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小學三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3篇

小學三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3篇

#教案# 導語我們生活的世界到處都蘊含數學知識。三年級的學生目前正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圖形的過程,他們是天生的學習者,他們在對自然事物、社會現象的接觸過程中,不斷產生新的體驗,並在不斷反復的體驗活動中生成新的感悟。因此,淡化形式,註重實質,強化體驗,鼓勵感悟,是現代教學之道。以下是 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篇壹小學三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壹、年級現狀分析:

 三年級***有51名學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33人。同學們基本上對學習和常規等各方面的習慣轉入正規。但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質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還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較差,大部分學生在課堂只停留在認真、專心聽,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習慣,壹部分學生上課紀律松懈,喜歡隨意講話,作業不肯及時完成,喜歡拖拉作業。

 所以本學期針對這些特點,在數學課要不但上的內容豐富多采,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身在其中,才能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意誌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此本學期計劃特定如下: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

 1、口算方面:會口算整百數除以壹位數(商是整百數或整十數)、比較容易的幾百幾十除以壹位數、比較容易的兩位數乘整十數。

 2、筆算方面:能筆算三位數除以壹位數(包括商中間、末尾有0的情況)、兩位數乘兩位數(包括列比較簡便的豎式計算兩位數乘整十數),能筆算壹位小數的加、減法。

 3、估算方面:三位數除以壹位數的商是幾位數,估計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積大約是多少。能說出估計的過程與方法。

 4、初步理解壹個整體的幾分之壹或幾分之幾,初步理解幾分米是十分之幾米、幾角是十分之幾元。

 5、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壹位小數的意義,能讀寫壹位小數和比較兩個壹位小數的大小。

 6、認識年、月、日,能區分大月、小月,能判斷平年、閏年,能計算壹個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數。

 7、結合實例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選用適宜的面積單位估計、測量、表達圖形的面積。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計算或估計有關的面積。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8、結合實例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壹組簡單數據的平均數(限結果是整數)。會用平均數描述壹組數據的狀況。會用平均數對兩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數學內容,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自己身邊的實際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2、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獲得數學知識,初步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3、通過教科書裏“妳知道嗎”欄目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有關數學的知識,體會數學是人類在長期生活和勞動中逐漸形成的方法、理論,是人類文明的結晶,體會數學與人類歷史的發展是息息相關。

 4、在教師的具體指導和組織下,能夠實事求事地批評自己、評價他人。

 三、數學思考方面

 1、經歷在實際情境中認識小數的過程,學習用數描述、表達現實世界中的現象,發展數感。

 2、經歷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探索三位數除以壹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與估算方法,以及壹位小數加、減法的過程,發展抽象概括與推理的能力。

 3、應用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壹些常見的數量關系,發展抽象思維。

 4、在探索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中,進行觀察、實驗等數學活動。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

 5、在研究求壹組數據的平均數的方法以及運用統計方法解決實際問體的過程中,發展統計觀念。

 6、培養學生初步具有清晰地表達自己思考過程的能力。

 四、解決問題方面

 1、能應用在本冊教科書裏學到的運算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理解面積含義及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主動解決壹些有關的實際問題。

 2、進壹步學會根據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到現實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數據,能解決壹些與平均數有關的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據的重要性,增強統計觀念。

 3、增加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能主動與同學***同進行學習活動,積極與同學交流自己在解決問題時的思考與所選用的方法。

 4、在教師的指導下,能經常反思自己的學習活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能利用估計,判斷解決問題結果的合理性。

 五、采取措施:

 1、創設壹個自由、開放、安全的學習氛圍,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點擊,學生的創新火花。

 2、課堂上引入開放性的例題,使學生在探索中促進發散和求異思維的發展。

 3、改革課堂教學的空間組織形式,采用問題式教學與小組合作交流等形式來揭示知識的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在問題與合作交流中學會互相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流能力。

 4、創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5、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加拓展練習,課堂上準備壹些不同層次的練習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潛力。

 六、奮鬥目標

 1、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收集信息、組合信息,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從而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2、在教師指導下,初步學習反思和評價。

 3、在教師的鼓勵和指導下,能積極地參加觀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數學活動,對與數學有關的身邊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感興趣,有學好數學的願望。

 4、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初步獲得成功的體驗,進壹步培養學好數學的願望。

篇二小學三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壹、學情分析:

 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都不強,數學基礎較差,需要在老師的督促下才能認真聽講,完成作業;有個別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習起來有些吃力,並且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需要老師多加指導。

 二、教材分析:

 這壹冊教材包括下面壹些內容:除數是壹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除數是壹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三、教學目標:

 1、會筆算壹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壹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壹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壹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明白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明白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明白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壹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明白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升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措施:

 1、註重培養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

 2、結合現實問題教學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加深學生對統計作用的認識,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3、強化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註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6、 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五、課時安排:

 位置與方向……………………………………4課時左右

 筆算除法 ……………………………………9課時左右

 統計……………………………………………4課時左右

 年、月、日……………………………………3課時左右

 兩位數乘兩位數………………………………6課時左右

 面積………………………………………………8課時左右

 小數的初步認識………………………………3課時左右

 解決問題………………………………………4課時左右

 數學廣角………………………………………2課時左右

篇三小學三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壹、 班級分析

 本學年***有72人,其中男生 38 人,女生34 人,從上學期考試成績分析,學生的基礎知識口算、筆算、驗算、及脫試計算較好。但粗心大意的還比較多,靈活性不夠,應用能力不夠強,但總的來說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也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對於學習數學有壹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裏,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強化培養他們的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升成績。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下面壹些內容:除數是壹位數的除法、統計表、位置與方向、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年、月、日、小數的初步認識

 教材的編寫特點

 1、數與計算方面的

 本冊安排的數學與計算方面的內容主要有除數是壹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三個單元。

 2、空間與圖形方面的

 本冊教材安排的空間與圖形方面的內容主要有“位置與方向” “面積”兩個單元

 3、量的計量方面的

 本冊教材進壹步擴大了計量的知識範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

 4、統計知識方面的

 在這壹冊中教材壹方面註意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的統計知識。明白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

 5、實踐方面的

 安排了年歷制作教學實踐活動。

 三、教學目標

 1、會筆算壹位數除多位是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2、會口算壹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會讀寫小數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5、認識面積的含義

 6、認識時間年、月、日,明白它們之間的關系。

 7、明白不同形式的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明白平均數的含義。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位置與方向、年、月、日、除數是壹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

 教學難點:位置的確認、計算的算法、時間的計算。

 五、教學措施

 1、轉變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註重知識產生、形式的,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

 2、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壹起擺擺、拼拼、說說,讓學生暢所預言,互相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3、認真及時的紀錄教學後的感受和感悟,

 六、課時安排

 壹單元:位置與方向 4課時

 二單元:除數是壹位數的除法 11課時

 三單元:統計圖 2課時

 四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 9課時

 五單元:面積 8課時

 六單元:年、月、日 3課時

 七單元:小數的初步認識 5課時

 八單元:數學廣角 4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