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關於誠信演講稿
大家好!誠實,即誠實守信,言行壹致,不文飾,不虛美,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它如雋永的長河奔騰至今,內涵卻從未有過改變,九州華夏,因它而燦爛。
曾“富甲華夏”、“匯通天下”的晉商,留下了山西人善於經商、善於理財的佳話,“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他們靠的是什麽?就是“誠信”二字。他們以關公的“義”來摒棄“見利忘義”的不良動機,凝聚同仁;以關公的“信”來摒棄欺詐、偽劣等行為,取信於社會,取信於顧主。以講信譽著稱的晉商比比皆是,他們在經營活動中總結出許多商諺,如“售貨無訣竅,信譽第壹條”;“寧叫賠折腰,不讓客吃虧”;“秤平,鬥滿,尺滿足”等等。
誠信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聖潔的鮮花;誠信是價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萬水,質量也永恒不變;誠信是壹面鏡子,壹旦打破,人格就會出現裂痕。
有壹種誠信忠於朋友,“寶劍脫相贈,平生壹片心”;有壹種誠信,忠於顧客,“無誠信,無以立商海”;有壹種誠信忠於祖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壹種怎樣的堅定?
有人說意誌是靈魂的載體,那麽誠信便是靈魂的重量,我們的壹生不正是為這重量而奮鬥而完善自我嗎?可這重量意味著什麽?
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同學都曾向父母許下孝的,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壹天,可以從容盡孝,這是個多麽純潔而偉大的諾言!可苦學路上,有多少人在面臨挫折時還記得這個?誠信,即使是平日裏壹個小小的約定,也意味著我們必須堅強面對壹切,無論榮耀,無論挫敗。
時間會過去,記憶會過去,但高尚的品質卻是壹生相隨的。用誠信面對人生,任何事都會顯得自然,沈穩。
讓我們插上誠信的翅膀,自由飛翔,飛過廣袤藍天,飛過滄山泱水,飛過人生綿延的河流與險峻的山巒,飛到烏雲散盡,飛到陽光普照!
謝謝大家!
篇二關於誠信演講稿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人人講“誠信”,世界更美好》。
誠信,就是要誠實、守信用,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要有責任感。它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到的最起碼的道德標準。我們的父母和老師常常用他們的言行教導我們:“從小就要做壹個有誠信的人。”
記得在元旦前夕,為了讓教室的環境布置更漂亮些,我請求媽媽抽空到班上來幫幫忙,媽媽答應第二天中午過來。誰知,第二天壹早就紛紛揚揚地下起了鵝毛大雪,不壹會兒,大地就積起了厚厚的冰雪,天地間壹片白色,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煞是好看,同學們開心極了。不過,路上的行人可沒那麽輕松了,雪大路滑,壹不小心就會摔個嘴啃泥。我的心越來越不踏實,我既希望看到媽媽的身影,又擔心媽媽在路上不安全。到了中午時分,老師帶我們去演播廳拍錄像,剛到樓下,我壹眼就看到壹個大雪人出現在我們面前:她的頭發、眉毛、衣服全是白的,連眼鏡的玻璃片都是白的,她就是我的媽媽呀,她不管天氣的惡劣,如約地來了!我還看到了壹個別人不易察覺的細節——媽媽的壹個膝蓋又臟又濕,樣子好狼狽,可她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我真想撲上去擁抱她,為她送上壹點溫暖,可我還是轉過臉去不再看她,因為,我不想讓她看到我流淚的樣子。同學們,妳們和自己的家人之間可能也有類似的故事,妳們也被深深地感動過,這——就是母親對孩子的誠信。
還有壹次,具體的時間我記不清了,但肯定是我上壹年級的時候。那天晚上,我對數學作業有些模糊,非常著急,就想給王老師打電話問問清楚,壹看,時間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媽媽說:“王老師壹定已經回家了,給她家裏打電話吧。”電話打過去,接電話的是壹個大哥哥的聲音,他說:“王老師還沒回家呢。”我想:老師們可是五點左右就下班的呀,王老師不會還在學校吧?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撥通了王老師辦公室的電話,很快,從電話那頭傳來了王老師親切的聲音,我奇怪地問:“王老師,您怎麽還在學校?”王老師很輕松地說:“學校剛開學,還有很多事要做哪。”我們都知道,王老師也有壹個需要照顧的小家,也有壹個盼著她早點回家的兒子,可是王老師……這就是壹個老師對工作、對學生的誠信。這件事過去很久了,王老師可能已經完全沒有了印象,因為這樣的日子對她來說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可這件事會永遠永遠地留在我的心中,壹直會鞭策著我,告訴我要做個像老師壹樣對社會、對他人有誠信的人。
說了這麽多,不要以為誠信只是大人的事,其實,誠信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誠信就在妳我的身邊。
壹個人只有講誠信,別人才會稱贊他、尊重他、親近他、信任他,有困難時才會幫助他。否則,他將是壹個孤獨的人。同學們,讓我們都來講誠信吧,從身邊的每壹件小事做起:譬如,昨天妳答應過老師要努力學習;今天早上妳答應過爸媽要認真聽講,妳就壹定要做到。只有我們人人講誠信,時時講誠信,這個世界就會充滿真善美,我們的世界就會更美好!
