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大全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大全

 課文圍繞“散步”這壹中心事件,寫了四件小事:“我”勸母親去散步,兒子發現有趣的散步隊形,母親和“我”的兒子發生分歧,“我”背母親、“我”的妻子背“我”的兒子,表達了豐富多樣的親情--“孝敬”“慈愛”以及中年人的“家庭責任”。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 七年級語文 散步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大全壹

 這篇文質兼美的 散文 《散步》是義務 教育 課程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壹篇課文。它不僅為我們展示了壹幅家人散步時互敬互愛、融洽和睦的畫卷,更為我們譜寫了壹曲尊老愛幼的頌歌。相信隨著作者壹家人散步過後,我們每壹位朋友都會陶然沈醉於家的溫馨和美之中,也會浸潤在血濃於水的暖暖親情裏,更會加倍珍惜我們生命歷程中的每壹個落日和朝陽。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本課對象是七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對生活的觀察不夠細致,缺乏生活體驗,又由於社會上壹些不良因素的誤導,許多學生尊老愛幼的觀念比較淡薄,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倫理觀,因此需要教師進壹步加強教育。

 1.積累“讀壹讀,寫壹寫”中的詞語,掌握讀音及詞義。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 文章 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深沈的愛和歡樂純正的情,培養尊老愛幼的美德。

 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深沈的愛和歡樂純正的情

 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1課時

 1.創設情境 2.引導點撥法 3.對話教學法 4.自主探究

 壹、導入

 自然界壹年中的各個季節只有壹次,就這樣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壹年壹年地周而復始不停輪轉。如那四季變化壹樣,人的壹生同樣要經歷自己生命的周期,我們在少年時收獲友誼、青年時收獲愛情,但惟有壹種感情貫穿妳生命的始終,直至妳生命的延續——那就是親情。壹個溫暖的眼神,壹句溫馨的話語,甚至是壹次平常的散步都洋溢著濃濃的親情,讓我們壹起進入莫懷戚先生的散文《散步》***同去體味這份人間真情……

 二、檢查預習

 請給下列加點字註音:

 散(sàn)步 莫懷戚(qī ) 很累(lèi)熬(áo) 沽沽(gū) 分歧(qí)

 壹霎(shà )時 水波粼粼(lín )

 三、聽配樂朗誦,整體感知課文

 1.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主人公是誰?

 2.在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麽事?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

 文中描述的是壹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人又是以“我”為紐帶組建起來的。散步過程中所發生的事可用文中的壹個詞來概括:分歧。

 四、討論分析:

 1.要解決分歧,決定權落在誰的身上?為什麽?分歧最終是怎麽解決的?

 2.從中可以看出家庭成員各是怎樣的人?由他們組成的這個家庭又是壹個怎樣的家庭?

 我:孝順愛幼

 妻子:溫柔賢惠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大全二

 教學目標

 ①知識和能力目標:準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親情,體味濃重的情意。

 ②過程和 方法 目標:揣摩詞句含義,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③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尊老愛幼、珍惜親情的情感。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文意,體味三代人互相體諒、互相謙讓的樸實純真的親情。

 教學難點:揣摩詞句的含義,品味散文優美的語言。

  教學方法

 以“先學後教”的思想理念為指導,我采用的是“自讀品悟——誘導點撥——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即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運用朗讀、討論和品讀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語言。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深入思索,反復咀嚼,品味文章的美感,體悟文章意旨。教師適時點撥,並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充分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過程

 音樂鋪墊,深情導入

 播放背景音樂《常回家看看》並深情導入,親情是甘泉,給我們枯幹的心靈以滋潤;家庭是港灣,為我們遮蔽壹生的風雨。家因為有了深深的愛而溫馨,家庭生活因為有了濃濃的親情而美好。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莫懷戚先生的家。陪同他們壹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們之間那濃濃的親情。(板書課題)

 二.明確學習目標(投影出示)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過渡明確學習目標,,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到文本,看看文章的主要內容。

 1.兩分鐘速讀課文,快速搶答(投影出示):

 a散步的季節?b散步的地點?c課文中出現了哪幾個人物?d在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麽事?結果如何?

