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的天使
趙晨飛,西豐縣壹個患有重度腦癱的女孩,在有嘴說不出話,有手寫不出字,有腳走不了路的情況下,用鼻尖和下巴敲打電腦鍵盤寫出300多篇文章,她憑借自己頑強的意誌創造著屬於自己的人生。 趙晨飛,有著花壹般的容貌,朝陽壹樣燦爛的笑容,看到她第壹眼時人們從她臉上讀出的只有自信和幸福,有誰會知道,從1985年 8 月 11 日出生那天起她就壹直被不幸包圍著。由於母親難產造成的腦缺氧使晨飛剛生下來就患有重度腦癱患者。她有手不能動、有腳不能走、有嘴不能說,輪椅上的生活已經伴隨晨飛走過了21個春夏秋冬。 (同期聲)趙晨飛的母親 馬書艷:“這些年也沒有停止給她治療,壹直在治療,但是希望對我來說太渺茫了,我們無論走到哪都說不能治了,我那時侯很傷心,真的很傷心,尤其看到別人家夫婦帶著小孩在地上走的時候,我都會流下眼淚,我多麽希望她能走,但她卻走不了。” 女兒是媽媽的心頭肉,無論她是健康還是殘疾。趙晨飛的母親馬書艷有壹手好縫紉活,為了能多賺點錢給晨飛看病,馬書艷辭去原來相對清閑的工作,在家開了壹間小縫紉鋪,每天馬書艷壹邊工作壹邊照顧晨飛。 (同期聲)趙晨飛的母親 馬書艷:“我說我就認了,孩子好壞我都把她養下去。我在縫紉機上紮活,我就把她抱在我的腿上,用縫紉機壓板的動作讓她高興,讓她感覺好象坐在壓悠車上似的,就這樣壹步步走過來的。” 腦癱雖然奪走了晨飛說話和行動的權利,但是晨飛的頭腦是正常的,思維是健康的。晨飛壹天天長大,她求知的願望也壹天比壹天強烈。晨飛家樓下有壹所小學,間操的樂曲聲在屋子裏能聽得清清楚楚,晨飛每天讓媽媽把她的輪椅推到窗邊,常常壹動不動地註視著操場上與她同齡的小朋友們奔跑、嬉戲。 (同期聲)趙晨飛的母親 馬書艷:“我那時看著孩子的心情我很難受,我也到處給她跑,去給她找各種學校,但是沒有人收,真的沒有。好不容易給她找到了壹個幼兒園,但是也就是短短的15天時間,因為很多正常孩子家長怕她輪椅倒了砸人家孩子,人家就不往幼兒園送了,這樣沒辦法幼兒園老師就把我們辭退了。” “當時我好想哭啊,我沒想到在幼兒園只呆15天”,晨飛在日記中這樣寫到,這件事給晨飛幼小的心靈帶來了傷痛,她第壹次感覺到原來自己跟正常人竟如此不同,自卑感籠罩了晨飛的心。從此,晨飛不再嚷著上學,她把自己上學的夢想深深地藏在了心底。1998年,晨飛的家搬到了西豐縣城。2001年的壹天,晨飛家的縫紉鋪裏來了壹位特殊的顧客,她的到來,改變了晨飛的命運。 (同期聲)西豐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 周雪雁:“我無意當中走進了她母親開的服裝店,在服裝店裏看到壹個坐著輪椅的小女孩,神情非常沮喪,非常憂傷,可能是從事殘疾人職業時間長了的原因,對這個殘疾孩子就有壹種特別的敏感和關註,當時我問她母親這孩子的情況,她就跟我說是壹種重度腦癱,而且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我很同情這個小女孩,也很可憐她。” (同期聲)趙晨飛的母親 馬書艷:“周校長說妳來我們學校上學吧,這麽的到的她們學校。” 晨飛終於可以上學了,兒時求學無門的傷痛就徹底失了,她不再自卑、憂郁,在經歷了多年的灰暗和苦澀後,生活給了她陽光和夢想。 (同期聲)西豐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 周雪雁:“同學之間,殘疾人之間是非常友愛的,每天早晨同學都把她從壹樓擡到樓上來,放學之後再把她擡下去。” 在這所特殊的學校裏,趙晨飛這個特殊的同學也得到了壹份特別的關愛。她與同學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同期聲)趙晨飛的同學 王佳麗(手語):“我們的友誼是深厚的,愛是無私的。” 晨飛也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無論冬夏,她從來不遲到不早退,學得很認真。為了避免上廁所給老師和同學帶來麻煩,要強的晨飛早上她從來都不吃稀的。 (同期聲)西豐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 周雪雁:“早晨不吃稀飯,她母親給她訂的奶她也不喝,而且白天從來不喝水,有時候看她那嘴唇都幹裂了她也不喝,就用毛巾蘸點水潤壹潤。” 晨飛的語文學得特別好,她的作文每次都會受到表揚。但腦癱影響到晨飛的語言和運動中樞神經,她的手腳都不能動,發音也很吃力,翻書只能靠嘴和臉的動作。在數學課上,別人可以用筆列式子運算,她只能用眼睛看,靠心算。 (同期聲)西豐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 周雪雁:“對於正常人來說都有壹定難度,何況對於她,我曾經建議過,我說妳能學多少就學多少,這個數學,但是她自己堅決說我壹定要學,不能放棄。” 晨飛的媽媽店裏忙,為了不耽誤她學習,給晨飛請了壹個保姆,每天照顧她飲食起居,上學放學,晨飛親切地稱呼她大姨。這位大姨照顧了晨飛8年,晨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她感動。 (同期聲)趙晨飛的保姆 張作卉:“吃飯盡量少吃點,怕胖,別人整不動她,挺懂事,挺理解人。” 在晨飛的日記中有壹頁是這樣寫的:2002年我認識和我毫無血緣的壹家人,他們用愛心讓我創造了奇跡,是他們的愛讓我變的堅強自信!這壹家人就是西豐縣縣委書記張誌國及他的家人。他們在生活中給了晨飛如父母與子女般的愛。 2003年10月25日,張書記給晨飛買了壹臺電腦。從此,晨飛克服了有手不能寫,有嘴不能說的困難,以常人無法想象的意誌,創出了奇跡,她硬是用下巴挪動鼠標,用鼻尖敲打鍵盤,寫出了幾百篇感人肺腑的文章。 (同期聲)趙晨飛的母親 馬書艷:“我覺得挺自豪,我就覺得我來西豐可 能別的我沒得到什麽,我最重要的是晨飛成功了,這就是對我最好的回報。” 從那以後,晨飛得到很多好心人的資助。現在她信心百倍,身體情況也有了很大好轉,她每天都在壹位被她稱作孫叔叔的好心人送她的跑步機上鍛煉,原來身體軟的坐都坐不住,現在晨飛有時已經能獨立走出四、五步了。並且簡單的詞匯她也能說出來了。 (同期聲)趙晨飛:“考大學。 (同期聲)記者:“ 考大學?” (同期聲)趙晨飛:“啊。” 晨飛還有壹個夢想,她想當作家,她想用自己的文章去謳歌人間的真善美,用真情去回報那些曾經關愛她的人!在采訪即將結束時,晨飛很吃力地說出壹句話,她說:我會為我的夢想不懈的努力,但其實我最渴望的是有壹個健康的身體,哪怕我只有壹個手好用都行。我們從晨飛身上看到了樂觀與自信,看到了渴望,更懂得了堅強!讓我們祝福晨飛夢想成真吧!趙晨飛博客: /u/1248523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