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由來已久吧。據說始於唐朝,盛行於宋朝,到明清時期,已經是與春節齊名的傳統節日。說起對中秋的記憶,我卻覺得有些模糊。兒時中秋就是吃月餅。每年的中秋節,總會吃到月餅。兒時的美味少,月餅是其中之壹。每年中秋節臨近的時候,就盼著父母趕緊走完親戚,然後就能吃到月餅了。那時的月餅種類也少,最常見的也是最喜歡的就是五仁月餅。酥酥的大白皮,裏面包著軟糯的,甜甜的餡兒,輕輕地把外面包著的,被油漬透的紙揭開,先把裏面碎了的月餅屑兒,壹點點舔到嘴裏,然後開始輕輕地咬幾口。那混雜著甜味、芝麻味兒、青紅絲味兒的餡兒在嘴裏慢慢彌漫開來,就很滿足的樣子。聽別人說吃月餅經常是要壹家人圍坐著,分著吃,我卻沒大有這樣的記憶。我記得八月十五的時節,地裏的農活也還不少,或者是要耕地,去砸坷垃,或者是去地裏收拾玉米稭……,大人們總是會忙忙碌碌,中秋節就沒那麽隆重了。父親偶爾會在天井裏擡頭看壹眼圓圓的月亮,如果恰巧是晴天,就會很高興地說壹句:“今年月亮又大又圓,是個好年景。”兒時的月餅少的可憐,每年也就吃那麽壹塊兩塊的,偶爾看到有的同學竟然拿那種豆沙餡兒的月餅在吃,而且皮兒也不是那種需要捧著吃的酥皮,就很羨慕,壹邊咽著口水,壹邊盼著自己哪壹天能吃上這樣的月餅。
大些了,才知道中秋節不只是吃月餅那麽簡單,講究的人家是要祭月、賞月的。現代著名作家周作人在《藥堂語錄·中秋的月亮》中說:“普通稱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餅及老南瓜,又涼水壹碗。婦孺拜畢,以指蘸水塗目,祝曰‘眼目清涼’”。這是浙江紹興的習俗。但是我又依稀想起奶奶在世的時候,也有過這樣類似的儀式。記得奶奶要把家裏的小桌子擺在天井裏,桌上擺點兒蘋果、葡萄、桃酥、月餅等各樣的小點心,然後點上幾爐香,等香燃個十幾分鐘,落落“香帽”,就開始燒紙。把火紙壹摞摞分開,嘴裏念叨著“月明奶奶”“地宮老母”……等神仙的名字,很是虔誠,燒完紙還要磕上幾個響頭,當然我雖然不明白,也是要跟著磕的,只不過磕頭的時候,眼睛總是盯著供桌。當我迫不及待要拿起供品吃的時候,奶奶也是要拿碗清水,用手指蘸了,抹在我的眼睛上,說讓“月明奶奶”保佑孫子眼神好,學習好,不長“眼癤子”之類的話。
再大些了,我最羨慕的是那些文人墨客們中秋節可以吟詩賞月。相傳被嘉靖稱為天下第壹才子的粵東才子宋湘約幾個秀才中秋賞月,即景吟上聯: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幾個秀才對不出與之相媲美的下聯,直到除夕,宋湘想明天是新年,見景生情擬出下聯:今夜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真是絕妙佳聯。如此種賞月吟詩的例子是數不勝數,我也是愈發羨慕與向往。
中秋習俗有很多,於我而言,最不願提及的是團圓。中秋節作為合家團圓的節日,也在人們的心中漸漸重要起來。而我的父母早已去世不在,中秋節對我而言是“中秋賞月,月圓人不圓,孤子思親,親歿親不至”。每年的中秋節,都猶如壹把小刀,割的我心痛不已。我想,如果父母在,我壹定會領著老婆孩子,買好多好多的,各式各樣的月餅,讓他們壹壹品嘗。蘇式的,廣式的,蓮蓉的,紅豆沙的……我都要買。還記得有壹年我們吃到了壹種博山出產的月餅,比我們平時買的那種要酥軟很多,好吃很多,母親吃了壹小塊之後念念不忘,以至於以後再吃月餅都會提起。現在我知道博山產的最好吃的月餅品牌叫做“景德東”——如果父母還在,我壹定會買好多好多的“景德東”,如果他們喜歡“黃金酥”,我也會買好多好多……
可是沒有如果,中秋的月仍舊那麽圓,五仁月餅入口還是那麽香甜。於是,在這個團圓的日子裏,陪伴我的總是清涼的月光,還有滿滿的'思念。
中秋節的經典散文 篇2中秋是壹個想象優美的神話,壹千年壹萬年脈脈相傳,中秋是壹段縷縷不斷的眷念,壹代代壹茬茬濃情思念。
皎皎明月***話中秋
提到中秋節,古人筆下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亦或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是傷感的、思念的、圓缺的。然而除了秋意濃濃讓人思念感懷外,還有壹種是對美好事物向往的樂趣。
中秋節是兒時最喜歡的節日之壹,因為每到中秋節爸媽就會放下田裏的勞作,帶著我和弟弟步行去兩公裏外的外婆家過節。在外婆家吃完晚飯,趕回家的時候月亮出來了。爺爺準備好月餅、水果和酒水祭月,壹家人在壹起壹邊賞月,壹邊吃著五仁味的月餅,壹邊聽著爺爺奶奶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年年如此,百聽不厭。對於兒時的我,此時滿滿的幸福感,壹種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油然而生。在異鄉壹個人打拼的日子,每每看見黑夜中圓圓明亮的月亮,腦海中不覺浮想起小時候和家人壹起賞月的情形,讓我覺得自己不是壹個人,支撐著我走過壹個又壹個難關。
中秋節自古延續自今,已超越了傳統節日的本身意義。多少忙碌中的人們,因為這壹天壹家人從不同的地方歡聚在壹起;又有多少人因為有這壹精神支柱支撐著走過多少風風雨雨。我想說留住心中那些美好的場景,孤單時拿出來與自己分享,就像品味壹杯醇香甘美的茶。然後充滿力量的去為下壹個目標拼搏奮鬥。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皎皎明月,閑話家常,期盼化身繁星點點,穿梭在宇宙之上,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壹輩子不短也不長,願所有在異鄉的朋友,都能停下繁忙的腳步,回家看壹看年邁的父母,也讓他們感受壹下兒時的溫暖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