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麽妳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盤古開天地》的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盤古開天地》的說課稿1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盤古開天地》。我的說課分以下幾部分:
壹、說教材
(壹)《盤古開天地》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精讀課文。這是壹個神話傳說,講述了壹個叫盤古的巨人,用斧頭開天辟地,用身體頂天蹬地,最後化作萬物創造了美麗的宇宙的神奇故事。《盤古開天地》想象豐富,脈絡清晰,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故事極具想象力,文字訴述具體而生動。本單元的專題是“燦爛的中華文化”。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使學生第壹次認識神話這種文學形式,體會巨人盤古的獻身精神,感受神話豐富的想象力,激發其熱愛祖國燦爛的傳統文化的情感。
(二)《課標》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應根據三個緯度設計。我根據中年級的學段目標和本課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確立以下教學目標,計劃兩課時完成。
知識目標: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書寫“宇宙、黑暗”等詞語。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情感目標:初步感知神話的特點,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三)由於本課是故事性很強的敘事作品,讀懂故事內容,體會故事中的內涵,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了更多的閱讀,才能讓學生走進“中華燦爛的傳統文化。”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我確定為:了解課文的故事內容,培養想象力。難點為: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二、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壹,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在朗讀中訓練語言文字,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在朗讀中發展思維和陶冶情操。”因此,本課我主要采用了“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同時輔以“點撥法”等。
三、說學法
為了體現以學生為主,以自學為主,以訓練為主,我采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獨立探究、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讀讀、劃劃、想想、說說、寫寫”的方法學習課文。
四、說教學程序
為了讓教法、學法充分體現,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程序我分以下五個環節來進行:
(壹)圖片激趣,走進神話
上課伊時展出圖片,《嫦娥奔月》、《誇父逐日》、《女媧補天》,這些都是孩子們熟悉的神話故事,生動形象的畫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註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這時,再由學生感興趣的神話故事為話題引入課題,使學生壹開始就處在壹種輕松和主動的學習氛圍中。
(二)初讀感知,提煉中心
《新課標》壹再強調:“閱讀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基於這壹理念,當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課文的時候,我先讓學生朗讀課文,並提
出閱讀要求:
①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不懂讀的字查字典或請教老師和同學。
③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讓學生在朗讀中提煉中心,這是壹種讀書方法的滲透,使學生懂得把厚書讀薄,同時也把握了故事的梗概——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三)圍繞中心,自讀自悟
“深入學習課文的壹個好辦法,就是帶著問題來讀書。”當學生找出中心句後,我讓學生圍繞中心句提問題,接著梳理問題,重點討論:盤古是怎樣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美麗的宇宙的?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再次自讀課文。
(四)細讀品味,感悟精神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我打算分三步來完成。
第壹步:體會“開天劈地”的艱難。
特級教師於永正說過:“正確的讀書方法不是盲目地讀,要讀得有層次,讀得有目的。”遵循這個指導思想,這裏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朗讀,抓住“掄斧猛劈”、“緩緩”、“慢慢”等詞,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讀,個性閱讀,體驗閱讀,從字詞讀到內容讀再到感情讀,層層遞進,環環緊扣,使學生在品讀中明白宇宙成形時天與地的不同,體會盤古開天劈地的艱難和決心。
第二步:體會“頂天蹬地”的頑強。
