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描寫回憶的精選隨筆美文

描寫回憶的精選隨筆美文

 回憶,是恢復過去經驗的過程,是記憶的第三環。下文是我為大家分享的描寫回憶的精選隨筆美文,僅供參考。

 回憶是思念的帆

 人生總有壹些刻骨銘心,總有壹些難以忘懷,依依不舍。或遺落在某壹渡口,或消失在某段站臺,或模糊在某頁書籍。歲月洗禮而後,壹壹封存,裝幀成冊,遺忘的森林,層出不窮的景致,黯淡了記憶的門窗。當又壹次輕扣,忽而想起那年夏天的故事,亦或冬天裏的戀歌,輕撚時光,掀開了往事,撐開了回憶的帆。

 回憶是思念的帆,東西南北,四面八方行駛,盤根錯節中理出,最美好的壹線天。如花似錦的美景,壹壹道來,我在橋這頭,美好在橋的那頭,邁過彩虹,將回憶裏的水鄉裝點。或許是壹片花海的嫣然,或是淡淡的壹縷裊裊炊煙,都會溫暖,醉了其間。

 人生因為有了思念,而豐富了光陰,多彩了生活,因為有了回憶,而懂得了珍惜,於是那麽喜歡撚花為墨,把從前的故事壹壹晾曬於紙上,雖有?書到用時方恨少?,還是認真記錄,讓回憶行駛千萬裏。

 那記憶總是很美,壹幅幅場景猶記的,柴火垛,麥場裏,三五成群玩皮筋,踢毽子,捉迷藏似乎是昨天的事;又好似是遠古的故事,只是我們壹起喝茶聊天,飯後的閑話。好懷念從前,那時天空是純凈的藍,空氣是溫潤的香,我們是明了的單純,壹切都是簡簡單單,淳樸溫良

 而現實的骨感,是時間老樹,嶙峋幾分,即使風輕雲淡的心緒,也僅是舊版本的翻新。未曾醒來,已是黃昏獨自愁,雖有余溫未盡,也是漸行漸遠的故事,便有萬水千山的深情,最終還是淹沒在散落的花絮裏;最終還是消失在雲湧的潮水裏;深藏於厚厚的記憶辭海中。

 望著逝去的日月,回眸思慮如今的現世安穩,歲月靜好。多想與過去的時光,說說話,聊聊天,回憶的雙槳擺渡壹場,思緒攬月念起從前,記憶又壹次啟航,想它壹通,念它幾許,留壹封信箋給舊時光,留壹行痕跡給老去的歲月,只願不會遺忘,不會迷失。

 不離不棄,回憶起;不哀不怨去行駛思念。時光在前,影子在後,執壹縷青絲在案,隨心隨意,把這細細碎碎往事,漸變為繞指柔,壹點點的去從容,壹點點風輕雲淡,淺行靜思,莞爾壹笑,唯願曾經的故事還是水雲間,還是初始記憶,我們依舊是歲月裏,那個簡單的小孩子。

 讓心隨風動,風隨念動,隨意隨緣慢行,做壹株淡然的壹草壹花,春來綠了山坡田間;夏來洗染了江山如畫;秋裏楓紅無數相思錦;冬裏落梅雪舞情定三生石。隨著四季更叠,慢慢地離去,輕輕地回眸,去就去了,走就走吧,泰然處之,回憶還在就好。讓記憶隨風自由自在,飄蕩著初心純真,風帆揚起,載著思緒去遠航!

