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轉變觀念,樹立現代家庭教育的素質觀。廣大家長應充分認識到孩子的前途就是祖國的前途,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重任將由他們去擔當。培養他們,提高他們的素質,使孩子們對社會發展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所以家長不應該把孩子看作?私有財產?而恣意指責,不應該對孩子寄予不合實際的期望而拔苗助長,不應該把孩子視為?小皇帝?、?小公主?而越俎代庖要將落後的封建功名觀念轉變為現代家庭教育素質觀,則孩子幸甚,國家幸甚!
第二,了解孩子,知人善教,因材施教。了解孩子就是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求和個性特征。孩子的身心發展具有階段性,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其心理素質和個性特征是不同的,家長為了使家庭教育更富成效,首先要研究和掌握孩子的心理要求,弄清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長,而後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其次就要摸清孩子的個性特征,教育孩子認識美醜、是非、善惡,幫助孩子抵制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
第三,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現代心理學認為,環境因素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起著決定作用。馬克思指出:?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培養孩子使其健康成長就得有壹個好的家庭環境。首先,營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家庭文化是學齡期兒童生活中的主要環境因素。所以,家長要在家庭生活中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誌向,勤奮進取,好學上進,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接受終生教育。讓孩子從小受到生命不休,學習不止的良好熏陶。其次,創造安靜學習的氛圍。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要告訴人們安靜的學習環境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至關重要的。應該創造壹個清靜幽雅的氛圍,讓孩子安靜地思考,安靜地休息,再次,要營造和睦、和諧的氛圍,就是要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平等相待。事實上,家庭成員,尤其是夫婦之間若是相敬如賓,相互恩愛,其孩子也會懂得關心、尊重別人,這樣就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第四,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活動。現在學校提倡活動教學,反對死讀書,讀死書,家庭教育更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家庭教育活動,有益於孩子發展多方面的情趣和多維學習能力。特別是在目前孩子學習負擔過重的情況下,開展有益的家庭教育活動尤為重要。
如何教育孩子健康成長二:首先,我們要放低姿態,以平和的心態、平等的觀念對待孩子,做孩子的朋友。成為孩子的朋友,才能為孩子提供壹個輕松、快樂的生活、學習環境;成為孩子的朋友,孩子才會樂意與妳談心,有苦願意向妳傾訴,妳才能及時掌握孩子的心理與學習動向,及時發現問題並糾正問題;成為孩子的朋友,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陪孩子壹起讀書、看電視,引導孩子多看、多言、多思,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和鑒賞水平。
第二,言傳身教。作為壹年級的孩子成認知水平較低,模仿水平較高,我們給他們講道理,特別是大道理,他們不會太懂,而我們的所言所行,就會像壹面鏡子在他們身上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是好是歹,後果不可估量。所以我們做家長的要以身作則,時刻做好模範表率作用,用自身行為來教育孩子,增強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
第三,鼓勵為主,批評為輔。俗話說:數子千過,莫如誇子壹長。耐心、鼓勵和表揚可以激勵人的自信心,自信則是每壹個成功者***有的特征。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大人的壹句表揚或批評的話,在他們看來往往就是對他們整個世界的評價。所以,我認為,就孩子的日常行為而言,做得好的方面,要及時提出表揚,同時,也要有針對性地指出不足處,並提出更高要求,這樣,她就會牢記自己的優點,逐步改正缺點,循序進步。
第四,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同情心和良好的自身素質。在當今物質充盈、物欲橫流的時代,具備良好品德能使人增強品位,提升品格,壹個富有社會責任感、富有同情心的人往往會有很好的人緣,而好的人緣能讓孩子在現今的社會中更好的發展。從小培養孩子善良、誠實、勤勞、勇敢、謙讓的良好品德,將使孩子壹生受益無窮。
第五,是最平常的壹點,也是我最看重的壹點,那就是?愛?!讓孩子相信,妳是愛她的;讓孩子知道,妳為她付出了愛;讓孩子懂得,愛是需要回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