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面書寫5分
壹.語文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30分)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4分)
三年的時光已悄悄過去。相聚yóu (1) 在昨天,分別即在眼前。回首shì (2) 去的日子裏,數不清校園裏留下了多少歡笑,而今天心頭不免湧起縷縷chàng (3)惘。但人的壹生必然要走過許多“yì (4) 站”,每壹個小站既意味著結束,更是壹段新征程的開始。
2.依次填入下面這段文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壹項是( )。(2分)
這世界充滿愛。關愛,讓人的心靈變得高尚。關愛 了生命原野的厚度, 了靈魂海拔的高度, 了幸福人生的廣度。
①擴展 ②增加 ③提升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3. 按不同的要求給下面的句子添上標點符號(4分)
(1)李 明 周 偉 小 軍 在 看 世 界 杯 決 賽 直 播。(表達“三個人在做什麽”的意思)
(2)李 明 周 偉 小 軍 在 看 世 界 杯 決 賽 直 播。(表達“告訴某人兩個人在做什麽”的意思
4.按要求修改語段(3分)
①湖光山色,烏語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大自然富予人們最美的文章和樂章。②但這些文章和樂章卻不是每個人都能讀懂的。③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聽來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諧的音樂;④天上的白雲,在他看來是大自然鋪就的最美最好的圖畫。⑤而有的人,面對大自然的美景,聽到的只是聲音、顏色。⑥這樣的人是無法領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1)這段話中有壹個錯別字, 改為 (1分)
(2)這段話中,第 句有病句,請修改 。(2分)
5. 古詩詞默寫(8分)
(1)不畏浮雲遮望眼,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飛來峰》)
(2)__________,隔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淮》)
(3)黃鶴壹去不復返,_________。(《黃鶴樓》)
(4)_________,玉壘浮雲變古今(杜甫《登樓》)
(5)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鳥抒悲痛之情的詩句是:“ , ”
(6)文學史上,“酒”與“詩”壹路同行。請妳寫出壹個含有“酒”字的完整的古詩詞句:“ , ”
6. 名著閱讀。(5分)
(1)“俺只指望痛打這廝壹頓,不想三拳真個打死了他。灑家須吃官司,又沒人送飯,不如及早撒開。”拔步便走,回頭指著鄭屠屍道:“妳詐死,灑家和妳慢慢理會!”壹頭罵,壹頭大踏步去了。
上面文字選自《 》,選文中的“灑家”指的是誰 。
(2)中國古典名著中,有不少關於打鬥的精彩描寫,下面是摘錄的兩段:
甲張郃驟馬到面前,壹槍刺倒,卻是壹個草人。急勒馬回時,帳後連珠炮起。壹將當先,攔住去路,睜圓環眼,聲如巨雷,挺矛躍馬,直取張郃。兩將在火光中,戰到三五十合……
乙 鼓聲響處,龐德出馬曰:“吾奉魏王旨,特來取汝首!恐汝不信,備櫬在此。汝若怕死,早下馬受降!”公大罵曰:“量汝壹匹夫,亦何能為!可惜我青龍刀,斬汝鼠賊!”縱馬舞刀,來取龐德。德輪刀來迎。二將戰有百余合,精神倍長。兩軍各看得癡呆了。
甲語段寫的是 (人名)大戰張郃,乙語段寫的是 (人名)大戰龐德,兩段文字均出自《 》。(3分)
7. 綜合性學習(4分)
時下,在繁忙的都市中出現了壹個新的名稱― 慢活族。在教育部公布的新增171 條詞語中,“慢活族”壹詞解釋為:“慢活族”是“慢並快樂”的壹群人。這個名稱緣自小說家米蘭? 昆德拉的小說《慢》 ,由小說延伸出壹種名叫“慢生活”的國際運動,並出現了“找回失去的時間”這樣的組織,他們思考“生命的過程除了工作,還應該擁有什麽”,呼籲品味緩慢的生活節奏,提倡慢工作、慢餐、慢運動,提倡“慢生活”觀念,用適當的慢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的支點。
