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講述了小時候教他國文的田老師口才文筆皆好,田老師每講壹課都要演繹壹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培養了他豐富的想象力,引導他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領進門”不僅僅是將學生領進文學藝術的殿堂,更是為學生締造壹個廣闊的學習空間。
《老師領進門》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二單元的第壹篇課文,這是壹篇文質兼美、情感至深的閱讀課文。作者曾是我國五十年代初,中國文壇上被譽為“神童”的作家劉紹棠。其作品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語言清新樸實。
擴展資料:
《老師領進門》原文
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滿6周歲,到鄰村小學讀書。
這個小學坐落在關帝廟的後殿,只有壹位老師,教4個年級。4個年級1個班。老師姓田,私塾出身,17歲就開始教師生涯。他口才、文筆都很好。
開學頭壹天,我們叩拜之後,便排隊進入教室。田老師先給二年級和四年級學生上課,叫三年級學兄把著壹年級學弟的小手描紅。描紅紙上,壹首小詩:壹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師給壹年級上課了。他先把這首詩念壹遍,串講壹遍,然後,編出壹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我還記得,故事的大意是:
壹個小孩子,牽著媽媽的衣襟兒,去姥姥家,壹口氣走出二三裏。路過壹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戶人家,正在做午飯,家家冒炊煙。娘兒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子,就走進壹座亭子裏去歇歇腳。亭子外邊,花開得很茂盛,小孩子越看越喜愛,伸出指頭點數兒,嘴裏念叨著:“……八枝,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壹枝來,戴在耳朵上,把自己打扮得像個迎春小喜神兒。他剛要動手,媽媽喊住他,說:“妳折壹枝,他折壹枝,後邊歇腳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小孩兒聽了媽媽的話,就縮回了手。後來,這八、九、十枝花越開越多,數也數不過來了,此地就變成壹座大花園。
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大學兄捅了我壹下,我才驚醒。
那時候的語文叫國語。田老師每講壹課,都要編壹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在田老師門下受業四年,聽到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入土。
今年我回家鄉去,在村邊遇到老師,他拄著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壹年級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學的種子。老人搖搖頭,說:“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罷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