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釋義] :壹輪明月升起在天山之上,在蒼茫的雲海中徘徊。
[出處] :李白《關山月》
2、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釋義]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壹片,壹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壹起湧出來。
[出處] :張若虛(唐代) - 《春江花月夜》
3、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釋義] :迷離月色和輕煙籠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出處] :杜牧(唐代) - 《泊秦淮》
4、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釋義] :半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山頭,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裏我從清溪出發奔向三峽,到了渝州就看不到妳(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麽思念妳啊!
[出處] :李白(唐代) - 《峨眉山月歌》
4、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釋義] :明月當空下,寒冷的江水,獨自守著漁船,等著心上人,看著來來往往的船只。
[出處] :白居易(唐代) - 《琵琶行 / 琵琶引》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釋義] :連綿的燕山山嶺上,壹彎明月當空;平沙萬裏,在月光下像是鋪上壹層白皚皚的霜雪。
[出處] :李賀(唐代) -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6、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釋義] :山高高聳立,天上的月亮小而明亮; 潮水回落退去,水底的石頭就顯露出來。
[出處] :蘇軾(宋代) - 《後赤壁賦》
7、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壹道月分明。
[釋義] :遠望無數秋山,山上的落葉飄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時顯得更加遼遠闊大,澄凈如玉的澄江在快閣亭下淙淙流過,壹彎新月,映照在江水中,顯得更加空明澄澈。
[出處] :黃庭堅(宋代) - 《登快閣》
8、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釋義] :壹彎蛾眉月掛在柳灣的上空,月光清朗,涼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鏡的溪面上,煞是好看。
[出處] :戴叔倫(唐代) - 《蘭溪棹歌》
9、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釋義] :群山圍繞著故都(金陵),四面群山還在。長江的潮水拍打著空城,帶來絲絲寂寞的心情。
[出處] :劉禹錫(唐代) - 《金陵五題·石頭城》
10、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釋義]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從東面慢慢升起。
[出處] :孟浩然(唐代) - 《夏日南亭懷辛大》
11、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釋義] :今夜在鄜州的上空有壹輪皎潔的明月,我在這看明月,妻子壹定壹個人在閨房中獨自望月。
[出處] :杜甫(唐代) - 《月夜》
12、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釋義] :月光不懂人間離愁別恨的痛苦,斜照的月光知道破曉還穿過朱紅色的窗戶。
[出處] :晏殊(宋代) -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13、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
[釋義] :不像秋天的月,執著地照著離別之人,引兩地傷情。
[出處] :蘇軾(宋代) - 《減字木蘭花·春月》
14、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釋義] :我禁不住擡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壹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沈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出處] :李白(唐代) - 《靜夜思》
15、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釋義] :人們都在望著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會落到誰的家。
[出處] :王建(唐代)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