 學生讀後搶答

 〖要想把事情概括清楚,就要留意介紹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語言也要盡量簡潔壹些。“快速搶答”的設計使學生快速抓住了文章主幹。〗

 2.據搶答內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五、研讀入境,把握主旨

 1.聽讀課文,進入情境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壹邊靜靜地傾聽文章的配樂朗誦,壹邊在腦海中浮現文章所寫的情境畫面,讓我們跟著莫懷戚壹家作壹次愉悅的心靈旅行。

 師看到大家怡然沈醉的表情,我想文章壹定撥動了大家的心弦。那麽,妳能否 說說 是什麽如此打動妳的心呢?

 學生回答集錦:

 這是壹個多麽溫馨和諧、幸福美滿的家庭啊!

 壹家人相親相愛、理解謙讓,他們在陽光下、田野間的散步是壹幅最動人的畫面。

 這才是天下最浪漫的事!

 文章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尊老愛幼的贊歌!

 師小結同學們說得太好了!是啊,此情此景,人間大美!

 2.再讀課文,點評人物

 過渡那麽,在這個溫暖的家庭裏,妳最欣賞的人是誰呢?請用“我最欣賞 ,因為,從文中 可以看出他(她)是壹個 的人。”的句式回答。(投影出示)

 學生各抒己見,各贊所愛:

 “我”——孝順、體貼、溫和、穩重(板書:“我”---孝順溫和)

 A:“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壹樣。”為母親的身體著想,不把母親當累贅,硬要母親出來,在初春的好天氣裏運動運動,對老年人有好處。

 B:“壹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說:‘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見,知道母親伴同“我”的日子不會很長,所以很珍惜和母親在壹起的幸福時光。

 C:“這樣,我們在陽光下……背起了兒子。”“我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中的“慢慢地、穩穩地、仔細這幾個詞語把我的小心翼翼描寫得非常逼真,足以看出我對母親的體貼關心,惟恐母親有閃失。

 …………

 母親——溫和慈愛(板書:母親——溫和慈愛)

 A:“母親本不願出來的……”母親很害怕自己給兒子、孫子、媳婦造成麻煩,怕成為他們的拖累,所以寧願壹個人在家。“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小時候我很聽她的話壹樣”寫出母親對我的信任。

 B:“但是,母親摸摸孫兒……母親對我說”動詞“摸摸”足以看出母親對小孫子的疼愛,為了孫子,母親放棄了走大路的想法。“還是走小路吧”說明母親理解孫子的心思,決定自己克服困難,滿足小孫子的心願,彰顯了人類生命的真諦——對幼小生命的保護,體現出中華民族“愛幼”的傳統美德。

 …………

 兒子——聰明伶俐、善於觀察(板書:兒子----聰明伶俐)

 A:“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妻子——溫柔賢惠(板書: 妻子——溫柔賢惠)

 A: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師小結:幸福的家庭,離不開每個人的付出。無論寫誰,字裏行間表達的都是真摯的情感:母子情、 夫妻情、祖孫情、婆媳情……。 歸納為壹個詞就是“相親相愛”或“互敬互愛”(板書:相親相愛)。

 3.水到渠成,把握主旨

 過渡感知了文章內容,又分析了人物形象,現在,妳能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了嗎?

