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贊比西河贊比西河在哪個國家

贊比西河贊比西河在哪個國家

1、南部非洲最大河流——贊比西河2、贊比西河在哪裏?3、贊比西河,尼羅河,尼日爾河,剛果河的水文特征.發源地.南部非洲最大河流——贊比西河

南部非洲最大的河

在南部非洲遼闊大地上,奔騰著贊比西河、林波波河、奧蘭治河等許多大河,其中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是贊比西河。贊比西河發源於贊比亞西北部的壹片海拔1300米的沼澤地,大致自西向東流經安哥拉、納米比亞、津巴布韋,最後在莫桑比克中部的欣代註入印度洋(莫桑比克海峽,全長2660千米,是南部非洲地區最長的河流。贊比西河水系龐大,流域包括贊比亞、安哥拉、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馬拉維和莫桑比克七國,面積133萬平方千米,居非洲各河第四位,是非洲南部地區最大的河流。“贊比西”在當地語言就是“大河”之意。贊比西河可分為上、中、下遊三段,上中遊分界點在維多利亞大瀑布,中下遊分界在卡布拉巴薩峽谷。贊比亞國土的76%屬贊比西河流域,贊比西河是贊比亞最大的河流;馬拉維國土的93%屬贊比西河流域。

贊比西河大致自西向東流淌在古老的非洲中南部高原上,流域的北部地區降水在1000毫米以上,而流域南部地區降水在600~800毫米,故南北水系不同,北岸支流多,南岸支流較少。上遊流經高原地區,河道彎曲平緩,沿河多沼澤,僅部分河道有急流瀑布,納入的大支流有寬多河、盧安京加河等;中遊大部分河段水流深切砂巖層,有的地方切過玄武巖層,形成峽谷段與洪泛高平原相間的景觀,贊比西河穿行在巴托卡峽谷、卡裏巴峽谷、卡布拉巴薩峽谷等峽谷中,河谷高深險峻,兩岸盡是懸崖絕壁,構成贊比亞與津巴布韋的天然國界;中遊納入的大支是左岸的卡富埃河、盧安瓜河等。贊比西河在流出卡布拉巴薩峽谷後進入下遊,先在壹段峽谷中流淌,之後進入莫桑比克沿海平原,河道寬闊,有的地方河面寬8000米以上,放眼望去兩岸是無際的稀樹草原,河灘上是大片大片的玉米地、甘蔗園,最後進入面積有6000平方千米的贊比西河三角洲流入莫桑比克海峽;下遊的大支流只有壹條來自馬拉維湖的希雷河。

寬多河發源於安哥拉中部,河流向東南流,200多千米長的壹段成為安哥拉與贊比亞的天然國界,然後向東流的壹段又成為博茨瓦納與納米比亞的天然國界,在卡薩內附近註入贊比西河,全長1046千米,是贊比西河最長的支流。卡富埃河發源於贊比亞與剛果民主***和國交界的加丹加高原分水嶺的南側,上遊流經贊比亞第二大城市基特韋,壹路南流970千米在卡拉巴水壩以下註入贊比西河。盧安瓜河發源於贊比亞東北部邊境高地,自東北向西南流,至贊比亞與莫桑比克邊境附近註入贊比西河,全長770千米。

贊比西河流域地處熱帶草原氣候區,年降水量多在600~1500毫米之間,壹年分明顯的幹濕兩季。每年10月到下壹年的4月是濕季,要降下全年80%的雨水;而5月到10月的幹季,雨水極少,有時幾個月不下滴雨,這導致贊比西河有明顯的洪水期和枯水期,洪枯期流量變化極大,下遊河段最大與最小流量相差12倍!贊比西河河口處的年平均流量16000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年徑流量2230億立方米,是非洲年徑流量僅次於剛果河的第二大河流。

贊比西河的開發利用

贊比西河水的利用最古老而廣泛的方式是引水灌溉農田,目前流域內建起了壹些農田灌溉工程,如馬拉維境內的下希雷河谷灌溉工程,可灌溉7萬公頃的農田;贊比亞境內的卡富埃低地灌溉工程。目前流域內有500萬以上公頃的農田得到灌溉。

