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童年的不幸是作家的搖籃

童年的不幸是作家的搖籃

在劉川鄂老師的人物傳記《張愛玲傳》中,有這樣壹句話:不幸是作家的搖籃,痛苦是智慧的母親。

優秀的小說家們大部分都有著相似的經歷,他們兒時的心靈,要不受到過重創,要不有著不同的痛苦遭遇。就像張愛玲、毛姆等壹些優秀的小說家們,無不是在不幸和痛苦之中誕生的作家。

張愛玲的童年生活,沒有家庭的溫暖和關愛,縱然有華麗的貴族血統,她也沒能成為別人眼中的小天使、小公主、小寶貝。無愛使她備感生命的孤獨和情感的扭曲。身心的重創,對於她來說是永遠的創傷。

在她寫的《茉莉香片》中,病態的聶傳慶,就有她怯弱無能弟弟的影子,好多比喻,有她兒時的幻想和當時孤獨的心境。童年是她生活的源頭、觀察的起點、靈感的來源,更是她成為天才作家的土壤。

在她的作品中,故事的內容,都直接間接地來自她童年記憶中的人和事。

可見,優秀的文學創作,它源於生活而又歸於生活。國內的創作家如此,國外的名家也不例外。

毛姆是英國20世紀偉大的文學家,他的作品流行於全世界,不僅英國人喜歡,就連民國才女張愛玲都是毛姆的粉絲。

他生於法國巴黎,父親曾在英國駐法使館供職,不到10歲父母先後去世,他在英國的伯父家長大。他長得瘦小,患有口吃,經常受人欺淩。這讓毛姆從小形成了孤僻、敏感和內向的性格。

年幼的他,生活淒苦、貧窮、寂寞,沒有親人的關愛,還患過肺病。壹戰時期,他甚至給情報局當過線人。他的作品都是自己的親身感受,他從不寫自己不熟悉的人或事物。因為,只有寫自己的經歷時,作品才具有權威性。

《面紗》是毛姆在中國遊歷期間,以中國香港與內地為背景的長篇小說。故事的來源是他聽人講述的兩個案例合二為壹的。主要講壹個女人和兩個男人之間的愛恨情仇。作品意在告訴人們,愛情和責任只有合二為壹,才是最完美的婚姻。

張愛玲和毛姆,都是多才多藝的優秀小說家、劇作家、散文家,他們都是偉大的。他們的性格鮮明,經歷相似,都善於觀察,善於關註人物的內心和人性的刻畫。

不幸的兒童時光是他們創作的搖籃,讀書和寫作從幼時起,就成為他們創作的動力。所以,他們基於生活實際創作的文章,不僅和廣大讀者建立了緊密的連接,而且讀者特別容易接受。

妳看,有人因不幸的童年毀了壹生,有人因不幸的童年成就了壹生,是自我成就還是自我頹廢,都在於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