這部分的教學,我首先讓學生結合課文插圖理解“頂天蹬地”的意思,接著讓學生角色體驗,變身盤古,邊讀課文邊做“頂天蹬地”的動作,最後是談感受。等學生對“頂天蹬地”有了切身體會後,我激情導讀“壹百年過去了,壹萬年過去了,十萬年過去了……”學生壹次又壹次接“盤古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在壹次次的朗讀中,盤古頑強堅定的形象在學生頭腦中逐漸清晰,此時,無須太多的分析與講解,師生都已經和文本進行了高度的對話。
第三步:體會“化作萬物”的`無私。
“語文課上,最動聽的聲音莫過於瑯瑯的書聲”,我將根據學生的匯報出示句子,這段話語言生動,想象豐富,讀來瑯瑯上口,我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有師生讀、同桌讀、男女生讀等,邊讀邊談感受,邊讀邊想象畫面。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礎,再通過這段話的朗讀和想象,盤古無私奉獻的精神得到了淋離盡致的體現,神話的特色也得到了彰顯。
(五)綜合訓練,拓展升華
為了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本課我設計了三個訓練項目。
1、想象創編
葉聖陶曾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語文學習的目的就在於通過壹定數量的範例語言讓學生獲得壹種語言遷移能力,達到自能讀書,自能作文。”因此,學到這兒,我設計了“我當小小的神話家”的寫話練習,讓學生模仿課文句式想象寫話:盤古的()變成了()的()。這樣,以讀帶寫,以寫促思,通過讀寫結合,盤古的精神將內化為學生的語言。
2、練習復述
復述能力是閱讀能力、記憶能力與說話能力的綜合體現,因此,復述課文被列為中年級的訓練重點。可是對於剛剛進入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有壹定難度的,如何突破這壹教學難點呢?我是這樣設計的: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之後,我帶領學生看著板書壹起小結本課層次,接著出示畫面讓學生在畫面的引領下練習復述,板書、畫面、教師的適時點撥,能起到架設橋梁的作用,使學生順利地學會復述課文。
3、激情說話
為了使學生的情感進壹步升華,我讓學生根據課件提示“我想說……”說壹句自己最想說的話,給他們壹個傾瀉清感的渠道。
五、說板書設計
靳家彥說:“板書是教師精心構思的藝術結晶,是濃縮的教學思路,板書設計在於精而準。”根據這個理念,我設計了這個板書:
18:盤古開天地
混沌初開→頂天立地→生成萬物↓↑
無私奉獻↓↑
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總之,整堂課的設計,我始終堅持“以讀為本,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的自主性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的參與學習,加深理解和體驗,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能長久保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體會情感,發展語言,力求做到課堂是學生的舞臺,因學生而精彩。
《盤古開天地》的說課稿2說“教材簡析”
今天我要和大家壹起分享的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8課《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這是壹篇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壹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辟地的故事,主人公用斧頭開天辟地,用身體頂天立地,最後把全身化作萬物,創造了美麗宇宙的神奇故事。作者想象極其豐富,行文脈絡清晰,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是壹篇孩子們喜歡閱讀的課文。整個故事圍繞“創造”這個中心來寫,所以我說課的主標題是《創造改變了世界》。
說“教學理念”
新課標倡導“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鑒於三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識基礎的實際,我將本篇課文教學的思路定位在“以學定教,形成瑯瑯書聲的課堂”,以讀為主,相機與思考、體會、議論和講授結合,使學生學好語言文字,了解課文意思,初步感受神話故事的文學魅力。
說“學習目標”
三年級孩子好奇心強、形象思維相對活躍,有壹定的聯系實際和模仿能力。於是我為本課時設計了如下兩點教學目標。
壹是,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朗讀,體會詞句意思,讀出語感。
二是,以“創造”為線索,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其目標是本課時教學重點,目標二是本課時教學難點。
說“教學策略和學習活動”
在了解學生學習起點,明晰學生學習的重點的基礎上,設計了以下教學層次結構:
壹是,認真朗讀課文,吟盤古開天劈地;
二是,細細閱讀課文,品盤古創造宇宙;
三是,感悟誦讀課文,詠盤古獻身精神。
(壹)認真朗讀課文,吟盤古開天劈地
激趣導入:
上課伊始,播放課件:《西遊記》裏的孫悟空、《哪咤傳奇》中的哪咤、《葫蘆兄弟》裏的葫蘆娃。問,認識這些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嗎?從而引出《盤古開天地》中的盤古。板書課題。讀課題。攜著興趣、帶著問題走進文本。
新課標強調語文學習要以讀為本,從讀中學習,從讀中感悟,培養語感,豐富語言積累,發展思維。我先有感情地範讀,用老師的讀來感染學生,將學生帶入故事情境。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有壹種想自己去讀的願望,鼓勵學生帶著自己的思考與需求,再默讀課文並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齊讀中心句,找出中心句中的中心詞(創造)。這就是我們所說提煉出主線和中心的學習方法,把文章讀成壹句話、壹個詞。教師指導書寫“創造”壹詞,同學之間交流對“創造”的理解,想壹想,為什麽“創”是立刀旁?為什麽“造”是走之地?體會我們祖先造字是有講究的。也從字裏行間感悟出:創造的道路是艱辛的,創造的道路是漫長的,需要大刀闊斧、披荊斬棘,也需要永遠追求、永不放棄的精神!到底盤古是怎樣開始他的創造之路的呢?