贊比西河水也為流域內眾多的城市、村莊的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目前贊比西河流域內的人口在3400萬以上,流域內人口過百萬的城市有盧薩卡(贊比亞首都及最大城市、哈拉雷(津巴布韋首都及最大城市、利隆圭(馬拉維首都、第二大城市、布蘭太爾(馬拉維最大城市等,300多萬人口的盧薩卡用水主要靠十千米外的卡富埃河供給。

贊比西河大部分河段流經海拔500-1500米的南非高原,穿越壹系列峽谷,形成70多處的激流、險灘和瀑布,水能總蘊藏量在1億千瓦以上,在非洲各河中居第二位,是世界水能最豐富的河流之壹,有許多可供建壩發電的優良壩址。目前流域內各國建設了不少水電站,如上卡富埃峽水電站(裝機容量90萬千瓦,屬贊比亞、馬蘭巴水電站(屬贊比亞、卡裏巴水電站(贊比亞、津巴布韋***有、恩庫拉水電站(屬馬拉維、泰紮西水電站(屬馬拉維、卡布拉巴薩水電站(屬莫桑比克等。

卡裏巴水電站建在贊比亞與津巴布韋交界處贊比西河的卡裏巴峽谷裏,壹座高128米、壩頂長617米、寬13米的雙曲拱混凝土大壩將贊比西河攔腰截斷,形成壹座巨大的卡裏巴水庫,水庫長274千米,平均寬19千米,面積5180平方千米,最大庫容達1840億立方米,是世界庫容量最大的水庫(我國三峽水庫的庫容量是393億立方米!大壩於1955年開工建設(當時由北羅得西亞與南羅得西亞***建,1959年第壹臺機組開始發電,歷經多次擴建,目前總裝機容量達132萬千瓦,年發電量80億度;卡裏巴北岸水電站發出的電輸往贊比亞,卡裏巴南岸水電站發出的電輸往津巴布韋。

卡布拉巴薩大壩建在贊比西河的卡布拉巴薩峽谷中,東距莫桑比克西部城市太特市150千米;163米高的大壩攔截贊比西河形成的卡布拉巴薩水庫最大庫容量630億立方米,居非洲各大水庫第四位;大壩下水電站裝機容量415萬千瓦,年發電量205億度,是目前非洲年發電量最大的水電站。卡布拉巴薩水利樞紐工程具有發電、灌溉、防洪、航運的綜合效益,該工程於1969年開工建設(當時是葡萄牙海外殖民地,1975年莫桑比克獲獨立,1988年全部建成投產發電。

贊比西河的豐富水能開發還在進行中,津巴布韋計劃在卡裏巴水電站下遊新建穆帕塔峽水電站,莫桑比克計劃在卡布拉巴薩大壩下遊64千米、106千米、114千米處新建梅潘達安誇水電站、博羅馬水電站和盧帕塔水電站,贊比亞在卡富埃峽谷新建下卡富埃峽水電站(由中國水電建設,馬拉維計劃在希雷河中段再建6個梯級水電站。

銅礦之國——贊比亞

贊比西河流域礦產資源豐富,贊比亞”銅帶”的銅鈷礦,津巴布韋中部哈拉雷壹帶的鉻礦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型礦產地。贊比亞因是世界主要的銅儲藏、生產國和出口國而有“銅礦之國”的美名,根據美國資源調查局2015年資料顯示,贊比亞金屬銅儲量在2000萬噸,居世界各國的第10位。贊比亞銅礦資源集中在北部長200千米、寬65千米的稱為“銅帶”的地區,這裏已探明的銅礦石儲量12億噸以上,平均品位2.5%。“銅帶”內有贊比亞最大、世界四大露天銅礦山之壹的恩昌加銅礦山,有世界最大的尚未開發的銅礦山之壹的盧姆瓦納銅礦,有探明儲量在2億噸以上的康科拉銅礦山等。贊比亞早在19世紀就開始了銅的現代化采冶,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是世界第四大銅生產國和第三大銅出口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銅產量連年下降,最低年份銅產量僅30萬噸;近年來贊比亞銅產量多在60萬噸以上,2017年贊比亞銅產量達85萬噸,居世界第七位。贊比亞銅礦石中伴生大量鈷礦,鈷的儲量居世界第二位,現在是世界第二大鈷生產國。贊比亞銅的開采、冶煉及粗加工是贊比亞的經濟支柱之壹,粗銅占贊比亞出口商品總額的比重在60%左右,是最大宗的出口商品。贊比亞現在是世界第三大粗銅出口國。