篇三關於誠信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叫李**,是人民小學103班的學生。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誠信友善從我做起》。
我們小學生不可能做轟轟烈烈的大事來,但我們只要註意平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從小事做起,壹樣可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個合格小公民。
做合格小公民,首先要做個誠信的人。俗話說,人無信不立,意思是壹個人如果沒有誠信,就沒法在社會上生存下去。記得有壹次,我為了出去玩,跟媽媽撒謊說作業都做完了,媽媽就同意我去玩了,等晚上回來媽媽要檢查作業,我才說還有壹些沒做完。媽媽很生氣,給我講了“狼來了”的故事,我終於明白,沒有人喜歡不誠實的孩子。從那以後,我從來不說謊話,大家都誇我是個誠信的好孩子,我也非常開心。
做合格小公民,還要做個友善的人。記得上學期,有壹次同學不小心把我的橡皮泥踩了,我就想,他弄壞的他應該賠,就讓他賠我。同學賠了以後就不理我了,還在桌子上劃道線,只要我不小心越線就會被鉛筆紮壹下,搞得我心神不定的。後來媽媽知道了,批評了我:“同學之間要友好相處,要與人為善,人家又不是故意的”。我把橡皮泥還給同學,我們倆又和好了,愉快的壹起學習、壹起玩耍。這件事告訴我,友善待人,別人也會友善待己的。
古人說,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作為小學生,我們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滋養下,愛國敬業要牢記,誠信友善見真情,爭當文明小使者,做個合格小公民。
謝謝大家!
篇四關於誠信演講稿
尊敬的領導、老師,同學們: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誠信,做人之本。
誠信是個人的立身之本,民族的存亡之根。壹個不講誠信的個人是社會的危險品,而壹個不講誠信的民族是莫大的悲哀。因此,我們當代大學生更應身體力行,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把誠寫在臉上,把信裝在心裏。這樣才能在不久的將來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追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妳會發現,以誠實守信為做人根本的故事比比皆是。商鞅立木取信,獲得了百姓信任,從而推行了新法;季劄掛劍了卻徐國國君心願,被傳為千古佳話。同時,我們也看到,因失去誠信導致國破家亡的例子也可信手拈來:商紂失信,加速了國家的滅亡;吳三桂失信,留下千古罵名。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用畢生的精力著書立說,闡述誠信是人立身之本,是國家立業之本,是人類發展之本。至今,延綿數千年,其偉大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代代相傳,燃遍中華大地的每個角落,並作為東方文明的精髓傳遍全世界。可見,誠信自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經過漫長、沈重的生活之浪淘瀝而出的赤純之金。因而,我們今天談誠信,絕不是突發奇想。
“言必信,行必果”。的海爾集團曾有過壹次這樣的經歷:在與客戶簽發合同之後,由於種種原因,公司延誤了發貨時間,為了信守合同,公司決定采用空運,為此損失了壹大筆錢,卻由此贏得了信譽。總裁自豪的說:我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寧可失去所有的財產,也不願失去信用。但當今社會中,為了牟取暴利,商家們給豬肉註水,用福爾馬林浸泡海鮮,屢見不鮮的假煙假酒,毒大米,劣質奶粉,摧殘了多少鮮活的生命!面對那些層出不窮的騙子,防不勝防的騙術,以假亂真的產品,在善良人們無奈與無助的背後,是整個社會誠實守信的體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嚴重沖擊!