與“慢活族”的生活方式恰恰相反的是“快活族”。早上,他們在鬧鐘的“滴滴”聲中匆忙起床,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趕到公車站,以最簡短的時間解決“快餐式”的午飯,在繁忙而充實中度過8 小時的工作時間,回到家或許還要在燈光下繼續查閱文件或者起草策劃書。這種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就是“快活族”的真實寫照。
(1)妳認為“慢活族”的生活方式好還是“快活族”的生活方式好?請說明理由。(不超過80 字)(2分)
(2)看了這則材料後,如果就“現今人們的生活方式”作壹次社會調查,並形成報告,妳認為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有用素材?請寫出其中壹點。(2 分)
示例:人們對現今生活方式的滿意度。
二. 現代文閱讀(28分)
(壹)我曾與死神擦肩而過(14分)
十四歲那年,我曾與死神擦肩而過。
那年,某國領導人來訪,學校組織了同學們在大橋上夾道歡迎。正是秋天,天上下著零零落落的雨,江風從四面八方冰冷地吹來,從早上八點壹直到十壹點多,始終不見車隊的影子。我實在凍得受不了,舉目四望,歡迎的人群匯成長龍,不見首尾,我想,肯定不會有人發現的,就和同學楚熙壹起悄悄的溜掉了。
我們壹口氣跑到校園的操場上,壹路大聲說笑。壹地泥水,楚熙敏捷地跳躍著,閃躲著,我說她的樣子像在跳舞。“是嗎?”她笑了,隨即就地壹個旋身。校園裏悄無人聲,她跳著自創的舞步,自由地擺動著身體,舞步輕盈而靈活,我則拍著手,哼著跑調的歌。在空曠的操場上,我們是兩只快樂的鳥。
突然,壹張怒氣沖沖的臉出現在我們面前——班主任。 我壹直記得他冰冷的笑,壹個字壹個字地說:“妳們不去,是忘了是不是?那麽,妳們不會忘掉自己名字吧?好!”他的臉沈了下來,“每個人大聲喊自己的名字,壹百遍!”
我和楚熙都呆住了,我怯怯地擡起頭,用乞憐的眼神看向班主任,他絲毫不為之所動,喝道:“快點!”我又看向楚熙,楚熙滿臉都是眼淚,也無助地看向我……
第壹聲,小心地出了口,他又喝了壹聲:“這聲不算,大點聲,再大點聲。”全班同學的視線都集中在我們身上,那些好奇閃爍的眼睛,像許多荊棘,刺得我遍體鱗傷。我壹咬牙,大聲地喊了出來。頓時,同學們爆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哄笑聲,我仿佛是壹個指揮,每喊壹聲,都會掀起壹片哄笑的聲浪。
淚水急劇地瀉下來,我絕望地左顧右盼,想找壹張同情的臉孔,而在壹片模糊裏,我看見平日的同學們,像過年壹樣的興高采烈。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喊完壹百聲的,只聽見班主任說:“完了,明天交壹份檢討來。”
那晚我躺在床上轉難眠,四周壹片漆黑,然而那些哄笑聲,那壹張張幸災樂禍的面孔,又向我圍攏過來。我在全班同學面前出了醜,今天晚上,他們肯定會告訴家裏的人、朋友,然後,所有的人都會知道了……我明天該怎麽去面對他們?我沒寫檢討,老師又會怎麽懲罰我?
突然,壹個石破天驚的想法躍入我的腦海:死。對,去死吧,死了就不用去上課,老師也不能逼我交檢討了,也不用怕同學們笑我了。我用枕巾胡亂地揩著淚,怎麽個死法呢?割腕?太疼了;吃安眠藥?家裏有嗎?臥軌?我仿佛看見,火車壓過我的身體,把我碾得粉碎,血肉橫飛……
我迷迷糊糊的睡著了。等母親叫我起床,早已是天光大亮。
洗漱、吃飯、上學,整套過程都是機械的、麻木的,我的心裏只有壹個不顧壹切的念頭,如果老師再逼我,我就去死。然而奇怪的是,那天早讀班主任沒有來,而且壹上午他都不見人影,甚至他的語文課改了自習。教室裏不時人來人往,都行色匆匆,神態凝重,有壹種壓抑的騷動氣氛。
時間將恐懼拉得更長,快放學的時候,班主任終於來了,聲音卻是出奇的溫和:“檢討寫好了嗎?沒寫就算了。老師教育妳們是為妳們好,這次事過去就完了,以後也不要放在心上。”他猶豫著,仿佛還想說什麽,那壹刻,我清清楚楚地看見他眼中的驚懼和悲痛。
半晌,我疑疑惑惑地想:他怎麽會對我這麽好,難道是因為他猜出了我想死?
