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筒的材質多種多樣,有瓷、木、竹、漆、玉、牙、紫砂等。
1,陶瓷筆筒
瓷筆筒是壹次燒成的產品,外觀和釉色是關註的焦點。燒制過程越困難,數值越高。
從年代上講,明代筆筒的圖案以人物故事為主,也有醬色釉和單色釉。清代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以前的筆筒是近年來升值最快的極品。這壹時期,瓷業空前繁榮,達到頂峰。康熙筆筒對收藏者來說是個不可多得的東西。事實上,市面上大量的康熙風格、繪畫風格的瓷筆筒,多是清末同治、光緒年間仿制的。要鑒別兩者的區別,必須仔細研究釉色、形制、筆法。
目前仍有大量清末民國時期生產的瓷筆筒,在古玩市場上也能經常見到。
2、木制筆筒
主要材料有黃華麗、花梨木、雞翅木、鐵木、櫸木、櫸木等。最有價值的是紅木和黃華麗筆筒。除了了解材質,還要熟悉雕刻刀法來鑒別木質筆筒。有壹種普遍的誤解,認為任何木制器皿,只要是材質上乘、硬木制作的,都是好東西。
事實上,並非如此。木制筆筒要從工藝水平、年代、背景等方面綜合評價,所用的高檔材料只是其中之壹。
3.竹筆筒
目前最早的松鶴紋筆筒是南博藏明代嘉靖、年間朱所制。朱的衣領用圓雕工藝雕刻而成,深邃而典雅。
現在古市場仿品很多,其水平只有名家才能期待。判斷是不是傑作,先看筆筒時代的風格,再看皮包漿和雕刻,最後看筆法。隨著時間和環境的溫濕度變化,竹制筆筒會產生物理上的褶皺。
4、油漆筆筒
北京故宮的明代有友“宣德”的鍍金彩繪雲龍筆筒,是世界上最早的彩繪筆筒。它的收藏價值在於筆筒制作者的口碑,裝飾是創作還是臨摹,是否鑲嵌珍品要看是否完整,是否有後鑲嵌的痕跡。原作品相好,價格高。
5、象牙、玉石筆筒
目前市場比較稀少,價值較高。清代常見玉筆筒。牙、玉筆筒的鑒定方法與壹般玉、牙雕刻的鑒定方法相似,對竹木雕刻的鑒定方法也有壹定的借鑒作用,也可以根據時代風格、表面塗層、雕刻技藝依次鑒定。因其美觀和高品質,壹次又壹次獲得巨大成功。
二、不同材質的筆筒如何辨別真偽?
1,瓷筆筒:看胎,看釉,看畫。
瓷筆筒始於明代嘉靖、萬歷年間,但在傳世品中極為罕見。天啟、崇禎年間,瓷筆筒產量較大,以青花為主,有植物、動物、人物等。其形狀為直口、平底、腰微束。崇禎瓷筆筒的典型特征是器口和器腳刻有深色花紋。
清順治瓷筆筒傳世略少,但瓷筆筒的種類很多,有直口直壁,束腰奢口。瓷器筆筒的制作在康熙時期達到頂峰,品種極其豐富,有青花、五彩、鬥彩、釉中三色和各種彩釉。其典型特點是胎釉結合緊密,胎質細膩。大部分沒錢,少數有堂錢,墻上也有幹錢。
雍正、乾隆時期的傳世瓷筆筒比清初少,但制作精美,特別是壹些造型新穎的,如六邊形、扁圓形、雙形等。比如粉彩雙方型山水筆筒,就是典型的幹了的筆筒。這壹時期的官窯器大部分都是有年代的,民窯則是由官府或政府出錢。
瓷筆筒除了胎釉的好壞,主要看瓷畫的水平和青花的發色。瓷畫水平不同,價格會有天壤之別。如清雍正木釉裏彩水墨山水人物筆筒,2009年北京翰海春拍成交699.4萬元。清康熙青花長壽筆筒在2012中國嘉德春拍中以322萬元成交。
2.竹筆筒:強調時代的風格和格調。
竹子在中國是壹種具有特殊文化意義的植物。與“梅、蘭、菊”合稱“四君子”,與“松、梅”合稱“寒齡三友”。學者特別提倡使用竹雕筆筒。