所以,以史為鑒,以今為鏡,誠信是我們當代大學生的立身、修德、處事的根本。
作為未來祖國的主人,我們面對的是壹個新科技、新信息、新體制不斷湧現,競爭日益激烈的信息時代。要想使自己能夠適應於這個時代,使我們的民族立於這個競爭的世界,就必須誠實守信。妳可以沒有金錢,可以沒有榮譽,也可以沒有健康,但妳不可以沒有誠信,誠信考試,誠信待人,誠信處事,這是順應時代的號召,是勢在必行的。大學校園學校承擔著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重任,“誠信”教育也不可缺少。讓學生在德育實踐中發展自己的道德判斷能力,從中獲得道德品質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滿足、自我肯定和自我的精神享受。總之,誠信教育的關鍵是通過學校的輻射作用,去影響更廣闊的社會人群,以形成人人講誠信的大環境。
記得壹位老教師曾說:“沒有誠信,快樂不長久,地位是虛假的,競爭也是失敗的。”沒有誠信的社會,是壹個蒼涼而荒蕪的社會。我們誠信待人,誠信處事,付出的是真誠和信任,收獲的是友誼和尊重。這是壹份無形的財富,這是壹筆沈甸甸的無價之寶。把誠信作為根基,攜誠信上路,我們的生命之旅會更加多彩!同學們,把誠寫在臉上,把信裝在心裏。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同學們,只要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我們的祖國建設才能如日中天,欣欣向榮。讓我們都做誠信的人,讓我們呼喚誠信的春風吹綠每個人的心田!讓誠信之歌唱響整個大地!
篇五關於誠信演講稿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也來談壹談“誠實守信”。
我先來談壹談什麽是“誠實”。看到是什麽,就說什麽,心裏怎麽想的,就讓他表現出來。這就是誠實。誠實最主要在於不假不欺,我講的不欺是“內不欺己,外不欺人”。誠實的人,言行壹致。文不飾,不虛美,胸懷坦蕩,光明磊落;誠實的人總是以真實的壹面出現在世人面前,不管什麽人,也不管什麽時候。所以誠實的人總能贏得普遍的信任。我們通常把“誠實”與“守信”連起來說,這其中誠實是前提,是原因,而守信是結果。人的美德可以列舉出很多,“誠實”是壹切美德的基石。“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是誠實的巨大作用。誠實表現在勇於承認錯誤、承擔責任上,這壹點尤其顯得難能可貴。不誠實有可能欺騙壹時,但長期下去終會露餡,而且失去人們的信任,實在有點得不償失。
再來談壹談“守信”。守信乃立身之本,守住信用就是守住人品、守住人格。守信總是以極其負責的態度對待別人,以極其嚴格的要求對待自己。真正的守信者不輕易許諾。是否許諾,以能否踐約為標準。所以,壹旦答應,必定做到。在踐約過程中,會有意想不到的困難出現。因而守信者就更加令人尊敬。楚漢時期的季布,重諾言、守信義,當時的人們便有“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壹諾”的贊言。由此看來,守信在人們的心目中比金錢重要得多。
開學以來,我們學習了《弟子規》。《弟子規》第四章就是講“信”。它教導我們做人要守信,要講究誠信,同時也要有高尚的信念。其中“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就是講說出來的話以信為先,欺騙別人,講不誠實的話怎麽可以呢?
在教學過程中,有時候會碰見學生不交作業的。問他,便說沒帶回家或者找其他借口。或者有些同學做作業時抄襲等等,這些都屬於不誠實的表現。這時候就可以用“信為先”來對照自己。說話要以信為先,如果欺騙別人,壹次兩次之後別人就不在信任妳。“狼來了”的故事我們應該都知道。我們應該吸取那個孩子的教訓。
還有更想說的是信守。答應別人的應努力做到,若沒有做到也要解釋壹下。我記得以前老師給我們講過:兩個同學之間的借書,答應第二天借給別人書的人,可是第二天卻不帶,因此失去了同學信任。有的學生犯錯之後通常會答應老師不再怎麽怎麽做,但有些同學過不了多久就忘掉了。這樣又失去了老師的信任。長此以往就會失去更多人的信任。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壹個人如果沒有了信用,他壹定不能在社會上立足。所以我們踐行《弟子規》、踐行“誠實守信”不僅僅在現在、在學校,應該在整個人生歷程、在每壹個地方。
人生短暫,歲月無情,讓我們以誠實守信來體現尊重生命、尊重生活的執著吧!銘記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