 學生概括:文章記敘了壹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表現出壹家人之間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板書: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六、美點尋蹤,品味語言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大全三

 ○教學目標

 ① 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通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② 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③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句。

 ○課前準備

 學生:強調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 句子 ,提出疑難問題。

 教師:①準備課前說話訓練的資料(尊老愛幼的 故事 ),安排學生作準備。②可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內容

 ① 整體感悟課文內容。

 ② 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設計

 導入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體現著人世間美好的情感--親情。其實,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壹直都沐浴著親情。哪位同學能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妳都感受到了哪些親情?(學生舉例回答,教師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壹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等。哪怕是壹家人壹起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出濃濃的親情。《散步》這篇課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壹個感人的故事。

 出示學習目標並板書課題

 感知課文內容

 ① 檢查生字詞。

 ② 教師可配樂範讀課文,學生體驗作品的語感和情感。

 ③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或仿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④ 帶問題朗讀課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a.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主人公是誰?

 b.在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麽事?請妳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

 「教師導學」

 “讀“是學生接觸課文的開始,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壹部分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於形式。

 [教師小結]

 文中描繪的就是壹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為紐帶組建起來的。散步過程中所發生的事,只要意思對即可,給予肯定。用文中壹個詞來概括“分歧“。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引導]精讀課文,想壹想在散步過程中“分歧“是怎樣解決的?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膽提出來,***同探討學習。

 [提示質疑]a.母親為什麽偏偏要走大路?

 b.“我“為什麽感到責任的重大?

 [教師小結]

 大路平順,便於老人行走,況且母親身體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親的身體情況,為下文進行埋下伏筆。“我“為什麽感到責任重大?學生根據課文可能回答,因為壹切都取決於我。本段中告訴了我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巳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總是聽我的。“引導學生認識到在這個家庭中,“我“正好處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壹旦抉擇錯誤就會傷害家中成員的感情,破壞家庭的和睦,破壞家中這份濃濃的親情。(這個祖孫三代人家中包含著祖孫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於這四種親情糾纏在壹起,而他們又取決於“我“,所以“我“感到了作為中年人責任的重大。

 [教師引導]展開想像,體驗感受壹下,假如妳是文中的“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走小路,那麽,母親會怎樣想?

 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在班裏談感受。

 (過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得當,就會產生家庭矛盾。通過這件事情,妳悟出了什麽道理?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教師小結]

 不管做什麽事情應先考慮老人的感受,先照顧他們。他們辛苦了壹輩子,不容易。之中的“我“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孩子,原則是壹個“孝“字。當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顧老的壹頭。這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過渡)設想壹下:晚飯後,全家人在壹起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時事報道,妳喜歡看動畫片,而遙控器在妳的手中,妳該怎麽辦? [學生討論歸納]

 教師對於學生的回答要給予肯定和完善,並希望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繼續遵循這個道德準則。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大全四

 《散步》教學設計

 設計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往往淡化了那份恬淡寧靜的溫情,往往削弱了那份家庭責任與社會責任。本文的教學設計旨在感染學生,激發他們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從而使他們立誌做壹個“大寫的人”!

 教材簡析:

 本文是壹篇寓意深刻而文辭沖淡的文章。學習本文的關鍵是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旨。最終領悟作者借散步表達的深意。

 有兩處關鍵點需要註意:壹是面對分歧時所作的決定;二是篇末所說的“整個世界”。應著重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這兩處蘊含的深刻含意,以理解文章關於親情、責任及生命的主旨。

 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於發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他們的自尊心、主動性和求知欲已大大提高了,同時,學生已經具有了壹定的分析、理解、審美和口頭表達能力。基於此,在教學中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做問題的發現者、思考者、探索者。

 教學理念:民主 合作 協商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揣摩重點詞句的含義,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了解“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美好品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教學重點:

 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美。

 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美好品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教學難點:

 理解具有象征意義的文章最後壹句話。

 教法設計:誦讀品味法 點撥引導法

 學法指導:引導學生說事、品情、賞景、析意、悟法。

 媒體設計: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壹課時

 教學流程:

 壹、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最近,老師看了壹則公益 廣告 ,感慨頗多。妳們有興趣欣賞壹下嗎?(課件展示視頻《大家都在忙》)

 2、看完短片,妳想說些什麽呢?(請同學發言)

 可能談到:

 我們在給父母物質關懷的同時,別忘了給他們精神上的關愛;