“銅礦之國”贊比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有“銅都”之稱的盧薩卡,坐落在贊比亞中部,南距卡富埃河僅十多千米,是贊比亞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300多萬。盧薩卡是南部非洲重要的交通樞紐,鐵路南通世界著名旅遊城市馬蘭巴、津巴布韋、博茨瓦納、南非等國,北達卡皮裏姆波希接連坦贊鐵路可達印度洋沿岸的達累斯薩拉姆,北達贊比亞“銅帶”及剛果民主***和國。對於內陸國贊比亞來說,坦贊鐵路無疑是壹條“生命線”,是贊比亞進出口商品的主要通道。1964年新獲獨立的贊比亞與坦桑尼亞壹起籌劃建壹條贊比亞通往印度洋之濱達累斯薩拉姆的鐵路,向世界銀行貸款遭拒,向原蘇聯求援又被拒,中國政府卻提供了無私的支持;1970年後中國向贊比亞和坦桑尼亞提供了9.88億人民幣的無息貸款,先後***派出工程技術人員56000人,修築達累斯薩拉姆自贊比亞中部卡皮裏姆波希長達1860.5千米的坦贊鐵路,在歷經千辛萬苦、犧牲了69名中國工程技術人員於1976年建成通車,被非洲人民稱為“非洲自由之路”。盧薩卡城市繁榮,交通便利,環境優美,被稱為“花園城市”,曾在1970年主辦過第三屆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盧薩卡城市品牌價值高,在城市實驗室發布的《2019全球城市500強》榜單中列358名,排在哈拉雷、達喀爾、亞歷山大港、沈陽、奈良等名城之前。

維多利亞大瀑布(莫西奧圖尼亞瀑布

贊比西河以多峽谷急流、瀑布險灘而聞名於世。在2600多千米的贊比西河上大小瀑布有70多個,最著名的峽谷是巴托卡峽谷、卡裏巴峽谷和卡布拉巴薩峽谷。巴托卡峽谷位於贊比亞西南馬蘭巴附近,贊比西河在這裏深切了巨大的玄武巖體,形成壹個長130千米的巨大峽谷,整個峽谷由8道近東西走向的小峽谷組成,維多利亞瀑布就是其中的第壹道小峽谷裏的瀑布。

維多利亞瀑布是由19世紀中葉英國人戴維利文斯通來此探險時發現的,他以當時英國女王名將此瀑布命名“維多利亞”;而當地人叫“莫西奧圖尼亞”,意思是“聲如雷鳴的雨霧”。贊比西河在流到這裏時,受到峽谷的束縛,河面緊束,水流陡然加速,以100米每秒的流速從寬闊的巖壁上傾斜下來,形成最高122米、寬1800米的巨大瀑布。維多利亞瀑布由於峽谷間有四個小島,把瀑布分成5段,最西段是聲響如雷的“魔鬼瀑布”,往東依次是水量巨大的“主瀑布”、形似馬蹄的“馬蹄瀑布”、能觀賞到七彩長虹的“彩虹瀑布”和“東瀑布”,“主瀑布”在中間,高122米、寬1800米。維多利亞瀑布在雨季時流量最大達10000立方米每秒,五股瀑布匯合成巨大水流,以萬馬奔騰之勢跌入很小的水潭中,水流上下翻滾,好似沸騰水鍋,巨雷般的轟鳴聲可傳到十五千米以外,彩虹經常在飛濺的水花中閃爍,大瀑布騰起的水汽可升到300余米,使這裏布滿水汽雲霧,在40千米外都能見到;在月色明朗的晚上,騰起的水汽會形成奇異的“月虹”。維多利亞瀑布以它的形狀、規模和聲音而舉世聞名,堪稱“人間奇觀”,是世界最著名的三大瀑布之壹(另兩個是尼亞加拉瀑布、伊瓜蘇大瀑布。

