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設計師大學生學習中壹項特殊的課程,它需要學生對所學課程有深刻的認識,而後自行設計體現出來自己的所悟。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基礎工程課程設計總結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基礎工程課程設計總結範文壹透過此次課程設計,使我更加紮實的掌握了有關xx方面的知識,在設計過程中雖然遇到了壹些問題,但經過壹次又壹次的思考,壹遍又壹遍的檢查最後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這方面的知識欠缺和經驗不足。實踐出真知,透過親自動手制作,使我們掌握的知識不再是紙上談兵。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我們不斷發現錯誤,不斷改正,不斷領悟,不斷獲齲最終的檢測調試環節,本身就是在踐行“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觀。這次課程設計最後順利完成了,在設計中遇到了很多問題,最後在老師的指導下,最後遊逆而解。在今後社會的發展和學習實踐過程中,必須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問題就想到要退縮,必須要不厭其煩的發現問題所在,然後壹壹進行解決,只有這樣,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後的道路上劈荊斬棘,而不是知難而退,那樣永遠不可能收獲成功,收獲喜悅,也永遠不可能得到社會及他人對妳的認可!
課程設計誠然是壹門專業課,給我很多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上的提升,同時又是壹門講道課,壹門辯思課,給了我許多道,給了我很多思,給了我莫大的空間。同時,設計讓我感觸很深。使我對抽象的理論有了具體的認識。透過這次課程設計,我掌握了常用元件的識別和測試;熟悉了常用儀器、儀表;了解了電路的連線方法;以及如何提高電路的性能等等,掌握了焊接的方法和技術,透過查詢資料,也了解了收音機的構造及原理。
我認為,在這學期的實驗中,不僅僅培養了獨立思考、動手操作的潛力,在各種其它潛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實驗課上,我們學會了很多學習的方法。而這是日後最實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淺。要應對社會的挑戰,只有不斷的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這對於我們的將來也有很大的幫忙。以後,不管有多苦,我想我們都能變苦為樂,找尋搞笑的事情,發現其中珍貴的事情。就像中國提倡的艱苦奮鬥壹樣,我們都能夠在實驗結束之後變的更加成熟,會應對需要應對的事情。
回顧起此課程設計,至今我仍感慨頗多,從理論到實踐,在這段日子裏,能夠說得是苦多於甜,但是能夠學到很多很多的東西,同時不僅僅能夠鞏固了以前所學過的知識,而且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所沒有學到過的知識。透過這次課程設計使我懂得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從理論中得出結論,才能真正為社會服務,從而提高自己的實際動手潛力和獨立思考的潛力。在設計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能夠說得是困難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終都得到了解決。
實驗過程中,也對團隊精神的進行了考察,讓我們在合作起來更加默契,在成功後壹齊體會喜悅的情緒。果然是團結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間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換來最終完美的結果。
此次設計也讓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麽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時請教或上網查詢,只要認真鉆研,動腦思考,動手實踐,就沒有弄不懂的知識,收獲頗豐。
基礎工程課程設計總結範文二市政工程概預算不僅是工程投資經濟效果的壹種技術經濟文件,也是確定市政工程預算造價的主要形式。同時,它又是壹項政策性、技術性、經濟性很強的學科。為了讓我們把理論和實際工程更好的結合起來,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對我們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市政工程概預算的課程設計。
以前從未接觸過概預算課程設計,所以壹聽到老師說這個名詞的時候心裏很慌,不知從何做起。由於最開始沒有借到定額,也不知道該怎樣計算,所以動手的時候感覺心裏有點亂,有點急。但是後來慢慢地調整了心態,把壹切困難都化為動力。我們課程設計的題目是:市政汙水管道施工工程。從沒有做過到最後順利的完成,可以算是壹次大的進步吧,讓我對概預算這個名詞又多了壹些實踐性的認識,對清單計價和定額計價也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在這壹次設計中遇到了很多實際性的問題,在實際設計中才發現,書本上理論性的東西與在實際運用中的還是有壹定的出入。首先,對於套用定額,其實就是查閱定額表,這個還比較簡單,但要解決設計中每個步驟的加減乘除問題,就需要大量的計算,所以必須仔細,不能有壹點馬虎。在分部分項工程清單計價表中,我們遇到了壹些問題,例如在計算管道鋪設計算的時候沒有乘以系數,導致算好的結果全都錯了;其次就是在措施項目清單中我們遇到的問題,不知道各種費用的利率,不知道怎樣查資料;再次就是各種項目清單,總說明,總封面等的填寫、打印了,由於開始沒有認真填寫,導致最後重做表格;最後就是表格的裝訂了,沒有按壹定的順序裝訂,亂放次序。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沒有退縮,而是正式並且及時地改正了。
