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國名或城市:蕭國、蕭城、蕭縣;
(2)人名:蕭叔大心、蕭姓、蕭何、蕭統;
(3)艾草的別稱。
基本字義
◎ 即“艾蒿”。
◎?冷落,沒有生氣的樣子:~然。~瑟。~索。~颯。~森。~騷。~疏。~條。
◎ 〔~~〕a.象聲詞,形容馬叫聲或風聲,如“風~~兮易水寒”;b.頭發花白稀疏的樣子,如“華發~~老遂良,壹身萍掛海中央”。
◎ 〔~墻〕照壁,喻內部,如“禍起~~”。
◎ 姓,如南朝梁有蕭統。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艸,從肅,肅亦聲。“肅”本義為“千針萬孔”,轉義為“孔眼密布”。“艹”與“肅”聯合起來表示“壹種葉子正面密布小凹點、背面密布絨毛的植物”。本義:壹種葉子正反面像刺繡作品的草本植物。特指:艾蒿。
說明:刺繡作品的正面是密集的針眼和絲線,背面是絨毛狀的絲線。蕭即艾蒿,又名艾草。百度百科:“艾草:……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並有白色腺點與小凹點,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密絨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