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澳柯瑪的轉型之路:分形創新與第二條曲線

澳柯瑪的轉型之路:分形創新與第二條曲線

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600336。SH,以下簡稱“澳柯瑪”),可能現在的年輕人不太了解。然而,這家有著30多年歷史的公司,曾經是國內冷櫃行業的老大。在其輝煌時期,曾與海爾、海信、雙星、青島啤酒並稱“青島五朵金花”。

作為上市公司,澳柯瑪這幾年的數據並不好看,體量現在和海爾、海信比是壹個數量級的差距。但澳柯瑪在轉型過程中的經歷是企業轉型的典型案例,仍然值得研究和理解。

壹、輝煌的第壹曲線——澳柯瑪的高光時刻

澳柯瑪的前身是瀕臨破產的青島紅星電器集團旗下的黃海冷櫃廠。由於長期經營不善,1990年工廠因巨額債務瀕臨破產。1990年,35歲的陸自告奮勇,於當年3月成為該廠11廠長。從此,澳柯瑪被推向了巔峰。

故事開頭有點像張瑞敏裏的海爾,雖然後來他們走了壹條完全不同的路。從魯上任到2001,澳柯瑪冷櫃產銷量全國第壹,其“電冰櫃之王”的形象也從此逐漸深入人心。

這是澳柯瑪的亮點。時任公司董事長的陸曾與海爾張瑞敏、海信等著名企業家齊名。

2000年,公司上市;2005年,魯當選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對他的評價是:“超低溫制冷產品領域由日美主導的局面被徹底改寫;帶頭倡導‘價值戰’,為中國家電業的可持續發展喊出最響亮的聲音。”

二、第二條曲線的艱難探索——澳柯瑪的多元化之路

因為國內家電行業競爭已經非常激烈,行業增速也開始放緩。為了在行業極限點到來之前做好布局,魯於2000年開始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

公司推出了電動汽車、太陽能、鋰電池、海洋生物、房地產等項目,進行了不相關的多元化探索,但效果並不理想,甚至可以說拖累了集團的發展。

事後看來,這種不相關的多元化的失敗似乎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這些都是比較大的投資和長期的項目,需要大量的持續投入。其次,由於非相關多元化,原有企業資源無法重用,需要重新開始。技術、人才、市場都是從零開始。再次,這些方向看起來很有前景,但是介入的時機不壹定合適,比如電動車。

結果如下:多元化戰略啟動5年後,公司在鋰電池項目上投資近2.5億元,虧損超過17萬元;投入自動售貨機項目6000多萬,虧損超過654.38+0.5萬元;計劃投資MP3項目3000萬元,投資654.38+0.5萬元後實際終止業務。

除了這些項目的直接損失,這些需要持續資金供應的高科技行業,隨後也導致公司主營業務供血不足。在最困難的時刻,作為當時公司主業支柱的空調廠壹度停工。

為了走出多元化經營的泥潭,澳柯瑪集團向上市公司澳柯瑪撥款6543.8+0.947億元。2006年3月,醜聞曝光;4月,青島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16掌舵企業的元老陸謝幕。

三、如何找到第二條曲線?-分形創新

和澳柯瑪壹樣,海爾、海信等公司也在尋找第二條曲線,但都是從相關多元化入手。

關於如何找到第二條曲線,這裏介紹壹種思維模式:分形創新。

所謂分形,就是事物在不同尺度上具有自相似性。比如常見的雪花,還有海岸線,都是大自然分形的表現。

同樣,如果我們放大第壹條曲線,會發現有很多大小不壹的小S曲線,比如公司、產品、組件。S曲線中的壹個可以成長為第二個曲線。

在主業的發展中,也就是第壹條曲線,通過不斷的創新叠代,可能會產生多個分形,其中壹個可能在未來市場環境變化後,成長為企業的第二條曲線。

比如蘋果沖進iphone,去掉通話功能,分形出ipod,叠代之後ipod就成了ipad。

所以,在第壹條曲線中尋找分形成長為第二條曲線,比起像澳柯瑪壹樣去外面找項目,進行不相關的多元化,是壹種更經濟有效的轉化方式。

為什麽?因為分形是在第壹條曲線中通過微創創新叠代自然生成的,如果感覺不錯,可以在市場上小範圍驗證,如果打通了閉環,可以投入資源嘗試第二條曲線。這種情況下,無論從風險角度還是成本角度,都遠勝於去市場並購,或者盲目尋找新項目的擴張。