1905年,英國人把鐵路修到了維多利亞瀑布,在維多利亞瀑布往下遊去10千米處壹個叫“馬蘭巴”的小渡口(在贊比西河北岸架起了公路鐵路兩用橋。英國殖民者把這裏叫“利文斯敦”,以紀念首位發現維多利亞瀑布的戴維利文斯通,1911~1935年間是英國“北羅得西亞保護地”的首府。之後小城建起了水電站、工廠、旅館酒店。1964年贊比亞獨立後,改名馬蘭巴,設為南方省的首府,建起了國際機場,成為贊比亞著名的旅遊城市,現有人口約10萬。馬蘭巴在世界知名度很高,在城市實驗室發布的《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的榜單中,位列第446位,是進入該榜單的35個非洲城市之壹。

為促進旅遊業發展,贊比亞政府全力打造旅遊城市馬蘭巴,並與津巴布韋合作,***建“莫西奧圖尼亞國家公園”。該國家公園建於1989年,由贊比亞境內維多利亞瀑布附近23平方千米的地區和津巴布韋境內維多利亞瀑布附近43平方千米的地區跨國組成,總面積66平方千米,保護這壹帶的羚羊、斑馬、犀牛、非洲象等野生動物。“莫西奧圖尼亞瀑布(維多利亞瀑布”於198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當時的評價:這是世界上最壯觀的瀑布之壹;贊比西河寬度超過2公裏,瀑布奔入玄武巖峽谷,水霧形成的彩虹遠隔20公裏以外就能看到。與馬蘭巴市隔河相望的維多利亞瀑布城是津巴布韋著名旅遊城市,有許多高檔酒店,也常召開國際會議。

馬拉維湖與希雷河

在贊比西河流域的東部,有壹片美麗的大湖,這就是非洲第三大湖——馬拉維湖。馬拉維湖位於東非大裂谷最南面,馬拉維、坦桑尼亞和莫桑比克三國交界,大部分湖面屬馬拉維所有;湖的東面是利文斯敦山脈,西有維皮亞山地,北面是尼卡高原,僅南面是地勢較低的谷地;除南部外,三面山巒疊障,青山綠水,雲蒸霧繞,風景秀麗。整個湖呈南北長、東西窄的南北向狹長湖泊,面積2960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72米,北端最深處達706米,是非洲第三大湖(僅次於維多利亞湖、坦喀尼喀湖、世界第四深湖、世界第十大湖(排在裏海、蘇必利爾湖、維多利亞湖、鹹海、休倫湖、密歇根湖、坦喀尼喀湖、貝加爾湖、大熊湖之後。馬拉維湖周圍有14條河流註入,向南經希雷河流入贊比西河。湖區氣候溫暖,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花草茂盛,歷來就是非洲的遊覽勝地,因魚類種群多,在釣魚愛好者眼中美稱為“星光之星”,可進行遊泳、垂釣、潛水、皮劃艇、帆船、劃水等休閑運動。馬拉維湖是由於斷層陷落而成的湖,舊稱尼亞薩湖。“尼亞薩”是當地人語“大水”的意思,湖泊所在的地區稱尼亞薩蘭;1964年英屬殖民地尼亞薩蘭獲獨立,改名馬拉維,尼亞薩湖也改名為馬拉維湖。“馬拉維“意思是“火焰”,指金色的太陽照耀著湖面,湖水泛起壹片耀眼的火焰般光芒。

馬拉維湖的南端(屬馬拉維***和國,有個馬克利爾角半島,周圍還有12個湖中小島,這裏壹片面積約300平方千米的地區是“馬拉維湖國家公園”,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價是:位於寬闊的馬拉維湖最南端,湖水清澈深邃,背後群山相伴;馬拉維湖國家公園保護著上百種當地的特種魚類,其對於進化研究的重要性可與厄瓜多爾西部的加拉帕哥斯群島上的雀類研究相提並論。

