個公開”即:規範黨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建立“三個中心”即:便民服務中心、綜治維穩中心、公***服務中心。實現“三個創建”目標即:經濟社會率先發展村即壹類村,創建精品示範村;經濟社會發展有潛力村即二類村,創建特色品牌村;欠發達村,創建平安和諧村。
26、各鎮全面推廣“文建明工作法”,深化鄉鎮機構改革,促進職能轉變。
27、開展黨代表“壹崗雙責”聯系服務基層活動,發揮好黨代表在做好群眾工作、加強社會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