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協議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簽訂協議是解決糾紛的保障。那麽相關協議怎麽寫呢?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應屆畢業生三方協議。可以隨便簽個名給妳參考嗎?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應屆畢業生三方協議可以隨便簽嗎?
沒找到工作的畢業生沒必要簽三方協議。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地位彌足珍貴,是兩年內進入國企、事業編制考試、公務員招錄的必備條件。不要輕易被玷汙。
1,不簽三方協議,就是在外打工的兼職,辦不了完整的五險壹金。所以在老家簽個假三方協議把戶口遷回,壞處就是永遠是打工仔,白上大學。
2.妳問的三個問題,其實就是壹個問題:沒有和單位簽訂就業協議的畢業生如何申請幹部身份?妳畢業了,有了畢業證,就有了進入管理崗位的資格,也就是計劃經濟時期的幹部身份。幹部身份是壹種資格,跟妳有沒有申請畢業沒有關系。做壹個最高層的官員,只說明妳畢業後的工作經歷。妳的確認和定級關系到妳以後申請專業技術資格。最好去妳的檔案保管處完善妳的檔案,雖然不會影響那個幹部的身份。
3.妳畢業兩年內沒簽三方協議,戶口和檔案寄回原籍(有的畢業生異地高考,不壹定是原籍),接收單位是原籍的人才市場。在這裏畢業後可以辦理正式的定級手續,保留虛幻的幹部身份。也繼續妳的檔案材料和黨團關系。
4.與私企簽訂三方協議,需遵循以下流程:三方協議需經畢業院校所在部門蓋章,畢業生本人簽字並填寫完整資料,企業蓋章(最好是行政蓋章,至少是人力資源部蓋章),企業所在地人才市場審批(企業應與人才市場確定用工計劃)。回學校蓋好就業指導中心的章,交給學校和用人單位。畢業後可以在學校辦理派遣卡到企業報到,簽訂勞動合同,然後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備案,轉移檔案和黨群關系。
概念
三方協議是《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和研究生就業協議書》的簡稱。它是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和學校在畢業生就業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形式,可以解決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壹系列相關問題。畢業生到單位報到(憑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到證或全國畢業生畢業報到證),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後,三方協議自動終止。
應屆畢業生三方協議流程是怎樣的?
1.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在滿足供需、雙向選擇的基礎上確定就業意向。畢業生填寫自己的基本信息並簽字。
2.在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填寫協議內容,由接收單位和主管部門填寫基本信息並蓋章,或由接收單位和人事代理部門簽署意見並蓋章。
3.畢業生拿協議回所在部門蓋章,提交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咨詢蓋章(交簽證費)。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將就業協議書送省教育廳簽證、繳費、蓋章。
4.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將協議單位和畢業生自存復印件交回單位和畢業生,編制就業計劃,企業發放報到證。
填寫三方協議的註意事項
1,畢業生。如實填寫,姓名,學制,學歷。專業名稱和家庭住址要詳細填寫,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聯系電話壹定要填寫清楚,電話號碼的變更要及時通知系或班的輔導員。壹旦有事,方便學院或用人單位告知。
2、單位情況。核對用人單位名稱與用人單位有效印章名稱是否壹致;聯系人、電話、通訊地址、單位性質要寫清楚;在檔案轉寄地址壹欄,壹定要填寫清楚人事檔案保管單位的全稱和地址。
有人事檔案保管權的單位可填寫本單位地址,無人事檔案保管權的單位應填寫委托保管檔案的地址(人才市場和人才交流中心,主要指人才交流中心或人才市場所屬的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
3.對於雙方協商達成的附加條款,雙方應明確填寫協商達成的關於畢業生考本科的特殊要求,如體檢、違約責任及違約金等相關事項的附加條款,並在協議中申請意見或用人單位意見壹欄落實,或另行準備補充協議,以免後患無窮。
4.關於用人單位公章: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協議時,壹定要註意用人單位的級別和主管部門。其實用人單位除了用人單位的性質之外還有不同的級別,所以壹定要蓋好所有需要的公章,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用人單位上級主管部門的意見是“有用人單位自主權的單位可以省略”)。
綜上所述,畢業生三方協議是學校統計就業率的數據。對於畢業生來說,很重要的壹點就是要簽訂三方協議,才能有幹部身份,才能開始計算工齡。
意義功能
三方協議壹旦簽訂,就意味著大學生的第壹份工作基本確定。所以應屆畢業生要特別註意簽約。大學生在簽訂三方協議前,壹定要仔細核對用人單位的隸屬關系。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壹般都有接收人員的權利。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招聘員工需要經過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的批準,必須在協議上簽署意見才有效。應屆畢業生也要對各地人事部門的特殊規定有所了解。
需要註意的事項