希雷河是馬拉維湖唯壹的出水水道,源出湖南端,先南流入馬隆貝湖,再自北向南流經壹段80千米的峽谷,形成壹系列瀑布,之後在馬拉維的誇誇奇以下進入海拔不足150米的希雷低地,納入魯奧河等支流,經過恩迪恩迪沼澤,最後在莫桑比克境內的豐特什註入贊比西河,全長600千米。希雷河下遊希雷低地壹帶地勢低平,河谷寬廣,土壤肥沃,人煙稠密,是馬拉維農業發達地區,兩岸是大片的煙葉田、甘蔗園和玉米地。

熱帶大草原上

在贊比西河兩岸,到處可見濃密的高草和稀疏點綴其間的高大奇特的猴面包樹、金合歡樹和棕櫚樹。幹季時草叢枯黃,樹木落葉,小河不見流水,土地幹裂;隨著雨季的來臨,草原很快恢復了生機,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枯黃的高草變得蔥綠,經過幹季考驗的波巴布樹更顯精力旺盛,樹木粗大臃腫,有“熱帶草原崗哨”之稱的非洲木棉樹更顯挺拔,樹叢中、草原上正在上演驚心動魄的撲食場面。

贊比西河流域人煙稀少,開發不多,熱帶草原基本保持了原始面貌,是理想的熱帶草原動物樂園。龐大的河馬、兇狠的鱷魚在水中沈浮,斑馬、羚羊成群結隊在奔跑,長頸鹿伸著長長的脖子在吃著樹葉,獅子、獵豹、胡狼在追捕獵物。為保護好這裏的生態環境及豐富的動植物,流域內各國自上世初開始建設自然保護區,目前流域內著名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也稱國家公園有卡富埃國家公園(在贊比亞、南盧安瓜國家公園(在贊比亞、北盧安瓜國家公園(在贊比亞、馬納普爾斯國家公園(在津巴布韋、薩比和切俄雷自然保護區(在津巴布韋、馬拉維湖國家公園(在馬拉維、喬貝國家公園(在博茨瓦納、卡梅亞國家公園(在安哥拉,贊比西河源頭壹帶等。

位於贊比亞東部盧安瓜河中遊的南盧安瓜國家公園建於1972年,面積9050平方千米,是贊比亞第二大國家公園;有60種哺乳動物,400多種鳥類,幾十種爬行動物,著名的動物有河馬、角馬、斑馬、長頸鹿、大象、非洲野狗(胡狼、獅子、羚羊、捕魚貓頭鷹、高冠鶴、禿鷲、鱷魚、胭脂蜂等,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大象和黑犀牛(均有數千頭。贊比亞中西部、卡富埃河中遊占地2.25萬平方千米的卡富埃國家公園建於1950年(當時是英屬北羅得西亞,公園裏動物種類極為豐富,有成群的羚羊、水牛、斑馬,還有狒狒、獅子、豹、600多種鳥等,是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之壹(世界著名的坦桑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面積是2.5萬平方千米

馬納波爾斯國家公園位於津巴布韋北部卡裏巴水庫東北與贊比亞接壤地區,贊比西河南岸,建於1963年,面積2196平方千米,是壹片草地森林生態系統,保護著非洲象、斑馬、羚羊、河馬、犀牛、疣豬、鬣狗、豹、非洲獅子、水牛、鱷魚和小白鷺等300多種鳥;該國家公園還是非洲唯壹壹個有獅子出沒但允許無向導的徒步旅行的公園。在津巴布韋北部邊境,距馬納納爾斯國家公園不遠、贊比西河中遊穆帕塔峽谷附近的薩比自然保護區(占地3390平方千米、切俄雷自然保護區(占地1180平方千米,都建於1964年,主要保護羚羊、斑馬、河馬、黑犀牛、大象、鱷魚等,其中切俄雷自然保護區內生活著非洲最大的黑犀牛群。馬納普爾斯國家公園、薩比和切沃雷自然保護區壹起於1984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在贊比西河沿岸,懸崖突兀,洪水沖成的平原為野生動物的生存提供了樂土,這裏有大象、水牛群、豹子和獵豹;其中尼爾鱷魚是這個地區的壹個重要種群。

贊比西河在哪裏?

