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也就是王道或壹對
性虐待癥,西方稱之為sadomasochism(簡稱sm虐戀),統指與施虐、受虐相關的意識與行為。
在中國,sm有壹個更為溫情的稱呼:虐戀。虐戀壹詞英文為Sadomasochism,是施虐傾向(Sadism)和受虐傾向(Masochism)二者的合成詞。它的簡寫即我們通常所說的SM。虐戀現象最早發現於17世紀末,首先出現在文學活動和壹些商業性虐待服務中。最早的虐戀文學當然首推法國作家薩德(Sade)和奧地利作家馬索克(Masoch)的作品,Sadomasochism壹詞即是由心理學家艾賓(Richard von Krafft-Ebing)通過他們的名字創造出來的。
在當時,尤其可追溯至整個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其地下色情文學的壹個主要潮流就是虐戀。最明顯的是當時的英國人民對鞭笞的強烈愛好。以至如今歐洲大陸上仍把鞭笞行為稱為英國惡習(English Vice)。
回到由貴,眾所周知,由貴十分迷戀英國文化,其代表作之壹《毒伯爵該隱》的故事背景就是十九世紀末期的倫敦。再加上作者本身的創作靈魂從始至終都是壹種違反常態,向世俗挑戰的思想,我們稱之為Twisted Mind,笑,所以她的作品總是存在、或是隱喻著壹些或多或少的社會性的虐戀現象。
“虐戀,sadomasochism(簡稱SM),統指與施虐、受虐相關的意識與行為。”不過,我更喜歡的關於SM的定義是SEX MAGIC(性魔術),多讓人著迷的解釋呀。專家將虐戀定義為:“它是壹種將快感與痛感聯系在壹起的性活動,或者說是壹種通過痛感獲得快感的性活動.所謂痛感有兩個內涵,其壹是肉體痛苦(如鞭打導致的快感);其二是精神的痛苦(如統治與服從關系中的羞辱所導致的痛苦感覺)。”
SM是人的壹種自願的選擇, 是人對快樂的追求。SM愛好者並沒有壹種天生的欲望叫作“虐戀”;他也沒有壹種與生俱來、不可更改的身份叫作“虐戀者”;他只不過是選擇了對虐戀這種快樂方式的消費和享受;他是壹位消費者,壹位享用者。
從最明顯的說起,首先是《荊棘公主》。當路易王子闖進魔女之館,他首先看到是穿刺工具和墻上無數的皮鞭。註意他當時說的話:家裏有專門的拷問室。“拷問室”作為壹種虐戀的必備場所,在那個時期的英國十分流行,每家提供虐戀服務的妓院都會有。而在《白雪姬》中,用大篇幅寫到路易王子的戀屍癖,這也可以算作虐戀(戀物?)的壹種表現形式。當然,接下來魔女的M表現太過明顯,這裏就不提了。不過有意思的是,在英國,花錢做受虐者的人數要大大高於施虐者。其中以事業有成、穿著體面的男士居多,他們甚至會在報紙上刊登廣告來征求“女主人”去鞭笞他們。鞭笞的興趣在維多利亞時期會如此盛行,壹個很明顯的原因是那個時期的禁欲傾向和社會風氣的極度看重端莊。因此他們會認為羞辱是最大的刺激,並進壹步使其性感化。接下來談到《少年殘象》,當艾德第壹次到那家俱樂部去的時候,他推開羅爾的門,可以註意到,當時羅爾下面的那個人是以捆綁的形式躺在床上的。虐戀活動中最常見的兩種形式就是鞭笞與捆綁(Displine & Bondage),上面簡單談了前者,這裏馬上提到了後者。
眾所周知,艾德的殺人行為脫胎於1888年倫敦的那位著名人物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這種殘忍的碎屍行為可以說是壹種強烈施虐傾向的極致。(雖然現今普遍認為虐戀只是壹種“遊戲”而不存在真正的傷害)但與Jack the Ripper不同的,艾德還做了壹件有強烈S味道的事情——蒙眼,這在虐戀活動中是十分普遍的現象。
