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我給大家分享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課本的內容,壹起看壹下具體的內容信息,僅供參考。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課本內容
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
5.1相交線
觀察與猜想看圖時的錯覺
5.2平行線及其判定
5.3平行線的性質
信息技術應用探索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5.4平移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5
第六章實數
6.1平方根
6.2立方根
6.3實數
閱讀與思考為什麽√2不是有理數
數字活動
小結
復習題6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標系
7.1平面直角坐標系
閱讀與思考用經緯度表示地理位置
7.2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7
第八章二元壹次方程組
8.1二元壹次方程組
8.2消元——解二元壹次方程組
8.3實際問題與二元壹次方程組
8.4三元壹次方程組的解法
閱讀與思考壹次方程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8
第九章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9.1不等式
閱讀與思考用求差法比較大小
9.2壹元壹次不等式
9.3壹元壹次不等式組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9
第十章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10.1統計調查
實驗與探究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
10.2直方圖
信息技術應用利用計算機畫統計圖
10.3課題學習從數據談節水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0
七年級下冊數學課本重點內容(壹)相交線與平行線
(1)相交線
在同壹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相交和平行兩種。如果兩條直線只有壹個公***點時,稱這兩條直線相交。
(2)垂線
當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壹個角是直角時,即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壹條直線叫做另壹直線的垂線,交點叫垂足。
(3)同位角
兩條直線a,b被第三條直線c所截(或說a,b相交c),在截線c的同旁,被截兩直線a,b的同壹側的角,我們把這樣的兩個角稱為同位角。
(4)內錯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兩個角分別在截線的兩側,且夾在兩條被截直線之間,具有這樣位置關系的壹對角叫做內錯角。
(5)同旁內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截線同旁,且在被截線之內的兩角,叫做同旁內角。
(6)平行線
幾何中,在同壹平面內,永不相交(也永不重合)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平行線的性質:①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②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③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7)平移
平移,是指在同壹平面內,將壹個圖形上的所有點都按照某個直線方向做相同距離的移動,這樣的圖形運動叫做圖形的平移運動,簡稱平移。
(二)實數
(1)平方根
平方根,又叫二次方根,表示為〔±√ ̄〕,其中屬於非負數的平方根稱之為算術平方根。壹個正數有兩個實平方根,它們互為相反數,負數沒有平方根。
(2)立方根
如果壹個數的立方等於a,那麽這個數叫a的立方根,也稱為三次方根。
立方根性質
①在實數範圍內,任何實數的立方根只有壹個
②在實數範圍內,負數不能開平方,但可以開立方。
③0的立方根是0
(3)實數
實數,是有理數和無理數的總稱。實數具有封閉性、有序性、傳遞性、稠密性、完備性等。
(三)平面直角坐標系
(1)定義
在同壹個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原點的兩條數軸構成平面直角坐標系,簡稱直角坐標系。
(2)有序數對
在直角坐標系中,對於平面上的任意壹點,都有唯壹的壹個有序數對(即點的坐標)與它對應;反過來,對於任意壹個有序數對,都有平面上唯壹的壹點與它對應。
(四)二元壹次方程組
(1)定義
二元壹次方程是指含有兩個未知數(例如x和y),並且所含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的方程。兩個結合在壹起的***含有兩個未知數的壹次方程叫二元壹次方程組。
(2)解二元壹次方程的方法
①代入消元法
②加減消元法
(五)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1)不等式
用不等號(<,>,≥,≤,≠)連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性質
①對稱性;
②傳遞性;
③加法單調性,即同向不等式可加性;
④乘法單調性;
⑤同向正值不等式可乘性;
⑥正值不等式可乘方;
⑦正值不等式可開方;
(3)壹元壹次不等式
用不等號連接的,含有壹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未知數的系數不為0,左右兩邊為整式的式子叫做壹元壹次不等式。
(4)壹元壹次不等式組
壹元壹次不等式組是由幾個含有同壹個未知數的壹元壹次不等式組成的不等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