贊比西河(又稱為利巴河是非洲流入印度洋的第壹大河。它的長度、流域面積都居非洲河流的第四位,但它的流量則僅次於剛果河而居非洲第二位。

贊比西河發源於安哥拉東北邊境的隆大—加丹加高原,向南流入贊比亞境內。源地為起伏輕微的準平原地形,在雨季時,贊比西河及其支流的上源,洪水漫溢,形成大片沼澤,並與剛果河幹支流的上源所形成的沼澤互相連通,呈現出壹種獨特的地理景觀。

贊比西河上遊和中遊,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有大小72道瀑布。其中,最著名的是莫西奧圖尼亞(維多利亞瀑布。

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位於贊比亞和津巴布韋交界處附近深達240米的巴托卡峽谷。它寬達1800米,落差122米,從100多米的高處傾瀉而下,落進30米寬的斯邁特山谷,仿佛壹幅巨大的水簾,淩空降落;又像壹條白練,懸掛天邊。流水沖擊著谷底的巖床,發出雷鳴般的吼聲,激起的浪花水霧被風吹揚到幾百米的高空。彌漫的水霧在太陽光的照耀下,形成壹條絢麗多彩、經久不散的彩虹,飛架於大瀑布和對面的峭壁之間,其景色蔚為壯觀。

1885年,英國探險家利文斯敦在贊比西河旅行時,發現了莫西奧圖尼亞瀑布,並用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名字給它命名。其實,當地人早就給這個瀑布命名為“莫西奧圖尼亞”了。這個名字的班圖語意思是“聲若雷鳴的雨霧”;又叫它“曉恩格維”,意思是“沸騰的鑊”;還叫它“瓊韋”和“西盎果”,都是“彩虹之家”的意思。

贊比西河漲水時期,流過瀑布的水量每秒可達5000多立方米,每天的流量是4億多立方米。如果用這些水來發電,可以滿足赤道以南非洲各國的工業和民用的需要。

贊比西河的中遊水道呈現向北彎曲的弧形,南側支流流程較短,集水面積較小;北側支流流程較長,集水面積較大。主要支流有卡富埃河和盧安瓜河。

贊比西河下遊有壹條從北側而來的大支流,名叫希雷河。它源於馬拉維湖,在進入平原區以前,切割高原而形成壹系列的峽谷、險灘和瀑布。

贊比西河流經幹、濕氣候區,流域內降水量較熱帶多雨區少。從東西方向看,東部接近海洋,比較濕潤;西部則比較幹燥。流域西南部已靠近幹旱氣候區,有些支流已成為季節性河流。

由於氣候有明顯的幹濕季,河流流量也有季節變化。雨季是贊比西河的豐水期,幹季則是枯水期。因為各河段的雨季有先有後,所以洪水期的出現也就有早有晚。上遊各支流多在北側,源地雨季開始較早,洪水期出現在2~3月;中下遊則延至4~6月。洪水期與枯水期的流量差別很大,最大流量是最小流量的10倍以上。

贊比西河由於多急流、多瀑布,所以只能分段通航,航運的意義不大。

贊比西河,尼羅河,尼日爾河,剛果河的水文特征.發源地.

贊比西河又名利巴河,當地方言意為“巨大的河流”.贊比西河是南部非洲的最大河流,也是非洲大陸流入印度洋的第壹大河.它發源於贊比亞西北部邊境海拔1300米的山地,幹流流經安哥拉、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贊比亞和莫桑比克等國,支流還流經馬拉維,幹流註入莫桑比克海峽,全長2660公裏,流域面積135萬平方公裏.河口多年平均流量7080立方米/秒,徑流量2232億立方米,僅次於剛果河,居非洲第二位.