在這壹次課程設計的過程中,當我們碰到不明白的問題時,指導老師總是耐心的講解,給我們的設計以極大的幫助,使我們獲益匪淺。因此非常感謝羅曉敏老師的細心指導。通過這壹次設計,我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了解到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意義,學會了堅持、耐心和努力,這將為自己今後的學習和工作做出了最好的榜樣。雖然自己對於這門課懂的並不多,很多基礎的東西都還沒有很好的掌握,覺得很難,但是靠著這兩個禮拜的“學習”,漸漸地對這門課程設計產生了的興趣,自己開始主動學習並逐步完成它。
老師給的參考資料畢竟只是壹個參考,設計這種東西還是要靠自己動腦筋。雖然內容並不是很復雜,但是我們覺得設計的過程相當重要,學到了很多,收獲了很多。我覺得課程設計反映的是壹個從理論到實際應用的過程,但是更遠壹點可以聯系到以後畢業之後從學校轉到踏上社會的壹個過程。
我想這壹次課程設計對於自己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幫助。這壹次設計讓我明白了壹個道理,做任何事情之前,不管完成它的時間有多麽充裕,開始的態度都要擺好,都要認真去對待,到最後才不會後悔!草草完成的設計沒有什麽意義,沒有意義也就是沒有收獲。所以,在這壹次設計的過程中,我得到了壹些寶貴的經驗,所以這就是我的收獲 。
基礎工程課程設計總結範文三壹、課程設計目的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是《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的最後壹個重要教學環節,也是學生第壹次較全面的設計能力訓練。其基本目的是:
1、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設計思想,訓練綜合運用機械設計和有關先修課程的理論,結合生產實際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鞏固、加深和擴展有關機械設計方面的知識;
2、通過制定設計方案合理選擇傳動機構和零件類型,正確計算零件工作能力、確定尺寸和選擇材料,以及較全面的考慮制造工藝、使用和維護等要求,進行結構設計,達到了解和掌握機械零件、機械傳動裝置的設計過程和方法;
3、進行設計基本技能的訓練。例如計算、繪圖、熟悉和運用設計資料(手冊、圖冊、標準和規範等)以及使用經驗數據、進行經驗估算和處理數據的能力。在本課程設計鼓勵采用計算機繪圖。
二、課程設計內容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在課程設計中,針對布置題目學生要完成的設計內容有:
1、電動機的選擇及運動參數的計算;
2、V帶的傳動設計;
3、齒輪傳動的設計;
4、軸的設計(低速軸);
5、滾動軸承的選擇及驗算(低速軸);
6、鍵的選擇計算及強度校核(低速軸);
7、聯軸器的選擇(低速軸);
8、潤滑油及潤滑方式的選擇;
9、繪制零件的工作圖和裝配圖
(1)繪制零件的工作圖軸的零件圖
(2)減速器的裝配圖
零件的工作圖包括:(1)尺寸的標註;(2)公差;(3)精度;(4)技術要求。
裝配圖包括:(1)尺寸標註(2)技術特性(3)零件編號(4)編寫零件明細表、標題欄。
三、要求
作為指導教師,為了使學生能順利地完成所布置的任務,在設計過程中要加以指導。首先讓學生做減速器的裝拆試驗,形象地認識減速器。在設計過程,軸的結構設計和減速器的外形尺寸的確定對於學生來說是難點,針對這壹難點要上壹次輔導課。另外,每天來指導學生設計、計算、繪圖,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要求每位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立工作能力及創造能力,對每個問題都應進行分析、比較,並提出自己的見解,反對盲從,杜絕抄襲。在設計過程中必須做到:
1)隨時復習教科書、聽課筆記及習題。
2)及時了解有關資料,做好準備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3)認真計算和制圖,保證計算正確和圖紙質量。
4)按預定計劃循序完成任務。
四、評分原則
課程設計中,最終的圖紙及說明書並不能完全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同學的工作能力也不能在圖紙及說明書中得到完全的反映,因此,對同學的評分,特別要註意抓兩頭:壹頭抓平時,壹頭抓答辯.課程設計成績根據平時出勤和設計圖紙、說明書、創新能力和答辯情況綜合按百分制制評定。
五、存在問題
在課程設計過程中,發現學生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學習態度不夠認真,或雖認真但因基礎差等原因,不能按時完成進度計劃;
2)獨立工作能力差,設計時不能或不進行獨立思考,教師指壹步才作壹步,或參照其他同學的設計進行“照貓畫虎”式的進行;
3)設計中有錯誤,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現象;
4)圖紙質量較差,特別是尺寸標註,出現問題較多,表達不清楚;說明書內容不夠完整、工整,有個別原則性錯誤和若幹壹般性錯誤;
5)答辯中不能很好的回答提問,回答中有個別原則性錯誤和若於非原則性錯誤。
六、結果分析
參加本次課程設計1個班,大部分同學能按老師要求完成每壹階段的任務,設計圖紙、說明書和最後的答辯中滿足要求。參加本次課程設計***有50名同學,其中優2人,良26人,中20人,及格2人,不及格0人。基本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情況。
七、經驗及教訓
由於《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需要用到許多先修課程如《工程制圖》、《工程力學》及《公差測量及配合》等,而部分學生在由於前期的先修課沒有學好,甚至《公差測量及配合》先修課沒開,所以在繪圖上表達不清楚,尺寸標註等方面做得不好。所以要在學先修課時,督促學生把先修課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