目前最早的松鶴紋筆筒是明嘉靖年間嘉定學派的朱所制。用圓形竹雕工藝雕刻而成,刀法精煉清晰,層次分明,起伏有致。繼著名竹刻家朱之後,其子朱、孫朱在嘉定竹刻界也頗有名氣。
竹刻藝術在清代發展迅速,著名的竹刻藝術家層出不窮。清代的竹雕筆筒繼承了明朝的優良傳統。比如清初的吳之_繼承了嘉定的“三朱”,同時以淺浮雕突出主題,尤其是留白作背景的方法,顯示了北魏浮雕的神韻。比如武直_竹雕馬畫筆筒、古覺竹雕竹林七賢筆筒,都是清代最精美的竹雕筆筒。
現在古玩市場上仿制品很多。鑒別筆筒是否為傑作,首先要看筆筒的風格,然後看皮囊和雕刻,最後看筆法。在2010北京保利春拍上,幹青周龍誌彥的壹只黃華麗竹石雕刻大鉛筆盒成交價高達873.6萬元。
3、木制筆筒:了解材質雕刀法。
主要材質有紫檀、花梨木、翅木、瑞香科、閩楠、紅木、烏木、櫸木,其中以紫檀、花梨木、瑞香科最為昂貴。總的來說,明代的木制筆筒做工古樸渾厚,刀工蒼勁流暢,意境幽深。紫檀和瑞香科比較常見,花卉是最具裝飾性的圖案。到了清代,木雕筆筒的風格完全不同,雕刻方法更加全面,有淺雕、浮雕、凹版等,刀法也更加精致典雅。
鑒別木質筆筒除了了解材質,還要註意雕刻手法、工藝水平、年代、時代背景。目前古玩市場上普通木質筆筒的成交價不到1000元,而清初的黃華麗、紫檀木筆筒十分罕見,每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也不足為奇。北京翰海2011秋拍中,壹件清代瑞香科高浮雕山水人物筆筒成交價為1610000元。2012北京嘉德春拍,明代周舟金龍海獸紫檀筆筒以5520萬元的高價刷新木制筆筒成交價榜。
4、油漆筆筒:價值在於工匠的口碑。
它的收藏價值在於制作筆筒的工匠的口碑,以及裝飾是原作還是仿制品。其中鑲寶的要看是否完整,有無後鑲痕跡。如果原件沒有損壞,價格會很高。如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明代花寶鑲嵌黑漆筆筒。這個筆筒是明代嵌寶漆器的代表作品,圖案精美,布局精巧,表現了明末畫家的高超技藝。筆筒幾乎是立方體,口是方角。平底沒有腳,裏外都是黑漆。墻壁四面用珍珠母、壽山石、碧玉、綠松石、象牙等材質,嵌有梅花、海棠等枝幹折斷的花卉蝴蝶。圖案精美,美觀大方。
5.象牙、玉石筆筒:可以借鑒竹木雕刻的鑒別方法。
用深雕、鏤空、凹版雕刻手法,雕刻出山水人物等圖案,人物與景物相襯,圖案精美,層次豐富,布局密集,立體感強。目前市場比較稀少,價值較高。清代玉器筆筒常見,其中白玉筆筒最有價值。
鑒定方法類似於玉石、牙雕,也可以借鑒竹木雕刻的鑒定方法,根據時代風格、表面塗層、雕刻技藝依次鑒定。2007年,佳士得秋拍上,青幹龍白玉和鹿桐春筆筒以5408.75萬港元成交,創下玉石筆筒和白玉雕刻的世界紀錄,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筆筒的收藏要根據不同的材質來區分。比如竹筆筒,要以清代為主,傳世品多,選擇空間更大。選擇筆筒時,應首選名家作品。如吳稚_、周誌炎、顧玨等清代著名竹刻家,其作品精美絕倫。瓷筆筒要以清代早中期為重點,尤其是清末民國時期,很多康熙、雍正、乾隆仿的青花、五彩、粉彩器物被燒,需要藏家特別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