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藻 (2)黠 (3)詰 (4)滯 2.(1)此—疵 慣—貫 (2)作—做 爛—濫(3)辛辛—莘莘 費—廢
3.B 4.C
5.中心論點是學貴質疑。
6.第二段中的例子是為了證明學貴有疑,第三段中的例子是為了證明任何有效的懷疑,都依賴於對事實的仔細分析和對理論的深入研究。
7.可能成為社會前進的絆腳石,阻礙人類文明的發展。
8.略(提示:從這件事中認識到我們不應迷信書本和權威,對懷疑的問題也要經過自己的認真研究和實驗等。)
9.略
16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1.(1)玄 (2)渺 (3)誆 (4)脊 (5)仆
2.(1)“授牌”改為“授予”。 (2)“正式”放在“向遊人”前。
3.示例:無論是怒斥元酋、經歷九死壹生的文天祥,還是力守孤城、留得萬世英名的史可法;無論是力圖改良、用鮮血警醒世人的譚嗣同,還是投身革命、拋卻親情救民於水火的林覺民,(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出感天動地的正氣歌,他們正是我們民族的脊梁。)
4.B
5.是由於人們喪失了對世界的永恒之基礎的安全感,喪失了存在感。
6.示例:與少數“先進”相比,普遍落後肯定是世界的常態,落後者不把爭先作為生活的標準,能夠按生命的本來形態生活,所以更能用平和的心態體驗和領略到生活的美好,世界也就成為他們的樂園。
7.略(提示:無論同意與否,只要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言之有理,並且觀點的價值取向正確合理
即可。)
8.示例:赫爾岑反駁道:“那麽,流行性感冒也是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