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中國需不需要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歷史、自己的信仰?

中國需不需要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歷史、自己的信仰?

先說什麽是文化和信仰吧。

文化是壹個非常廣泛的範疇,可以包括文字、著作、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甚至信仰等等。所以信仰是文化的壹個方面。

信仰是壹種精神和內心的依靠和依托對象,其對象可以是理想、人物、精神、或者壹般的“等”。現在說的西方文化的信仰主要是基督教信仰,也就是基於聖經的以耶穌上帝為對象的精神信仰。

如果來比較文化和信仰的範圍大小,信仰是文化壹個小的但主要的方面。如果文化是100,信仰最多只是其中的壹個1,甚至不到。所以說影響壹個文明怎麽怎麽樣,會不會因為信仰的問題而落後,這樣去考量是很片面的。

現在中國人普遍感覺自身很落後,認為自身落後是因為文明和文化的關系,是因為中華文化太落後以至於造成中國全面落後。那其實是不是這樣呢?且先不說文化,可以說中國在很多方面現在都不如西方,比如經濟的方方面面,科技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的方方面面。而這些方面經濟的發展是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發展起來的,壹般50年甚至不到就可以了,這在世界經濟史上是有大量實際史料可以考證的。其次是科技,科技的發展至少需要50年以上,看看韓國經濟是不如世界前列了,但是要說科技實力,還是很靠後的,而且這也受很多方面的限制;再說政治,由於冷戰的原因,尤其是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到底是所謂的資本主義制度好還是所謂的社會主義制度好,這個其實是壹個偽命題,但是卻意識形態化了。政治制度歸根到底是為社會服務的,不存在任何的顏色,資本主義好也是只在西方好,因為他發展了幾百年了,他好也不是因為他是資本主義好,而是因為他在不斷改進,改進了幾百年才好到如今的程度。所以,政治制度的發展就需要上百年的時間來積累。而政治制度也只是文化的壹個方面。那文化的發展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了,1000年的文化也只是不成熟的文化。而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化當然是中華文化。當今世界只有中華文化真正的傳承了5000年以上,其他的文化為什麽都斷絕了?因為時間和實踐是最好的和最殘酷的絞肉機。沒有深度和廣度的文化,只會在歷史中被無情的淘汰。說這些的意思其實就是說,中華文化傳承下來靠的不是運氣,他的傳承有的根本原因和優勢。那政治制度的發展成熟都需要上百年時間,可想越珍貴的東西越需要時間去建立。可想而知中國的文化是多麽珍貴。

那麽現在中國人為什麽反而普遍感覺到自身文化不行了呢,甚至比西方的文化差了呢?壹是因為大部分人已經失去了對自身文化的了解,這是有歷史因素的,中國的文化素質普及程度還很低。當中國文化在海外備受推崇的現在,國人卻對自身的文化壹無所知。在對國外的文化也壹無所知的同時,卻盲目的認為西方文化非常先進。所謂自知者明,不自知何談自明呢?而是西方更早的進行了經濟制度的變革,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萌芽產生和發展,推動利益和效率至上,催生了產業革命和經濟發展,並激發了社會在經濟科技政治制度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和騰飛,並把古老的封建主義經濟體制的中國遠遠的甩在了老後面。以至於中國在經歷上百年的追趕以後,還在各個方面落後於人。因為在經濟、科技、政治制度方面,在時間上中國已經落後與人。而再過50年,難說中國在這些方面不能超越西方。

而如今也有不少專家加入到思考和對比西方和中華文化的“終極”思考之中,其中很有看點的壹種看法就是中國文化沒有信仰。最近連易中天“老先生”,都提中華文化範疇,貌似都要呼籲給中華文化來個“精神依靠”。其實中國文化發展了5000年,是不缺“信仰”的,但是現在的確沒有信仰了。如果要說信仰,中華文化比其他任何文化都不缺信仰,而且"信仰"這個時髦的東西早已成為了中華文化的殘羹冷炙了。中國以前也是有信仰的,而且很多,後來經過文明的反正都被拋棄掉了,因為中國的文化臺博大廣義太有深度了,已經不是壹個上帝幾個神仙能夠代表和頂得住這麽大壹個帽子了。說了這麽多,其實只想說的是,中國的文化已經內涵化,精神化了。或者可以簡單的說,中國文化擁有的是精神,中國文化已經上升到壹種精神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還沒有進化到可以擺脫迷茫找到自我精神寄托的程度。基督教文化也強調原罪和自我救贖。但這同時成為其擺脫罪孽的借口。歐美壹貫對內寬容和對外卻極端殘忍以及雙重標準的對外政策,其實也是其文化的壹個側面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