不是因為他猜出了我想死,而是楚熙真的死了。
應該就是我在床上胡思亂想的時候,她把家裏所有的藥都吃了下去,當家裏人被她的呻吟掙紮聲驚醒時壹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很久我弄不表到底發生了什麽。想死的明明是我。怎麽樣會是楚熙?
楚熙葬禮那天,我去了她家。楚家門戶大開,門裏外擁滿了人,壹片死寂裏,只聽見楚熙母親的號哭聲。那聲音,那麽的絕望,完全變了調,幾乎不像人的聲音,仿佛是從地獄最底層傳出來的:“熙熙啊,熙熙。”我驀地覺得,是我的母親在喊我。
我不敢進去,在門口悄悄張望,從人群的縫隙裏,隱約看見木板上的布下,凸現出壹個小丘樣的東西,只是半尺見方,不規則的壹塊,被白色隨便的壹裹。看上去,仿佛是壹個破破爛爛的包裹。我壹時竟看不出是什麽。忽然我大叫壹聲,明白了:白布下,是楚熙的腳。
我跳起來,跌跌撞撞地向樓下沖去,分明是那樣纖長秀麗的雙足,曾翩然起舞,亭亭立起時如白荷初放,此刻卻只是壹堆僵硬、難看的東西,沒有壹絲生氣。原來死亡是壹樁這樣醜陋可怕的事,那麽,我不要死……我壹跤絆倒在樹根上,失聲痛哭。
不久,班主任就被調走了,而我也在壹年後考取了壹所中學,日子像雨點般密集打下,楚熙卻始終是我心底不可碰觸的回憶,讓我在每壹個不能預料的夜,從睡夢裏哭起。我絕望的想:或者,壹輩子,我都不能忘懷往事對我的傷害了。
去年冬天,我去看了壹場俄羅斯國家芭蕾舞的演出。當音樂乍起,壹小隊羽衣女子輕快地出場,花冠在燈彩下熠熠生輝,如同天使,我卻突然想起,那壹個秋日的下午,楚熙如此無瑕的舞姿,好像才慢慢懂得當年壹切的錯。
年少的我們,仿佛新出窖的瓷器,晶瑩無痕,卻無比脆弱,稍壹碰撞,便在頃刻間粉身碎骨,再也不能修復。那時,以為死亡就是把痛苦關在門外,卻不知道門外還有整片的藍天;我們只想逃避明天,卻放掉了長長的壹生,和壹生中所有的悲與喜。
而如果,楚熙知道,曾經的奇恥大辱,經過十年的光陰,只不過是歲月背後的記憶,那麽,她還會死嗎?
(摘自《意林》,作者葉傾城,有刪節)
8. 這篇小說篇幅較長,請概括所講的故事(分三個階段)出主要內容(3分)
9. “突然,壹個石破天驚的想法躍入我的腦海”為什麽我的想法是“石破天驚”的?(2分)
10.請從描寫手法、加點字的作用以及所要表達的意思對文中劃線句進行賞析(3分)
11. “好像才慢慢懂得當年壹切的錯”,當年有哪些錯誤?(3分)
12. 這是壹篇令人震撼的小說,請結合劃波浪線的段落說說妳的感悟(3分)
(二)潔身自好的蓮花(14分)
壹提到蓮花,人們會自然地聯想到蓮葉上滾動的露珠,也許還會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頤的《愛蓮說》,對“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肅然起敬。
20世紀70年代,德國植物學家在研究植物葉面時發現,光滑的葉子表面有灰塵,要先清洗才能在顯微鏡下觀察,而蓮葉等葉面卻總是幹幹凈凈。他們利用人造的灰塵粒子汙染玉蘭、林山毛櫸、蓮花、芋、甘藍等植物的葉面,然後用人造雨清洗2分鐘,使雨滴滑落,再觀察葉面灰塵粒子殘留狀況。實驗發現,有些植物葉面殘留的汙染物多達40%,而蓮花等植物葉面的汙染物殘留比例均小於5%。這就是所謂的蓮花效應。
那麽,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這種蓮花效應呢?