簽訂三方協議要註意六個細節:
第壹,要看填寫的用人單位名稱是否與單位有效印章名稱壹致。如果不壹致,協議無效;填寫自己的專業名稱時,應與學校教務處的專業名稱壹致,不能縮寫。
二、外企、合資企業、私企壹般都是采用試用期,根據合同期限的長短,可以從1-3個月不等。通常試用期為3個月,不得超過6個月。國家機關、高校、科研院所壹般采取試用期,壹般為壹年。
第三,很多單位為了留住學生,用高額違約金捆綁學生。學生在談判時應努力將違約金降到最低,通常違約金不超過5000元。但《勞動法》規定,“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競業限制條款,約定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後的競業限制期間,每月給予其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除上述兩部法律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所以學生要爭取取消違約金的規定。
第四,現行畢業生就業協議是“格式合同”,但“備註”部分允許三方單獨約定權利義務。為防止用人單位承諾壹套做壹套,畢業生可在備註欄說明簽約前達成的休假、住房、保險等福利待遇,壹旦發生糾紛,可依法維權。
第五,很多高校為了提高自己的就業率,強迫學生找熟人、親戚簽“假”協議,這對畢業生不利,畢業生不要讓步。
第六,學生在簽訂協議時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步驟進行。等用人單位填好蓋章,再去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簽證蓋章。不要填好之後直接去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要蓋章。這樣的後果就是,單位填表的時候,工資待遇和過去承諾的大相徑庭。但是學生因為自己和學校已經簽字蓋章,無法回天。要麽接受辭職,要麽被迫賠償用人單位違約。
三方協議是國家統計大學生就業率的壹個依據,也是國家派遣證發放的壹個證明。只有妳簽了三方協議拿回學校,畢業後學校才會給妳發派遣卡,妳拿著派遣卡到妳工作的單位報到,然後開始計算工齡,妳就有幹部身份了(每年6月25日畢業,所以必須在6月18前把三方交給學校)。
三方協議是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和學校在畢業生就業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形式,以解決應屆畢業生的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壹系列相關問題。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後,協議自動終止。所以三方協議只是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簽訂的就業意向,不是勞動關系的法律文件,對勞動關系沒有約束力。畢業生到單位報到並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或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後,才能與用人單位形成正式勞動關系。有的企業在與學生簽訂三方協議後,要求學生畢業前在公司實習。畢業後企業根據實習表現和簽訂勞動合同的原則協商簽訂勞動合同,可能會有不簽的情況。因此,對於畢業生來說,三方協議的簽訂並沒有進入就業的“保險箱”,在用人單位的實習、試用期內仍需進壹步考察。
應屆畢業生簽署的三方協議詳情:
詳情1:戶口
如果單位承諾解決戶口問題,壹定要明確是“保證解決”還是只是“試圖解決”。不同的觀點保證了不同的權利,會對妳的工作選擇產生相應的影響。而且,如果單位保證解決戶口,我建議妳在三方協議後的備註欄寫下這項權利,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應屆畢業生在簽訂三方協議的時候應該知道這些細節!避免掉坑!大三學生提前知道。
細節2:治療
面試的時候,HR壹般會問妳的期望薪資。如果通知妳面試通過,給妳提供了offer,妳可以大膽詢問公司待遇,不是可能的收入,而是實際收入,問工資是稅前還是稅後,是否包含獎金、福利、補貼、保險、公積金等方面。同時也要關註當地的消費水平。有些地區工資看似高,消費卻不低。如果不包括吃住,每個月的工資可能所剩無幾。
細節3:工作內容
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工作部門,日常的事情,以及這個部門在公司的發展狀況,是否是公司的核心部門,是否有助於妳以後工作能力的提升,升值,加薪。核心部門和有技術含量的部門,肯定會得到單位領導更多的重視,進去後成長更快。
細節4:三方違約賠償金
與勞動合同違約金不同,勞動合同違約金是向公司報到後的違約賠償金,三方違約金是向公司報到前的違約賠償金。通俗地說,妳和公司簽了三方協議卻沒有去公司報到。需要註意的是,不是所有單位都有三方違約金,不要主動要求。如果有三方違約金,公司會跟妳說明,寫在三方協議後面的備註欄裏。如果三方協議沒有備註,則默認公司沒有設置三方違約金。
細節五:單位名稱與印章名稱壹致。
我們必須註意這個細節。如果公司名稱與公司印章不壹致,將視為協議無效,畢業生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在填寫信息的時候,也要保證信息的正確性和完整性,比如學校名稱、專業名稱等。應屆畢業生在簽訂三方協議的時候應該知道這些細節!避免掉坑!大三學生提前知道。
簽署三方協議是壹件嚴肅而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們必須註意各種細節。簽約前要了解各種情況,比如公司口碑,發展機會,每天加班情況,晉升渠道等等。另外,簽訂三方協議時,也必須按規定程序進行。用人單位填好認真審核後,去學校就業指導中心蓋章。如果是學生和學校先簽字蓋章,然後公司再填信息蓋章,很可能公司填的東西和之前談的不壹樣,給應屆畢業生造成損失。
所以大家畢業找工作壹定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簽相關協議壹定要慎重,看清楚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