(二)細細閱讀課文,品盤古創造宇宙
1、創設情景,渲染神話意境。
我問學生:想不想感受壹下盤古開天地的神奇?估計學生肯定會說:想,我請學生閉上眼睛,(開始配樂、描述)現在我們進入了時光隧道,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壹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壹直睡了十萬八千年。有壹天,盤古忽然醒了,他見周圍壹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音響:爆裂)此環節中的情境創設簡潔自然,極富神話特色,給予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使學生在腦海中浮現生動形象的畫面,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的環境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盤古要創造美麗的宇宙該付出多大的努力呀!
2.從“開天辟地”感受“創造”的艱辛
接著我和學生用問答式讀第2自然段,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做動作重點理解“掄”“劈”,有了前面情景創設作為鋪墊,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感受到盤古“掄斧猛劈”分開了天和地,;後面學生又通過自讀自悟,理解幾組反義詞(清濁輕重上升下降),通過老師的指導,在朗讀時對文字有了輕重快慢的處理,了解天地分開的緩慢過程。感受盤古創造宇宙的艱辛。
3.從“頂天立地”感受“創造”的執著
(感受盤古創造的執著就得)走進文本,走近文中的角色,喚醒學生真切的感觸,帶學生進入情境,步步深入:指明個讀第3自然段,同時讓學生用肢體語言體驗盤古頭頂著天,腳蹬著地,(板書:頂天立地)引導學生從每天天升高壹丈、地下降壹丈、盤古就這樣堅持著,(壹天過去了,盤古頭頂著天腳踏著地;壹年過去了,壹百年過去了)不知過了多少年,直到天地穩定下來盤古也累得到下去了。從這些語句來理解創造需要執著,需要堅持。感悟盤古為創造天地,傾其所能,執著付出的壯舉!
4.“化作萬物”感受“創造”的無私
盤古的無私最然我們感動,第四自然段語言極具特色,總分關系的構段方式、頗具氣勢的排比句式,以及大量形容詞偏正結構短語,是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極好範例。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反復整體多樣化朗讀,並出示課件,讓學生初步感知排比句式的特點,觀看圖片同時拓展想象他身體的其他部位還會變成什麽?
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
()變成了()
()變成了()
接著將文中的句子變換方式(把“變成了”變成了“我知道”的句式i)再說再讀,四季的風和飄動的雲我知道它是盤古呼出的氣息
()我知道()
()我知道()
讓學生感悟同壹個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然後再出示畫面,讓學生結合畫面在復述課文內容,這樣,通過學生與文本的多重對話,有效實現了對文本語言的內化吸收,激活了思維,發展了語言。反復多樣地朗讀後,學生感受到,盤古為創造美麗的宇宙無私奉獻他的全部。(板書:化作萬物)
(三)感情誦讀課文,詠盤古獻身精神
隨著朗讀的多樣化,層層推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步步深入,盤古的形象已經在學生心目中逐漸清晰、高大、豐滿起來,老師問:面對這麽壹位堅持不懈的巨人,妳想對著他說點什麽呢?這時學生對盤古發自內心的訴說,雖然語言不是最美,但情感絕對是最真。接著我結合板書復述:盤古開天辟地,頂天立地,化作萬物,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他為創造美麗的宇宙承受艱辛,執著付出,無私奉獻,都深深打動了我們。讓我們帶著對盤古最真摯的感情朗讀全文。
當學生滿懷深情的讀完全文後,出示課後作業
妳喜歡這個故事嗎?妳喜歡這樣的是故事嗎?回去把這個神話故事用自己的話講給家人聽。還可以閱讀我們在第壹課時所提到的壹些神話故事《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嫦娥奔月》《精衛填海》甚至更多。
《盤古開天地》的說課稿3中華傳統文化像壹座巨大的寶庫,在祖國燦爛的文化發展過程中,我們先輩留下了許多美妙的神話故事。神話就象壹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寶庫中最耀眼的王冠上。如今,古老的神話已經走進了小學生的課堂——《盤古開天地》。
壹、說教材
1.《盤古開天地》是語文版壹年級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壹篇課文。這是壹個神話傳說,講的是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辟地的故事。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像,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辟天地而勇於獻身的精神。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運用表示顏色的詞。
