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21歲被日軍擄進慰安所,周粉英:日軍見我長得漂亮,把我編為1號

21歲被日軍擄進慰安所,周粉英:日軍見我長得漂亮,把我編為1號

壹切罔顧侵略戰爭 歷史 的態度,壹切美化侵略戰爭性質的言論,不論說了多少遍,不論說得多麽冠冕堂皇,都是對人類和平和正義的危害。——銘記 歷史 ,勿忘國恥

2007年4月26日上午,大約9,江蘇如臯市白蒲鎮出現了這樣的壹幕:

兒子在給母親念當天的《揚子晚報》時,提到了壹個名叫雷桂英的慰安婦去世,還說了她的諸多事情,並勇敢地站出來指責日本當年的罪行。

說到了這裏,這個兒子的母親居然哭了,讓兒子有點摸不到頭腦。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後,母親的情緒才算是平復下來,隨即兒子對母親說:“兒子,妳媽我也是慰安婦呀......”

就這樣,壹段被埋藏多年的故事再度重現。那麽,這其中究竟有著怎樣的曲折與悲傷呢?今天咱們就來壹起了解壹下。

眾所周知,1931年日本發動了九壹八事變,侵占了我國的東北三省。然而,日本的狼子野心又如何會滿足於此呢,6年後他們又發動了盧溝橋事變,日本侵略軍的鐵蹄全面踏入中國大地。

根據壹些資料、紀錄片的記載,日軍所到之處燒殺掠搶、無惡不作,“三光”政策更是中國的老百姓深受其害,南京大屠殺中的30多萬同袍無辜慘死。

壹年後,同樣是在江蘇,壹個名為如臯市白蒲鎮的地方,也被日軍攻占了,即將迎來它坎坷的生涯。同年3月18日,日軍為了加快對江蘇壹帶的侵占,沒有選擇從陸地推進,而是從南通姚港登陸。

當時,大約有5000多日軍在飛機和大炮的掩護下,從姚港直撲如臯。短短壹天之內,日軍就憑借強大的火力,占據了白蒲、丁堰等多個城鎮。

我們都知道,1937年年底,日軍在攻占南京之後,在那裏建立了慰安所,對南京城的女性展開了毫無人性的欺辱,諸多的婦女慘遭他們的迫害。

同樣的壹幕也發生在了如臯這個地方,日軍在占領區建立了大量的“慰安所”,他們將搜尋回來的女子關在其中,每天供日軍尋歡作樂。

3月23日,也就是日軍從姚港登陸的第五天,日軍的掃蕩大隊來到了如臯市白蒲,這壹天對咱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周粉英而言,來是個刻骨銘心的日子。

因為這壹天她被日軍的掃蕩大隊發現了,也是她災難的開始。那麽,周粉英是何人,她又有著怎樣坎坷的故事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根據周粉英兒子姜偉勛介紹,她的母親出生在1917年農歷五月十五日,那時剛好處於民國時期,國內的經濟發展還比較落後,南方許多地方都有童養媳,周粉英便便是如此。

或許是因為家裏太貧困了吧,周粉英5歲的時候就被父母送到了倪家做童養媳,其實只要遇到對的人,做童養媳並沒有那麽的可怕,周粉英便是如此。

她的丈夫名叫倪金成,與周粉英的年齡相差無幾,正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周粉英19歲的時候便與倪金成正式結為了夫妻,小兩口的日子過得也還算可以。

幸福的生活總是短暫的,如上述所言,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全面侵華戰爭拉開了序幕,壹年後日軍就打到了周粉英的家鄉如臯白蒲鎮。

當時,在日軍的占領區有許都漢奸,而在這些漢奸的帶領下,日軍推著車走村串戶強抓民女。壹時間,白蒲鎮人心惶惶,周粉英更是如此,生怕這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正所謂“怕什麽,來什麽”,1938年3月23日的早晨,日軍在漢奸的帶領下開始掃蕩,剛好就來到了周粉英的村子。聽著外邊的喊叫聲,21歲的周粉英與小姑子趕緊躲藏起來。