通過電子顯微鏡,我們可以觀察到蓮葉表面存在著非常復雜的多重微米、納米級的超微結構。蓮葉表面上有壹些微小的蠟質顆粒,並且覆蓋著無數個約10微米的突包,每個突包的表面又布滿了直徑僅為幾百納米的更細的絨毛。在突包間的凹陷部分充滿著空氣,從而使得在尺寸上遠大於這種結構的灰塵、雨水等落在葉面上,不會大範圍直接接觸葉面,而是隔著壹層極薄的空氣,並且其能接觸的點也只是葉面上若幹個凸起的點。
這是自然界中生物長期進化的結果。正是這種特殊的超微結構,使得蓮葉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潔:當蓮葉上有水時,水會在自身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狀,風吹動水珠在葉面上滾動時,水珠可以沾起葉面上的灰塵,並從上面高速滑落。這種自潔能力對於防止病原體的入侵也有著特別的意義。像蓮花這樣的植物,就是生長在很“臟”的環境中也不容易生病。因為即使病原體到了其葉面上,壹經下雨就會隨雨水沖走;如果不下雨,葉面很幹燥,病原體還是生存不了。
蓮花的這種自潔功能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他們努力模仿這種表面,使應用研究迅速發展。20世紀末,基於“蓮花效應”的塗料陸續問世,在越來越多的建築中得到應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周圍將會出現不會臟的地板、墻壁和沒有灰塵的無線電用品。
13.第壹段中寫到“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其作用是什麽?(3分)
14.請根據第二段文意,簡要解釋“蓮花效應”。(3分)
1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所指代的內容。(4分)
① 這是自然界中生物長期進化的結果。
② 蓮花的這種自潔功能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
16.“蓮花效應”能給植物本身帶來哪些好處?請根據文意簡要回答。(4分)
三. 古詩文閱讀(27分)
(壹) 春日(4 分)
(宋)晃沖之
陰陰①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
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② 桃花。
註釋 ① 陰陰:草木陰陰。② 趁:追逐。
17.這首詩通過描繪 、細雨翻萍、 的春日景象,構成了壹幅優美而完整的畫面。(2 分)
18.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 分)
(二)魚我所欲也(12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壹簞食,壹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① 所欲有甚於生者 ② 故不為茍得也
③ 窮乏者得我與 ④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20. 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壹項是( )(2分)
A. 綴耕之壟上 人皆有之
B. 環而攻之而不勝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C. 為有源頭活水來 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D. 則有去國還鄉 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21.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 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②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22.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麽?請結合文章具體實例,談談作者是運用什麽論證方法(談壹種即可)來證明文章的中心論點的。(3分)
(三)扁鵲見蔡桓公(10分)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23.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①立有間 ②不治將益深
③桓侯故使人問之 ④桓侯又不悅
24. 下列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是( )(2分)
A. 寡人無疾(病) B. 君之病在肌膚(……的)
C. 火齊之所及也(所以) D.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卻)
25.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26. 文章刻畫了蔡桓公什麽樣的形象?告訴我們什麽道理?(2分)