《戒音》中的虐戀現象,其主要表現形式是戒音的自毀傾向。如他多次自殺,認為自己是骯臟的,等等。他的受虐傾向根植於俄狄浦斯情結,即戀母情結。少年時代與母親的亂倫(以及親眼看到母親被燒死)導致了他極端強烈的負罪感和自我否定。(曾有人認為“自我厭惡”是受虐傾向的主要動因)與他相似的還有《毒伯爵該隱》中的該隱與吉貝爾,因為做錯事(導致母親死亡)帶來的強烈負罪感使他們長期忍受著父親的鞭笞。這壹點後面還會詳談。
同樣有著強烈自我厭惡感的還有《天使禁獵區》中的貝利亞。他的名字含義是無價值。他有強烈的受虐傾向,對路西法的感情是很明顯的虐戀行為。其中包括對方的諷刺奚落及殘酷對待,等等。而無機天使羅潔愛爾這個人物,經常有人會拿他和《毒伯爵該隱》中的吉貝爾作比較,認為二者相似,尤其是在對創世神和馬斯特先生的態度上。“不平等的愛”。但在我看來,吉貝爾從頭至尾都是以受虐者形象出現的。這壹點和羅潔愛爾的施虐者形象明顯不同。
在羅潔愛爾開始逆生長以前,他的最常見裝束——皮衣和皮鞭,完全是施虐者的行頭。加上他對他人強烈的控制感和征服欲,這時候的羅潔愛爾是典型的施虐者。而在他開始逆成長後,面對路西法,他開始發生轉變,如對路西法的奚落表現出快樂,甚至最後面對創世神,已經回復到壹種強烈的自卑、自我厭惡、自我放棄的態度。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負罪感是由施虐傾向轉變為受虐傾向時的壹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這時羅潔愛爾對“主人”(神)的屈從和吉貝爾有相似的地方,即為了贖罪。
"sm虐戀"壹詞是由中國的老壹輩社會學家潘光旦先生首先提出的,但直到二十世紀末,李銀河的《虐戀亞文化》才真正為我國填補了這項研究的空白。作者將sm虐戀定義為:"sm虐戀是壹種將快感與痛感聯系在壹起的性活動,或者說是壹種通過痛感獲得快感的性活動......所謂痛感有兩個內涵,其壹是肉體痛苦(如鞭打導致的快感)......其二是精神的痛苦(如統治與服從關系中的羞辱所導致的痛苦感覺)。"sm虐戀在中國人的心中基本被歸類於變態的範圍,這與壹衣帶水的鄰國——日本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日本動畫片《蠟筆小新》都有sm虐戀內容),因此該書的出版為國內學者的相關社會學研究提供了壹個良好的跳板。
S是施虐癥:指中世紀法國壹個侯爵叫做薩德,他在生活中喜歡對女性施加虐待,在他的作品中有大量性變態行為的描述,所以後來的學者把主動的虐待癥,也就是喜歡虐待別人,命名為薩德現象(Sadism),即施虐癥。
M是指受虐癥:19世紀奧地利壹小說家名叫馬索克,他本人是壹個被動虐待癥病人,在他的作品裏描述了許多這類變態的性活動。因此,被動的虐待癥就被命名為馬索克現象(Masochism),即受虐癥。
在當代的中國,sm還屬於壹種亞文化狀態。
這裏要提到的壹個概念"Cyber SM",即網絡SM。和性幻想相同,這種通過幻想SM場景獲取性快感的方式,被稱為Cyber SM。Instant Message(即時通訊)的發達,也為網絡SM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作為中國最大的IM服務商,騰訊QQ是廣大SM愛好者網絡交流常用的工具,QQ聊天室“奴隸社會”裏面,是很好的SM交流平臺。另外,還有很多QQ群,S和M可以互相交流,認識對方,從網絡走向現實。
SM最終會走向精神放松的壹面,未來成為生活的享受壹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