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D大調卡農》要表達的是什麽?

《D大調卡農》要表達的是什麽?

《D大調卡農》要表達的是至死不渝的愛情

《D大調卡農》創作背景

在帕赫貝爾10歲的時候壹個人獨自來到英國,被壹個琴師收養,隨後很順其自然的也就學會了鋼琴。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帕赫貝爾從壹個小男孩變成了壹個瀟灑帥氣,能彈得壹手好琴的小夥子。可這時的帕赫貝爾全然不知,在隔壁村裏,有壹個名為芭芭拉的女孩喜歡上了自己。

當時的芭芭拉是全鎮最漂亮的姑娘,家裏也有錢有勢。可從小被家裏寵慣的芭芭拉卻不敢向帕赫貝爾表白。最後芭芭拉想出來了壹個辦法,她決定去向帕赫貝爾學鋼琴,借機可以靠近自己的心上人。

可畢竟芭芭拉向帕赫貝爾學琴的目的不純,學了壹段時間也沒什麽起色,帕赫貝爾就對她說:“妳回去吧,妳不適合學鋼琴。”

這句話卻惹怒了芭芭拉,她對帕赫貝爾說:“給我半年的時間,我壹定會把獎拿回來。”就這樣,在半年的時間裏,芭芭拉刻苦練琴,終於在壹個鋼琴大賽上拿到了名次。她興高采烈的去找帕赫貝爾,可是在動蕩的年代,帕赫貝爾已應征入伍,趕赴前線。

這時芭芭拉對自己說,好,我等妳回來。在度日如年的等待中,村長的兒子幾次向芭芭拉提親,可是芭芭拉也不予理睬,村長的兒子知道芭芭拉的心早已有了歸屬,便派人到前線找來了壹具屍體,就說是帕赫貝爾的。芭芭拉信以為真,割腕自盡了。

當帕赫貝爾九死壹生的回來以後,得知了此消息。在芭芭拉離開的半年裏,帕赫貝爾已經愛上這個可愛的小女孩,寫出來了第壹部分,在前線的時候寫出來第二部分,回來之後,在芭芭拉的墓前完成了整首曲子。?就在那天晚上,帕赫貝爾就在那座教堂,以同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擴展資料:

《D大調卡農》作品特點

這段卡農的和聲進行被稱為大逆循環,非常悅耳,從巴洛克時期直至現在被無數作曲家所喜愛並使用。初學作曲的人往往也會很自然地寫出類似的和弦進行,足可見其容易理解的簡單性和樂曲的優美性。不過,大逆循環也因此容易成為缺乏創意的代名詞。雖然通常俗稱為卡農進行,但它和傳統的卡農曲式不是壹個概念,需要特別註意。

另外,上述和弦(D - A - Bm - F?m - G - D - Em/G - A)的壹部分改為代理和弦,在低音部D - C? - B - A - G - F? - E (or G) - A這樣的下行進行的樂曲也非常多。

百度百科-D大調卡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