 我們長大了,應關愛父母,如同現在他們關愛我們壹樣;

 長大後的我們再忙也別忘了常回家看看;

 我們應善待老人;

 …………

 3、是啊!關愛老人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今天就讓我們隨同莫懷戚先生壹家去散步,去感受成熟生命對衰老生命的呵護吧!我相信,妳壹定能收獲那份永恒的感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要求後教師範讀課文。

 要求:

 (1)、給難字註音。

 (2)想壹想本文圍繞著哪幾個人寫了壹件什麽事?了解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

 2、認讀字詞。

 3、搶答:散步的人有?(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散步的地點是?(田野)

 散步的季節是?(初春)

 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麽?用原文中的壹個詞回答。(分歧)

 4、引導學生“說事”。

 5、明確。

 文章講述了壹家祖孫三代四口人:“我”、“母親”“妻子”和“兒子”,在南方初春田野散步。後來發生了分歧,最終“母親”遷就了孫子,改走小路的事情。

 三、深入文本,讀文尋情。

 1、過渡:妳們聽得很認真,值得褒獎,但要想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還需多讀。

 請看清要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要求:a.朗讀時把握好語氣、語調,註意停頓;

 b.思考: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麽分歧?我是怎樣解決的?

 2、請同學讀壹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其他同學認真聆聽,作出評價。

 3、研討。

 a.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麽分歧呢?(媽媽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那麽,“我”如何決定的呢?(走大路)“我”為什麽做出這樣的決定?

 c.假如,“我”當時決定依從兒子走小路,那會怎麽樣呢?

 d.文中能表現“我”孝敬母親的句子還有那些?

 4.其實壹個家庭要想和美,“敬老”是壹個決定的因素。家庭和美,還需要家庭成員間相親相愛。下面,請分小組交流壹下,文中還有哪些地方看出這家人的相親相愛?試著用用壹個詞語評價文中人物。

 明確: “我”孝順;

 妻子賢良;

 母親慈愛、謙讓、有涵養;

 兒子乖巧、可愛。

 這是壹個和和美美的家庭。(幸福的家庭、和諧的家庭、令人羨慕的家庭……)

 四、品味語言,探尋美點。

 1、導入。

 這篇文章之所以感染力十足,是因為它的語言。如果我們細細咀嚼、品味,會感受到它的非凡魅力!

 下面請同學們賞讀課文,找出喜歡的句子,圈點勾畫,並與同桌交流喜歡的原因。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大全五

 《散步》

 第壹單元解讀

 第壹單元閱讀部分有8篇課文,以不同的生活為背景,抒發了同樣感人至深的親情。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有: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豐富多樣的親情。解決問題的途徑有:結合閱讀提示和課後練習,抓住重點難點問題,深化對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理解;結合自己的生活 經驗 和情感體驗,體味親情。

 寫作的要求是“從生活中學習寫作”。“寫作導引”講解了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寫作生活的方法。“寫作實踐”要求觀察並寫作秋天的景物、學校生活和家庭生活。

 《散步》的解讀

 “閱讀提示”提示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主題。。

 課文圍繞“散步”這壹中心事件,寫了四件小事:“我”勸母親去散步,兒子發現有趣的散步隊形,母親和“我”的兒子發生分歧,“我”背母親、“我”的妻子背“我”的兒子,表達了豐富多樣的親情——“孝敬”“慈愛”以及中年人的“家庭責任”。

 “研討與練習”第壹題要求學生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主旨。這是教學的重點。第二題是理解文章關鍵句的含義,這壹題有助於學生理解文章主題的深刻性。第三題是品味景物描寫的作用。第四題是品味對稱式句子的表達作用。第二、三、四題是教學的難點。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內容簡短,語言質樸親切,但意蘊豐富。初壹學生朗讀和初步感知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沒有多大難度。但結合“研討與練習”清晰地理解文章的重點和難點,對初壹的學生來說,還是有比較大的難度。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壹、正確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基本讀準節奏,積累“信服”等詞語。(重點)