 母校的回憶

 不知不覺中離開西陽中學已經二十余年了,雖說送女兒到母校時,母校早已變了模樣,但對母校那份感情卻並沒有隨著時刻的流逝而改變。

 那時的母校雖然名叫西陽鄉中,卻只有六個班,初壹至初三,每個年級兩個班,沒有圍墻的幾排瓦房顯出母校的寒酸與貧瘠,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全校師生拼搏向上,銳意進取的熱情。要知道我們去的那壹年全縣中招成績中前十名,母校占了七名,使母校壹下子聲明遠揚,使得壹些縣城的孩子托關聯到母校上學。

 那時的生活是艱苦的。那時吃飯要票,從家裏帶來麥子換成飯票,再拿錢買壹些菜票。早飯壹般是甜湯,壹兩飯票壹碗,五分菜票就能夠買到多半碗熟菜,中午壹般都是稀面條,二兩二分壹碗。那時二斤飯票壹角錢我就能夠用壹星期,早飯和晚飯的菜是從家裏帶的腌鹹菜,饃也是從家裏帶的。每周三下午學校會放壹晚上假,好方便學生回家拿饃拿菜。當然這是方便學校臨近幾個村的,遠村的壹般周三是不回家的,我家離學校二三裏地,有時候晌午放學就能回家吃飯。

 那時的飯菜比較單壹,學校只有壹個食堂,兩三個人做飯,放學後排隊買飯,總有高年級同學插隊,低年級學生敢怒不敢言,再加上有時候飯做的少,吃不上飯是常有的事。我們剛去那會兒,英語老師怕我們吃不上飯,早自習只要是英語,他總是會提前五分鐘放學,因此我們只要早自習是英語課就不會擔心吃不上飯。正因排隊吃飯打架也是常有的事,直到學校之後安排老師輪流維持秩序狀況才有所改善。

 那時的住宿條件十分艱苦,寢室裏沒有床,我們只能睡地鋪,就是在地上排壹層磚,上方鋪壹頁竹席,再鋪上被褥,之後竹席爛了,被褥就幹脆鋪在磚頭上,硬的硌人。夏天蚊子多,常常睡不著覺,冬天冷時就兩人結合,壹人睡壹頭,通腿暖和。記得我們班有位同學老尿床,冬天沒人和他通腿兒,他又怕羞不願意曬被子,每壹天被子褥子都是濕的,而且個性難聞,他卻壹向堅持了三年,這壹切絲毫不影響他的學習,他的成績總是班裏最好的。:

 那時的老師個性負職責,要求也個性嚴,學習不好或者犯錯誤,老師體罰學生是常有的事,即使老師下手再重,學生回家也不敢說,即便是說了,家長也不會到學校找老師,反而會說老師管的嚴是為自己孩子好,因此那時我們壹般都是個性聽老師的話。那時我們的思想都還比較幼稚,男生與女生很少說話,老師排座位壹般都是壹男生壹女生坐壹張桌,為的是上課少說話,我們都很單純,男生和女生很少說話,我正因是班長和女生交往多了壹些,就被壹些同學傳閑話,盡管老師事後批評了那些同學,但男女同學交往的還是不多。

 那時我的作文個性好,我們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楊素雲楊老師,她和我壹個村,而且又是近鄰,因此在生活和學習上對我個性照顧。楊老師給我們作文的評語分?優、良、中、差?四個等級,我的作文每次都是優,在每周的作文課上,我總是被她叫起來,把自己的作文念給大家聽。為了提高大家的作文水平,楊老師讓我們大家記日記,而且每周還要檢查,作為語文課代表的我為大家收發日記作文壹向三年,以至於之後我只要看到字就能說出是誰寫的。初二時,我心血來潮,組織幾個同學,辦起了報紙,楊老師很支持我們,給我們帶給紙張,名字叫《自學報》,盡管是手抄報,但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應有盡有,再有愛好畫畫的同學配上插圖,很得同學們的喜愛,以至於鄰班的同學都到我們班參觀,贊不絕口。

 初三時,學校專門為我們畢業班增加了寫作課,由張世俊老師為我們講課,那時他是我們學校的校長,他的課生動搞笑,他講到人的哭時,說有聲無淚稱之為嚎,有淚無聲為泣,有淚有聲才能叫哭,很是生動形象。有時他將自己發表的文章和我們分享,有時他拿別人的文章幫我們分析其中的寫作手法,告訴我們如何審題,如何開頭、結尾,總之聽他的課永遠都是壹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