贊比西河流域處於熱帶草原氣候帶,河流有明顯的洪水期和枯水期.贊比西河水流最大時是在3或4月.到了10或11月,流量減少到其最高峰時的10%不到.年平均流量每秒可達7,000立方米(247,000立方_.洪水期出現在11~4月的雨季,旱季則為枯水期.贊比西河流域的降水量從北向南遞減(1560—650毫米,因此兩岸支流呈不對稱發育,上遊西南部雨量小而變率大,支流多為間歇性河流;而北部雨量較多而變率小,北部支流(卡富埃河、盧安瓜河及希雷河等河水流量較穩定.卡富埃河流域的降雨量從北至南由500毫米減至750毫米.由於各河段雨季開始時間先後不同,洪水期出現的月份也不壹致.上遊洪峰壹般出現在2~3月,中遊洪峰則推遲到4~5月.徑流的季節變化較大,3—4月流量最大,10壹11月流量最小,下遊河段的最大流量與最小流量相差1l—14倍之多.

--------------------------------------------------------------

尼羅河發源於非洲中部布隆迪高原(探險者們相信尼羅河的發源地應該是位於盧旺達境內的紐恩威熱帶雨林,有關尼羅河發源地的爭論自19世紀50年代以來就壹直存在,自南向北,流經布隆迪、盧旺達、坦桑尼亞、烏幹達、南蘇丹、蘇丹和埃及等國,最後註入地中海.幹流自卡蓋拉河源頭至入海口,全長6671千米,是世界流程最長的河流.支流還流經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和剛果、厄立特裏亞等國的部分地區.流域面積約335萬平方公裏,占非洲大陸面積的1/9,入海口處年平均徑流量810億立方米.所跨緯度從南緯4至北緯31°.

尼羅河幹流的洪水於6月到喀土穆,9月達到最高水位.開羅於10月出現最大洪峰.尼羅河的全部水量中,60%來自青尼羅河,32%由白尼羅河供給,剩下8%來自阿特巴拉河.但洪水期和枯水期有很大變化.在洪水期,尼羅河水量中青尼羅河占68%,白尼羅河占10%,阿特巴拉河占22%;在枯水期,尼羅河水量中青尼羅柯下降為17%,白尼羅河上升到83%,而阿特巴拉河此時斷流,無徑流匯入.上述幾條河流在尼羅河水量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和變化,與各河流域的降水多寡、季節分配特點有密切關系.

-------------------------------------------------------------

尼日爾河是西部非洲最大的河流,發源於幾內亞境內的富塔賈隆(FoutaDiallon高原靠近塞拉利昂邊境地區的叢山之中,源頭海拔900m,距大西洋岸僅250km,幹流流經幾內亞、馬裏、尼日爾、和尼日利亞等國,註入幾內亞灣.支流伸展到科特迪瓦、布基納法索、乍得、喀麥隆等國.尼日爾河全長4160km,流域面積150萬平方公裏,年入海平均流量6300立方米/秒,年徑流量2000億立方米,年徑流深約100mm,屬中等水量流域.

尼日爾河上、中、下遊各河段的自然環境差異較大,因而各河段表現出不同的水文特征.總的說來,尼日爾河流域地勢平坦,落差小,流速慢.上、下遊地段雨量豐富,支流發達,中遊流經幹燥地區,缺乏支流,該河在穿過臺地邊緣時,產生許多急流和瀑布,蘊藏著較豐富的水力資源.

-------------------------------------------------------------

剛果河又稱紮伊爾河.非洲第二長河.位於中西非.上遊盧阿拉巴河發源於紮伊爾沙巴高原,最遠源在贊比亞境內,叫謙比西河.北流出博約馬瀑布後始稱剛果河.幹流流貫剛果盆地,河道呈弧形穿越剛果民主***和國,沿剛果(民-剛果邊界註入大西洋.全長約4700公裏,流域面積約370萬平方公裏.

剛果河支流眾多,河網稠密,幹流繞行於剛果盆地邊緣地帶,形成壹個向北突出的大弧形,並兩次穿越赤道,水量豐富的眾多支流從赤道兩側相繼匯人,使剛果河常年流量大而穩定,具有典型的赤道多雨區河流的水文特征.平均流量從夏季的30000立方米/秒至冬季的57000立方米/.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