 二、學習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理解文章所表達的豐富多樣的思想情感,加深對親情的理解,培養學生對家庭的熱愛。(重點)

 三、結合生活體驗,感悟文章關鍵句的意蘊,理解文章主題的深刻性。(難點)

 四、了解景物描寫及作用,積累文中對稱式的句子。

 教學設想

 以朗讀為基礎,在讀的過程中通過師生的相互發問和探討,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和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情感的豐富性。“研討和練習”的第三、四題,可采用積累的方法摘抄在 筆記本 上,讓學生今後逐步理解。

 教學課時:2課時

 第壹課時

 教學內容

 正確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的思想情感。

 教學過程

 壹、激情導入

 1、播放歌曲《家是溫柔的港灣》

 家是溫柔港灣/妳我停泊的港灣/風雨再大都不怕/只要有個溫暖的家/愛是溫柔港灣/妳我渴望擁有它 /旅途再苦也不怕/只要有個溫暖的家/多少年以後/所有的溫暖/哪怕只剩壹句話/親愛的妳好嗎……

 家為什麽如此令人魂牽夢繞?因為家裏有親情。今天,我們壹起來品讀重慶著名作家莫懷戚的散文《散步》,感悟家的溫馨。

 2、我們壹起來背誦李白的《靜夜思》

 故鄉為什麽令漂泊在外的遊子魂牽夢繞?因為故鄉有家,家裏有親人,家裏有親情的溫暖。今天,我們壹起來品讀重慶著名作家莫懷戚的散文《散步》,感悟家的溫馨和幸福。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1、分段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試讀課文,訂正學生朗讀的字音和節奏。

 (1)易讀錯的字 熬áo過 嫩nèn芽 分歧qí 霎shà時(剎那) 拆chā散 委屈qū 水波粼粼lín(嶙峋、魚鱗)

 2、學生齊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3、問題:本文講述了怎樣壹個故事?請不同層次的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然後引導學生結合“閱讀提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參考:“我”勸母親散步;全家壹起散步,兒子發現了壹個有趣的景象;“我”的兒子和“我”的母親為走大路和小路發生了分歧,“我”的母親說走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別背起母親和兒子。

 3、問題(1)請用壹句話概況本文的主要內容。(我們壹家四口人在田野裏散步)

 (2)題目有什麽特點?(文章主要事件的概括)

 (3)文章第壹段簡潔的內容交代了哪些內容?(此次可講解記敘的要素和文章開頭的特點)

 散步的時間——初春,地點——田野,人物——我、母親、妻子、兒子,起因——母親老了,身體不好,經過——發生了分歧,結果——走小路,“我”和妻子背著母親和兒子走過不好走的路。

 三、品讀課文,感悟溫暖的親情。

 1、根據“閱讀提示”回答: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有哪些?

 2、齊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妳從哪兒感受到“孝敬”“慈愛”?除了這些?妳還感受到了親人之間的哪些情感?(尊重、信賴、中年人的家庭責任感)

 3、采用個人讀、分組讀的形式,引導學生通過質樸的語言品味其豐富細膩的情感。

 參考:(1)母親信服地點點頭,就去拿外套。

 (2)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壹樣。

 (3)我的母親有熬過了壹個嚴冬。

 (4)“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5)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6)壹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

 (7)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

 四、問題探究,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主題

 1、請用最簡潔的語言,給本文重擬壹個標題,並說說妳的理由。

 學生回答後,教師把關鍵性的詞語板書在黑板上:分歧、走小路、背、媽媽和兒子;孝敬、尊重、關愛、信賴、疼愛、慈愛、責任。

 2、請學生把黑板的詞語分成兩組,並引導學生去發現兩 組詞 語的特點,最後歸納出給文章擬題目的兩個角度:內容和角度。同時也教給學生整體感知的方法:從題目入手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主題。

 3、自由發言:在這些題目中,妳認為哪些比較好?說說妳的理由。

 五、課後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