四、聚焦整個冷鏈——李偉的轉型之路

在盧退出澳柯瑪後,37歲的清華大學經濟管理碩士李偉接任。

李偉上任後,采取了三項行動將公司從危機中拉回正軌。

第壹個動作是止血。2007年,李偉砍掉了占公司總資產近三分之壹的累贅產業。公司放棄了5億多的應收賬款,徹底放棄了鋰電池、led、房地產等包袱項目。瘦身後的澳柯瑪度過了危險期,在變革中重建了以制冷、小家電、電動車為核心的發展基礎。

第二個動作是輸血。2009年底,公司完成二次創業,重組後的公司回歸制冷主業,同時逐步從C端向B端轉型。此後,業務重心從家用電器轉向商業和醫療領域。正是在這個時期,澳柯瑪不再滿足於壹般的家用制冷水平,他們不斷刷新低溫紀錄,零下150℃的超低溫商用制冷設備開始被提上日程。從外部環境來看,雖然當時澳柯瑪在城市市場實力較弱,但他們抓住了家電下鄉政策的東風,及時下沈到農村市場,為自己贏得了難得的喘息機會。

第三個動作是再造。李偉試圖重塑公司的組織和管理文化。他開始嚴格控制公司的財務準入,通過財務總監的掛職,將財務職能從過去高速發展時期的融資導向轉變為監管導向。他制定了更加嚴格的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形成了不搞私人關系,公平公正用業績說話的鐵律。“就這麽簡單。我在企業沒有朋友。”他說:“不是我讓妳下課,是演出讓妳下課。”這種毫不留情、毫不妥協的管理方式,逐漸從根本上改變了公司的運營流程。

我們主要關註他的業務轉型。

2015年,澳柯瑪調整企業定位,李偉提出“互聯網加全冷鏈”,從提供單壹制冷產品,到提供整體溫度解決方案。企業內部的家用制冷、商用制冷、生物醫療制冷、超低溫設備、冷鏈物流設備等產品事業部通過冷鏈平臺整合,提供通用的冷鏈管理系統。

上市公司當年募集資金超過7億元,投入其智慧冷鏈工廠、R&D中心、冷鏈物流專用車、O2O營銷管理系統建設。

這樣做的好處是提高產品的通用性和模塊化,降低復雜度和產品成本。同時協同效應也出來了,整個冷鏈促進了澳柯瑪的轉型升級。

目前,公司的這壹轉型已初見成效,冷鏈服務綜合收入增速已高於家電。

五、澳柯瑪的分形創新

在確定了整個冷鏈的戰略後,澳柯瑪在主業內部進行了大量的分形創新。

比如溫控茶櫃、冷凍人或胚胎的樣本庫、與蓋茨基金會下屬機構合作制造的ARKTEK疫苗儲存箱、為非洲開發的元冰箱等都是很好的例子。目前,澳柯瑪終端設備最高制冷能力已達零下150℃,居世界前列。

因為非洲國家經常停電(很多國家壹天停電20次以上),即使是南非,政府也只能盡量維持工業用電。為此,澳柯瑪開發了壹款適合非洲市場的“元冰箱”。

經現場測試,元冰箱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43℃的高溫環境下,突然臨時停電後,仍能提供2℃至8℃的穩定保溫。如果操作失敗,可以自動尋求人工幹預,通過內置遙控硬件傳輸自診斷數據,通過聲光報警。

2065438+2008年底,澳柯瑪與華大基因合作,建成國內首個零下86℃全自動超低溫生物樣本庫。在壹個幾十平米的冷庫裏,可以擺放近40萬個裝有人體樣本的試管,並穩定保存30年。

而且根據市場和客戶的需求,澳柯瑪還在更多的細分領域進行持續的分形創新。

不及物動詞摘要

由於不可抑制的復雜性、規模限制和熵增效應,任何行業都存在壹個極限點。企業要想持續經營,就必須在主營業務達到極限之前,探索和嘗試第二條曲線。

分形創新是探索第二曲線的好方法。通過主業的不斷創新叠代,公司、產品、事業部層面都會出現很多分形。這些分形,結合技術和市場,在市場環境變化時,可能會成長為企業的第二條曲線。

李偉正在通過分形創新為澳柯瑪尋求第二條曲線。雖然現在說澳柯瑪轉型成功還為時過早,但與魯時代相比,李偉的戰略成功概率顯然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