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貌的組詞和拼音

貌的組詞和拼音

貌的組詞和拼音:mào,組詞:男才女貌、道貌岸然、禮貌、花容月貌、郎才女貌、貌合神離、人不可貌相、地貌、其貌不揚、音容笑貌、以貌取人、貌似、外貌、相貌、風貌

貌組句:

1、她天生擁有閉月羞花之貌。

2、她力求打扮自己,想使自己有壹種閉月羞花之貌。

3、她天生麗質,有傾城傾國之貌。

4、凡事不可以貌取人,否則會與賢才失之交臂。

5、他語不驚人,貌不出眾,可幹事踏實認真,值得信賴。

擴展資料:

禮貌是壹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

禮貌是人的潛意識裏可能都渴求別人的尊重和贊賞,於是產生了禮貌。禮貌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它可以幫人們解決很多很多的問題。如頻繁使用“請”字,會使話語變得委婉而禮貌,是比較自然地把自己的位置降低,將對方的位置擡高的最好的辦法。

基本概念

禮貌和教養對於裝飾人類或其他壹切優良品質和天資,都是必不可少的。禮貌不用花錢,卻能贏得壹切。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人的潛意識裏可能都渴求別人的尊重和贊賞,於是產生了禮貌。禮貌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它可以幫我們解決很多很多的問題。

引證解釋

1.以莊肅和順之儀容表示敬意;尊敬;尊重。

《孟子·告子下》:“禮貌未衰,言弗行也,則去之。”趙岐註:“禮者,接之以禮也;貌者,顏色和順,有樂賢之容。禮衰,不敬也;貌衰,不悅也”。

《孟子·離婁下》:“公都子曰:‘匡章,通國皆稱不孝焉,夫子與之遊,又從而禮貌之,敢問何也?’”趙岐註:“又禮之以顏色喜悅之貌也”。

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十五:“公曰:‘凡待人無貴賤賢愚,禮貌當如壹’。”

清·袁賦誠《睢陽尚書袁氏家譜》:“(袁可立)即位至上卿,於鄰裏鄉黨,雖早幼無不加以禮貌。”

清·李漁《蜃中樓·寄書》:“寄信之人,乃唐朝侍禦史。妳須要禮貌他,不可妄自尊大。”

2.今指以言語、行動所表現的恭敬謙虛。如:禮貌待客是商業服務人員起碼的職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