(2)能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能讀懂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 教學難點: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
四、教學方法
根據以上的教學目標以及新課程標準針對三年級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基本要求,我將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 情境教學法
2. 多樣朗讀法
3. 拓展想象法
根據以上目標,結合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和學習經驗的積累,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就定位在文章的朗讀和理解兩個方面。
下面我就從三個註重,介紹我對本課教學內容的具體設計和壹些想法。
1、註重朗讀訓練。
新課標明確指出,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據此,我對本課的朗讀訓練進行了重點強化,具體設計了讀順、讀懂、讀好三個環節。
(1)讀順。上課伊始,讓學生初讀課文,爭取把字讀正確,把句子讀順暢。學生可以先借助拼音認識生字,因此識字任務可以交給學生在閱讀中自主完成。然後根據學生質疑的問題“盤古為什麽要開天地”這個問題,對學生的讀書情況進行檢查和反饋,及時把學生讀錯的生字糾正,集體解決難讀的生字並鞏固。
(2)讀懂。學生在回答 “盤古為什麽開天地”這個問題時,找到的句子都是在第壹自然段出現過的,抓住”黑洞洞”。讓學生理解為什麽黑洞洞的,說壹說自己的感受並結合感受讀這壹段。
(3)讀好。重點放在二至四段中,學生質疑“盤古開天地後是什麽想的”自讀課文小組比賽找壹找,指名讀並且通過評價讀,展示讀,創設情境讀等形式,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培養語感,加強情感和美的熏陶。
2、註重個體感受。
在語文課堂上,肯定有些學生會表現出茅塞頓開、怦然心動、浮想聯翩等這種類似思維上的碰撞或情感的***鳴。針對這篇文章,要達到這樣的境界,我認為必須應該讓學生上升到壹定的思想認識。讓學生在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中,嘗試著用思想去觸擊。於是,我把最後壹段作為本文的思維重點,通過聯系上文,引導學生體會 “豐富又美麗”的意思。我再鼓勵激發,讓學生把美麗的畫面轉化成飽含深情的語言,還設計了對盤古說句話這樣壹個環節。這樣本課的教學難點得到突破,學生的思維得到擴展,情感實現了升華。
3、註重語言積累。
本課教學中,我比較註重學生的語文積累。如在課文第壹段中出現的表示顏色的詞,鼓勵學生自己發現,並說壹說妳還知道哪些這樣的詞,同時找壹找文中妳喜歡那句話,讀壹讀說說為什麽喜歡,培養學生對好詞佳句的敏感。 以上是我對《盤古開天地》壹課的粗淺認識和設計意圖,考慮的不壹定到位,並且雖然這些意圖都是我力求要體現的,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還有很多難盡人意的地方,而自我感覺在這節課的設計方面,還有很多值得進壹步研究、思考。
五、教學過程
(壹) 導入新課
圖片導入,板題讀題。
(二)檢查預習
1.檢查字詞(強調“肌、膚、肢”的偏旁跟身體有關;“逐”的音;多音字“血”;理解“壹丈”)
2.檢查接讀,思考課文主要講了壹個什麽故事?
(三)感知書寫
1. 生評價,交流課文講了壹個什麽故事。用書上的壹句話來概括(人類的老祖
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整個宇宙。)點明這是中心句。齊讀本句。
2.師範寫並指導書寫“創造”壹詞,生寫並交換檢查。
(四)精讀課文
1.交流對“創造”壹詞的理解。
2.圍繞盤古創造了美麗的宇宙,妳想到了哪些問題?
板書:怎麽?
前?
後?
3.學習“盤古創造之前”。
(1)理解什麽叫混沌?
(2)教給學生不明白的字詞可查工具書。
(3)小結:由此我們知道了創造之前,宇宙是混沌的。
4.學習“盤古怎麽創造的宇宙”。
(1)默讀並點明答案在2、3、4自然段。
(2)自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它寫了盤古幹什麽?
理解“掄”;通過4組反義詞理解創造的天地分開的過程;指導朗讀。
小結:盤古壹把斧頭就分開了天和地,這個過程用壹個成語來概括就是——開天辟地(板書)
(3)生讀第3自然段,總結板書:頂天立地
指導朗讀並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
(4)朗讀指導並理解體會盤古身體的巨大變化,拓展想象他身體的其他部位還會變成什麽。
小結:盤古就是這樣把自己的整個身體都奉獻了出去,化成了這美麗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