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中國三大英雄史詩分別是什麽?

中國三大英雄史詩分別是什麽?

藏族民間說唱體長篇英雄史詩《格薩爾》、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和柯爾克孜族傳記性史詩《瑪納斯》被並稱為中國少數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詩。

1、格薩爾王傳人物簡介

格薩爾從誕生之日起,就開始為民除害,造福百姓。5歲時,格薩爾與母親移居黃河之畔。8歲時,嶺部落也遷移至此。

12歲時,格薩爾在部落的賽馬大會上取得勝利,並獲得王位,同時娶森姜珠牡為妃。從此,格薩爾開始施展天威,東討西伐,南征北戰,降伏了入侵嶺國的北方妖魔,戰勝了霍爾國的白帳王、姜國的薩丹王、門域的辛赤王、大食的諾爾王、卡切松耳石的赤丹王、祝古的托桂王等。

先後降伏了幾十個“宗”(藏族古代的部落和小邦國家)在降伏了人間妖魔之後,格薩爾功德圓滿,與母親郭姆、王妃森姜珠牡等壹同返回天界,規模宏偉的史詩《格薩爾王傳》到此結束。

2、江格爾人物簡介

主人公江格爾兩歲時,家鄉遭到了蟒古斯(魔王)的蹂躪,父母被害,他父親的好友、大力士蒙根西江格爾汗克西日格救了他。江格爾人小膽大,三歲的江格爾,手握黃花戟,身跨棗紅馬,四歲時就出征,七歲時開始建功立業,寶木巴地方的臣民把他推舉為聖主江格爾可汗。

但蟒古斯敵人不甘失敗,經常伺機侵犯寶木巴國。江格爾率領他的十二位"雄師"、三十五名虎將和八千個勇士,蕩平了蟒古斯,保衛了寶木巴,揚名四十四國。

3、瑪納斯內容梗概

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傳說中的著名英雄和首領,是力量、勇敢和智慧的化身。《瑪納斯》這部史詩敘述了他壹家八代,領導柯爾克孜族人民反抗異族統治者的掠奪和奴役,為爭取自由和幸福而進行鬥爭的故事。

史詩《瑪納斯》最初產生於9至10世紀,後來在流傳過程中,經過柯爾克孜天才歌手們世世代代的琢磨,溶進了全民族的智慧,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和濃烈的民族特色。

相傳《瑪納斯》的創作並非來自詩人的靈感,而是來自神授,演唱瑪納斯的歌手往往在壹夢醒來後突然間獲得背誦百萬行史詩的能力,這點常常不為人所信,酷愛瑪納斯的柯爾克孜人民卻深信不疑。至今,柯爾克孜人中仍在傳說著瑪納斯英雄沒有死去,依然活在人間,可見史詩影響之深遠。

擴展資料

《格薩爾王》、《瑪納斯》、《江格爾》被並稱為中國少數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詩,2006年同時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格薩爾王》和《瑪納斯》在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1、《格薩(斯)爾》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史詩中演唱篇幅最長的,它有100多萬行、2000多萬字,被譽為“東方的荷馬史詩”——當然,它比荷馬史詩長很多。

《格薩(斯)爾》既是民族文化多樣性的熔爐,又是多民族民間文化可持續發展的見證。這壹為多民族***享的口頭史詩是草原遊牧文化的結晶,代表著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間文化與口頭敘事藝術的最高成就。

現存最早的史詩抄本成書於公元14世紀,1716年的北京木刻版《十方聖主格斯爾可汗傳》是其最早的印刷本。迄今有記錄的史詩說唱本約120多部,僅韻文就長達100多萬詩行,而且目前這壹活態的口頭史詩仍在不斷擴展。

《格薩(斯)爾》在多民族中傳播,不僅是傳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紐帶,同時也是各民族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的生動見證。

2、《瑪納斯》廣泛地記錄了柯爾克孜族長期以來的遊牧生活、歷史發展、風俗、宗教信仰等情況,以及冰山、草原等自然風光,因此,《瑪納斯》不只是壹部珍貴的文學遺產,也是研究柯爾克孜族語言﹑歷史﹑民俗﹑宗教等方面的壹部百科全書。

說唱《瑪納斯》的藝人,在柯爾克孜語裏稱為“瑪納斯奇”,現主要分布在阿合奇縣和烏恰縣。《瑪納斯》現存版本是根據民間歌手居素甫·瑪瑪依從1984年到1995年演唱錄制的基礎上整理而成。

3、《江格爾》長期在民間口頭流傳,經過歷代人民群眾,尤其是演唱《江格爾》的民間藝人“江格爾奇”的不斷加工、豐富,篇幅逐漸增多,內容逐漸豐富,最後成為壹部大型史詩。目前已經收集到60余部,長達10萬余行。

《江格爾》以其豐富的社會、歷史、文化內容,藝術上所達到的高度成就,在蒙古族文學史、社會發展史、思想史、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民族文化的瑰寶。

百度百科-中國三大英雄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