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唐捐,佛家語,指功夫不會白白地拋棄。
"唐"意為“白白的,徒然的”。所以“功不唐捐”,可以解釋為“世界上的所有功德與努力,都是不會白白付出的,必然是有回報的。”
“唐捐”是佛經裏的話,意思就是泡湯了、白費了。壹個人的努力,在看不見想不到的時候,在看不見想不到的地方,會生根發葉、開花結果。
擴展資料: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而裏面的“福不唐捐”,後人逐漸寫成了“功不唐捐”,也把經文裏比較單純指代的佛教功德的“福”,擴展成了可指代壹切奮進努力的“功”。
基本釋義
人間萬象,都深受因果的支配和驅動。興亡榮枯,強弱盛衰,都不是偶然,都不能逃避因果的法則。人們今天所受的苦難,都只是種種惡因結出的惡果。人們要收將來的善果,必須努力培種現在的善因。種善因時,要認清成功不必壹定在我,但努力必不唐捐。妳無心插柳,有意栽花,福報遲早會壹壹兌現,只是時機未至而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