可是,她哪裏知道漢奸已經將她的美貌告訴了日軍,這些人就是沖著她來的。即使周粉英東躲西藏,甚至在壹排排的民房中來回移動,但日軍不抓到她又怎麽會善罷甘休。

因在周粉英的家裏找不到她,日軍便開始挨家挨戶搜查,因周粉英藏在了磨盤下面,大半天過去了日軍都沒有任何線索。可惜的是,壹個日軍在壹戶農戶家門口發現了她的布鞋。

就這樣,日軍便順藤摸瓜、找到了屋內。當日軍扒開磨盤的那壹刻,周粉英毫無疑問被發現了,她與小姑子緊緊抱在壹起纏鬥,日軍看著顫抖的二人,渾身都散發著異樣的氣息。

隨即,日軍像“老鷹捉小雞”似的,將周粉英與她的小姑子捆綁好、拉走了。根據周粉英的回憶,她們被關入了壹個房屋內,而那個地方就是日軍的慰安所。

除了周粉英和小姑子之外,房屋內還有20多個姑娘,最小的女孩僅僅只有10多歲,想想都讓人發指。慰安所內壹***有10多間房屋,每間房子都有床,周粉英等女子被編上了號碼。

因為她長得比較漂亮,所以編號是“1”號,然後她們就被安排進了這些屋子內。每天,日軍鬼子提著褲子在這些屋子裏進進出出,毫不掩飾自己卑劣的笑聲。

周粉英因為長得漂亮,所以她被迫接待的日本人也是最多的,每天足足有十多人。在此期間若是稍有不從,日軍便會對她拳打腳踢,嚴重的時候還會用刺刀對著她的脖子,隨時都有殺人的可能。

除了周粉英的慘狀外,慰安所裏每天也都會聽到其余女子撕心裂肺的慘叫聲,甚至有些女子還被打得遍體鱗傷,即使如此依然要繼續被日軍欺辱,淒慘無比。

或許很多人會說,為何不趁著夜色悄悄逃走,要知道在慰安所裏,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都有荷槍實彈的日本士兵把守,連上廁所都有人跟著,想逃又怎麽套呢?人的速度如何快的過子彈。

在壹些影視劇和紀錄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壹排排小房子外,排著壹群群日本兵,他們著急地等待著。其實,這何嘗不是周粉英所經歷的,日軍慘無人道的行徑罄竹難書......

大約是在端午節後(1938年),白蒲鎮上有個當官的,因為看周粉英長得比較漂亮,所以便花了壹筆錢從日軍手裏將其買走,如此周粉英才算是跳出火坑。

據悉,周粉英離開慰安所時,那裏的姑娘已經從最初的20人左右,直接翻了壹倍多。“當官的那個人”原本想納周粉英為妾,但她對自己的丈夫倪金成很專壹,誓死不從。

當官的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讓周粉英回去,就這樣夫妻二人才算是相聚。時間來到1941年,日本侵華戰爭愈演愈烈,全國抗日也進入了高潮階段。

妻子曾遭受日軍的欺辱,倪金成也壹直在尋找復仇的機會,終於在那年4月份他參加了新四軍,成為了新四軍“老壹團”壹名抗日戰士。

科協的是,就在當年7月的壹場戰鬥中,倪金成打完最後壹發子彈,與日軍進行白刃戰,最終倒在日軍刺刀下......周粉英聽到這個消息後傷心欲絕,解放後倪金成成為抗日烈士,妻子也能夠享受“烈屬”待遇,當然這是後話。

丈夫去世後,周粉英的這段經歷壹直被埋藏著,就連他的兒子姜偉勛也不知道。直至2007年4月,白蒲鎮郵的《揚子晚報》報道了“慰安婦”雷桂英去世的消息,周粉英才再度想起往事。

他含著淚對兒子說到:“我也是慰安婦”,兒子聽到這句話後幾乎不敢相信,母親居然還有壹段這樣不堪回首的往事。姜偉勛壹邊安慰母親,壹邊痛斥日軍的罪行,後來成為了控訴日軍罪行的證人。

話說,周粉英因為當年的事情哭傷了眼睛,隨著時間的推移眼疾病越來越嚴重,直至雙目失明。同時,周粉英的身體,尤其是下半身壹直隱隱作痛,但她壹直都在堅持,期待有壹天能夠討要壹個說法。

可惜的是,對於這件事情,日本官方壹直保持著否認的態度。2008年7月6日,周粉英在家中悄然去世,至死她都沒有等來道歉的那壹刻。

通過上述的介紹,不難看出日軍侵華期間的累累罪行,人雖然要向前看,民族也需要不斷向前發展,但是卻不能忘記 歷史 ,國恥家恨更不能忘。

然而,回看現如今國內的很多地方,建有“日本街”、“日本人的學校”等等,比如江蘇的日本風情街,還有東北的日本風情街,種種的種種不免讓人有些感慨。

有這麽壹句話叫做:“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和平是每個人都希望的,但想要維護和平就不能忘記戰爭的慘痛,更不能忘記過去的恥辱,正如我們的先人所說的那樣,這樣的民族才能知恥而後勇,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

對於此事,妳有什麽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