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2023年A股行情如何?券商喊出上半年或進入慢牛通道重點布局“新時代五朵金花”

2023年A股行情如何?券商喊出上半年或進入慢牛通道重點布局“新時代五朵金花”

2022年逐漸進入尾聲,今年以來A股市場跌宕起伏,滬指再度在3000點橫盤整理,眾多投資者已經開始關註明年行情與機會。隨著各大券商壹年壹度的券商策略會正如火如荼召開,首批券商2023年度投資策略也紛紛出爐。

展望2023年,招商證券、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等頭部券商各抒己見,多數券商仍看好A股未來走勢,更有券商喊出“明年上半年權益市場有望進入慢牛通道”;在行業配置方向上則多數看好安全和科創主線。

A股明年上半年或迎來反轉

明年行情將如何演繹?券商普遍認為,當前A股已處於歷史底部,明年上半年市場有望迎來估值修復,甚至步入慢牛通道。

作為A股最著名的“魔咒”之壹,招商證券策略會11月23日在上海召開,並搶先發布了2023年投資策略觀點。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表示,2023年A股將進入中期反轉的結構性震蕩上行周期,走勢類似“N”型走勢。但考慮到增量資金相對有限,且有外部的壹些風險和壓力,2023年整體將會類似2003年、2013年壹樣,呈現逢三逢四結構牛特征。

“2023年中國投資主線非常明顯,就是結構牛。”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表示,2023年中國資產,特別是權益資產機會大於風險。從中短期角度來說,宏觀經濟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整體盈利有望改善,另外風險偏好的影響也有望改善,伴隨著增量資金信心的逐步恢復,A股市場有望迎來結構性機會。

“當前A股具備大部分歷史大底特征。”華泰證券認為,2023年或為市場築底修復的變化年,2022年底前仍有殺估值的風險,當前至明年A股估值或呈現“√ ̄”形態;2023年上半年估值修復或啟動,修復斜率前高後低。

浙商證券也在2023年度策略報告中傳遞出對權益市場的看好,“2023年擾動市場的宏觀不確定性因素將逐漸淡化,權益市場有望迎來新的轉機,並有望在2023年第二季度起進入慢牛通道。”

安全和科創主線獲券商壹致看好

哪些方向值得重點布局?具體配置上,安全、科創、高端制造、新能源等主線成眾多券商關註焦點。

對於2023年A股投資機會,興業證券策略團隊認為,聚焦安全、科創、先進制造行業以及***同富裕等四大方向,未來數年A股行情的主線將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並有望從以“新半軍”(新能源、半導體、軍工)為代表先進制造業,進壹步向信創、生物醫藥、基礎軟硬件、數字經濟等“信軍醫”領域擴散。

此外,報告還特別指出,2023年可重點關註科創板投資機會,科創板或將成新壹輪上行周期引領者。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表示,當前的科創板或類似2012年創業板,在經歷去年下半年以來的系統性調整後,隨著國內聚焦長期“國家安全、獨立自主、高質量發展”,且估值、持倉均處於底部,科創板有望率先引領市場從底部走出,成為新壹輪上行周期的引領者。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指出,2023年A股有望從重視龍頭、各種“茅”、高現金流的投資思路,向圍繞科技自立自強、安全發展、高端制造、硬科技、專精特新這5個關鍵詞構建的新選股思路轉變。投資者可以考慮重點布局軍工裝備、新能源、高端制造、醫療醫藥、自主可控“新時代五朵金花”。

德邦證券認為,展望2023年A股市場,投資主線分為三方面,壹是保障戰略安全,如國防軍工、信創、中藥、醫療和能源安全等板塊;二是加快制造強國,如工業母機、工業機器人、半導體設備等行業;三是加強戰略縱深主線。

中信證券2023年投資策略認為,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建設制造強國,技術躍遷勢在必行。結構層面,以專精特新、隱形冠軍為代表的中道風格預計將延續。

蘇州證禾基金經理許誌強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信息安全行業長期值得適度的“戰略樂觀”。從常識來看,信息時代正加速到來,全球產生和傳輸的信息量也在快速提升,信息安全作為伴隨而來的剛需,未來成長空間必然是增長的。根據國際調研機構IDC預測,2025年中國數據總量將增至48.6ZB,占全球數據圈的比例將從23.4%提升到27.8%。

中金預測中國經濟增速有望超5%

除了對明年A股市場指數走勢、板塊配置等方面進行預判,中金公司還發布了2023年度宏觀策略展望報告,對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環境做出前瞻解讀。

中金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文朗表示,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超5%,風險資產表現或更為亮眼。如果假設疫情的影響逐步減弱,經濟內生動能改善,且財政以及準財政政策力度繼續加大,尤其是支持新興行業發展,中國經濟增速可能為5.2%左右。

從結構來看,張文朗認為,2023年房地產將企穩回升,傳統基建也將保持穩定的增長,但綠色轉型和數字經濟等新經濟的增長空間更大。而資本市場方面,預計2023年風險資產的表現將比較出色。

中銀國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盡管當前中國經濟整體仍然低迷,但向好的趨勢正在顯現。而近期國內債券市場波動明顯加大,國內經濟前景的改善正是主要原因之壹,從花旗中國經濟意外指數來看,近期中國經濟數據好於預期。此外,除了經濟數據短期走勢,國內宏觀政策近期也在釋放積極信號。

相關報道

招商證券再破“A股魔咒”調侃建議布局“新時代五朵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