三. 作文(60分)
27.跳遠的時候,我們會利用助跑使自己跳得更遠。生活中,也有人在為我們扮演著助跑的角色,妳從沒有註意過他(她),也許妳很感激他(她)。讓我們對他(她)說壹聲謝謝吧!謝謝他(她)的助跑。
請以“謝謝妳為我助跑”為題寫壹篇文章。
① 寫壹篇記敘文或詩歌,要有真情實感。
② 記敘文不少於600字,詩歌不少於20行。
③ 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班級、姓名。
初中三年級2009學年第壹學期第三次中考模擬質量檢測語文試卷
答案
●卷面書寫5分
壹.語文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30分)
1. (4分)(1)猶 (2)逝 (3)悵 (4)驛 2.(2分) C
3.(4分)(1)李明、周偉、小軍在看世界杯決賽直播
(2)李明,周偉、小軍在看世界杯決賽直播。
4.(3分) (1). 富 改為 賦
(2) ⑤ 而有的人,面對大自然的美景,聽到的只是聲音,看到的只是顏色
5.(8分)(1)只緣身在此山中(2)商女不知亡國恨
(3)白雲千載空悠悠(4)錦江春色來天地
(5)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6)示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6.(5分)(1)《水滸傳》,魯智深。(2)張飛 關羽 《 三國演義 》。
7. (4分)(1) (2分)學生能圍繞自己支持的觀點,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支持甲方的觀點,因為慢節奏的生活更符合人類的天性,它的實質就是寧靜與浮躁的壹種對抗,擁有簡單而豁達的平常心,享受慢生活的悠閑與樂趣。
我支持乙方的觀點,他們講究效率,在忙碌中享受“自我滿足感”。在現在這樣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中,“快活族”的高速度高效率更適應社會的發展。
(2)(2 分)如:人們理想中的生活方式;不同年齡段人們的生活現狀。
二. 現代文閱讀(28分)
(壹)(14分)8.(3分)①學校組織迎接外國領導人。“我”和楚熙悄悄溜回了學校。②老師罰“我們”大聲念自己名字壹百遍。③“我”認為只有死才能解決問題。而“我”卻得知楚熙已經死了。
9. (2分)因為“我”輕易地想到了死,可見在少年人(我)的心裏,死是壹種冒險, 所以用了“石破天驚”壹詞
10.(3分)“纖長秀麗的雙足”與“壹對僵硬難看的東西”形成鮮明對比(運用對比手法),“壹堆”壹詞更是觸目地突出了難堪,告訴我們死亡永遠是醜陋的。
11.(3分)① 我和楚熙不應該偷偷溜走 ② 老師不應該以羞辱的方式懲罰我們 ③ 我們不應該將壹點小的挫折當作是奇恥大辱 ④ 遇到挫折不應該立即想到死(寫出其中三點即可給分)
12.(3分)青春期的我們是敏感的,是脆弱的,但我們不能脆弱到不能接受壹點挫折也經受不起。常常以為死亡是壹種勇敢,壹種冒險。但其實不然。生命是珍貴的,沒有任何事物能和他對等,因為它只有壹次。不要輕易地走向死亡。
(二)(14分)13.(3分) 形象地點出說明對象的特征;引發讀者閱讀的興趣。
14.(3分) 葉面上的灰塵經雨水清洗能變得清潔幹凈。
15. (4分)① 葉表面存在著非常復雜的多重納米、微米級的超微結構。或:葉表面上有壹些微小的蠟質顆粒,覆蓋著無數的突包,每個突包的表面又布滿了更細的絨毛,在突包間的凹陷部分充滿著空氣。
② 蓮葉上的水會在自身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狀,風吹動水珠在葉面上滾動時,水珠沾起葉面上的灰塵從上面高速滑落。
16. (4分) 使得葉面不沾水滴,保持清潔;能防止病原體的入侵,不易生病。
三. 古詩文閱讀(27分)
(壹)(4 分)17.小溪陰陰 、鵝鴨戲水 (2 分)
18.( 2 分)通過描寫小溪中鵝鴨逐春的情景,流露了作者愛春(或惜春)之情。
(二)19. (4分) ①超過 ②茍且 ③通“德”,感激 ④通“辨”辨別
20. (2分)B
21.(4分)① 如果人所厭惡的東西沒有超過死的,那麽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什麽不可以做呢?
② 以前(為了道義)寧肯死也不接受,現在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
22.(3分)中心論點:舍生取義 本文主要運用了比喻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方法來證明文章的中心論點,如將生比做魚,將義比做熊掌,當二者不能兼得時,應舍生取義;又如作者舉“壹簞食,壹豆羹”的例子,告訴我們要不食嗟來之食,要不喪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義。
(三)(10分)23.(4分)?①壹會兒 ②更加 ③ 派 ④高興
24. (2分)C
25.(2分)?醫生喜歡治沒病(的人),把(治好病)作為自己的功勞
26.(2分)“諱疾忌醫”的人(掩飾錯誤,頑固堅持、不願改正錯誤的人);要點:要正視自己的缺點錯誤,不能拒絕批評幫助。
三.作文(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