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天眼”可以接收到654.38+037億光年外的電磁信號,接近宇宙邊緣。憑借該望遠鏡項目,中國將在未來20至30年內保持最大單孔徑望遠鏡項目的世界級地位。最近,望遠鏡收到了壹個來自1351光年外的脈沖星的脈沖信號。壹些外國科學家形象地描述了“天空之眼”中國的力量,稱“在月球上用手機也能找到它”。
“天眼”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建造。從概念到選址到竣工,歷時22年。它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據悉,目前全球共有10項基於天文觀測的諾貝爾獎,其中6項來自射電望遠鏡。因此,“天空之眼”項目正式投入使用後,有望幫助中國科學家沖擊諾貝爾獎。
據了解,“天空之眼”項目不僅供中國科學家使用,還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向外國科學家開放。
此外,中國將建立壹個立體的“天空之眼”集群。“天眼”將與我國其他5臺射電望遠鏡組成“天眼”組,更好地獲取天體的超精細結構。今年年底,我國還將發射自主研發的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該衛星具有觀測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體多波段X射線快速光變的獨特能力,可以監測天空中的高能爆炸現象。
(深圳晚報綜合新華社、中新社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