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邊曉珍人物介紹

邊曉珍人物介紹

邊曉珍

邊曉珍,1946,安徽蕪湖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海政歌舞團國家壹級演員。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這首歌讓人們想起了邊曉珍的那個時代,也正是邊曉珍深情的歌唱,才讓優美的旋律在這個時代依然縈繞在我們的心中。邊曉珍,70歲,國家壹級演員。1969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音樂系。在三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通過大量的表演實踐,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是深受觀眾喜愛的中國當代資深歌手。代表作品:《泉水叮咚》《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鄉愁》《西沙》《我可愛的家鄉》等。

1969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1969年,從解放軍藝術學院畢業後,她被分配到海政歌舞團工作。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中文名:邊曉珍。

國籍:中國。

出生地:安徽蕪湖

出生日期:1946

職業:女高音

畢業院校:解放軍藝術學院

代表作品:《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近》《春天叮叮當》《大雁戀愛》等。

主要成就:國家壹級演員

歌舞團:海政歌舞團

人物體驗

早期經驗

“我出生在安徽蕪湖,在長江邊上長大。我從小就喜歡文藝。那時,我學會了唱任何好聽的歌。家裏沒有收音機和唱片,我就跑到鄰居家去聽。我最喜歡郭和的歌。《白毛女》、《南泥灣》、《我的祖國》、《陽光普照大地》、《毛主席來到我們農場》這些歌曲對我影響很大。我上高中的時候,他們唱的歌我幾乎都唱過。”

是蕪湖群眾文化藝術館的陳艷娟老師把邊曉珍帶上了藝術舞臺。“她很喜歡我。只要文化館有演出,就叫我參加,讓我表演壹個女生獨唱。她說我聲音好,條件還可以,有望當演員。”邊曉珍隨陳艷娟老師進入解放軍藝術學院。“她後來住在上海。每次在上海演出,我都會去看她。”

壹首歌唱了30年

唱了30年的歌

文革期間停課,但邊曉珍並沒有停止對藝術的追求,“我覺得要想當演員,就得唱歌,所以不放過任何學習和鍛煉的機會。”勤奮讓她熟悉了舞臺和人們的欣賞需求,明確了自己應該是壹個什麽樣的演員。幾十年來,邊曉珍總是帶著感情和承諾出現在舞臺上,在部隊和人民中間。她知道觀眾喜歡的歌就是她想唱的歌。“我在為人民歌唱。”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全國人民沈浸在悲痛之中。出於對領袖的懷念和崇敬,我寫下了《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的歌詞,然後把歌詞送給了作曲家王希仁。邊曉珍唱這首歌已經30年了。30年來,她壹直帶著同樣的感覺在唱歌。

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業區,壹場慰問建設者的大型演出正在進行。邊曉珍演唱了《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讓在場的幾千名觀眾沸騰了。雷鳴般的掌聲邀請她來到觀眾席,無數雙年輕的手向她伸出。

在河北唐山曹妃甸的首鋼工地上,壹位年輕的突擊隊員深情地說:“我是聽著這首歌長大的。今天再次聽到很親切,是當年的第壹位歌手邊曉珍為我們演唱的。這麽好聽的歌,真的是很久了。”那天演出結束後,很多喜愛邊曉珍的人圍著她,讓她在大家的背上簽名留念。

邊曉珍也被壹次次的表演所感染:“沒想到幾十年過去了,這些歌在人們心中依然占有壹席之地,依然為人們所熟悉。尤其是聽著流行歌曲長大的年輕人,和在學校讀書的孩子壹樣喜歡我的歌。這說明,只要反映了時代的歷史特征,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感情,這樣的歌曲就會有生命力。”

平平淡淡才是真。

轉眼間,邊曉珍60歲了。

她有壹個幸福的家庭。談起丈夫薛竹仁,她笑了。“我們是1971結婚的。那時候,我25歲。他比我大五歲,在空軍當翻譯。”戀愛壹年多了。有壹次,海政歌舞團在海軍禮堂排演芭蕾舞劇《白毛女》,邊曉珍擔任主唱。她叫薛竹仁來看。有人問薛竹仁:“邊曉珍將來出名了,不會甩了妳吧?”薛竹仁羞澀卻自信地說:“不會吧”1972,他們的兒子出生了。用邊曉珍的話說,日子平平淡淡地來了。

邊曉珍在手機上設置了“問候”,每天早上開機都能看到:“平平淡淡才是真,開心每壹天”。她說:“幾十年來,我的生活中很少有大的風浪。在同事眼裏,我是壹個不求名利的人。喜歡安靜,喜歡養貓,喜歡鋼琴,還有點童心。妳現在喜歡什麽?玩電子遊戲。妳的大腦要反應快,手指要特別靈活,這是對自己的鍛煉。雖然已經退役,但他從未離開舞臺,經常被邀請到外地演出,有時壹天好幾次。我全家都支持我,是為了讓我唱好歌。”

邊曉珍懷念起當年壹起唱歌的戰友:呂文科、胡寶善、蘇小明三人之間有著樸素真摯的感情。她說:海政歌舞團是壹支著名的文藝隊伍。後來,壹批年輕人宋立科祖英出現了。作為老壹輩的歌手,她坦言“年紀大了,偶爾會有失落的感覺。”但是再想想,這是自然規律。任何事業都是壹波接著壹波,不能拒絕接受舊的。“所以心態很平和,熱心支持幫助年輕演員。在她看來,藝術是壹個年輕的職業。身體上老了,但心理上藝術的青春應該永遠保持。

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明媚的陽光從窗戶照進屋子,讓壹切都燦爛起來。鋼琴上有壹張她穿著古裝的照片,背景是藍天白雲和壹望無際的大海。精致的小飾品掛在四周的墻上,把小小的客廳點綴得活潑、浪漫、藝術、溫馨。

她已經退休,住在這套四室壹廳的房子裏。17樓,高了點,但是剛好可以上下鍛煉。

她說她的血壓和心臟有點不好,但精神很好。“永遠和耿連峰在壹起,互相鼓勵:照顧好自己,為觀眾多唱壹些好聽的歌,給人們帶來美好的回憶。”

邊曉珍也有很多美好的回憶,像丁咚的泉水壹樣從她心裏湧出。

家裏沒有藝人,邊曉珍的音樂素養從何而來?家裏有嚴父,邊曉珍如何順利走上文藝之路?高考在即的時候,京城有兩家單位在爭搶人才。邊曉貞會做出怎樣的選擇?記者叢薇將向妳展示卞曉珍成長和成功的秘密。

“我唱民謠,但不排斥人氣。我喜歡劉歡、李娜和毛阿敏。但是,有些歌我真的聽不懂。沒有旋律,聽不清歌詞。我不知道唱什麽。即便如此,我也能理解,只要有人喜歡,有他的受眾,誰也不應該排斥誰。”

如今,兩位退休老人依然忙於自己的事情,但他們有著相同的愛好:照顧調皮可愛的小孫子。讓邊曉珍高興的是,在家裏,“只有小孫子對我的歌感興趣,說‘奶奶會唱歌,毛主席最親’。而他(他的妻子)已經聽夠了。”

采訪結束後,邊曉珍給了我壹套CD,上面錄了她唱的壹些歌。她說雖然年紀大了,但壹直有唱歌的沖動。“我很興奮即將在溫州演出”,因為我可以和王琨、李光羲、鄧玉華、劉秉義、耿連峰、羅天嬋、胡寶善等著名歌手壹起和觀眾壹起唱那些優美的老歌。

主要工作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春天叮叮當當,西沙,我可愛的家鄉,還有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