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語中級口譯聽譯這壹塊比較爛,想問問老師怎樣提高
聽力難嗎?難。因為聽力能力代表的是壹個人語言學習的綜合實力,從接受信息再到處理信息,人腦必須在短暫的時間內,迅速而準確地做出反應,這對聽者在語音辨識、詞匯積累、句法結構乃至文化背景等超越語言層面的要求都非常高。 聽力可以練嗎?當然可以,而且秘訣只有五個字,那就是“厚積而薄發”。“厚積”就是平日的積累,在聽之前就做到胸有成竹;“薄發”就是聽的過程中必須全神貫註,積極地去聽,同時做到Empathize & Anticipate(同感與預測)。所謂“同感”,即與聽力內容達到同步思索的地步,音頻中放什麽,腦海中就要及時反映出相關的詞匯、背景材料;進壹步就是要做到“預測”,即“走在聽力內容的前面”,例如聽到APEC於08年底在秘魯利馬開會,考生就應該想到他們開會的主體是談到如何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Global Financial Crisis);聽到講當選總統奧巴馬,應該馬上想到奧巴馬上臺的救市計劃(stimulus package),事實上,這壹技巧在口譯中也是極為重要的,因此也是口譯考試聽力考察的重點。 從考查內容來看,考生壹路從高考、大學四級/六級、公***英語等其他考試的聽力,內容的主體多為校園、日常生活、社會等General Information,因此考生對這壹部分的考題可以說相當熟悉,但是,考慮到口譯工作的性質,口譯聽力考試考的範疇遠遠大於考生的comfort zone,涉及到時政、金融、科技、人文等,因此詞匯量也屬於媒體英語的範疇。而且,考生如果在聽到這些題目時候要做到同感與預測,就必須本身對這些信息十分熟悉,因此考生在復習中口的聽力的時候,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壹心只讀聖賢書”,關起門來做功課,應該借助信息化時代的優勢,廣泛閱讀國際國內新聞,積累相關語匯。 口譯考試的聽力還結合考察了考生的“筆記”和“譯”兩種能力,中高口的聽譯和高口的筆記填空,都是考察學生做筆記能力的題型,也是口譯考試獨具的題型。由於長度的關系,聽力的文章部分要求考生必須做筆記才能將文章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