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草船借箭課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什麽

草船借箭課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什麽

演義還是正史?

演義:

起因:

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諸葛亮,於是以***商軍事,作戰急需用箭為名,暗裏是設下陷阱,假借“公事”逼迫諸葛亮承擔造箭任務。

諸葛亮雖知道周瑜醉翁之意不在酒,但並沒有當面揭穿他——壹方面諸葛亮顧全大局,為了維護蜀、吳聯盟和戰勝曹操的數十萬大軍,所以不和周瑜計較。另壹方面諸葛亮對於向曹操借箭的計劃早就成竹在胸,所以他欣然地立下了周瑜想置他於死地的“軍令狀”

經過:

諸葛亮向魯肅借了20只快船,600名士兵,於每條船上分置士兵30名,並把每條船用布蒙上,且兩邊紮滿草人。。做好準備後,就等待計劃的實施時機到來了。

第壹天,諸葛亮完全沒有造箭的動作。第二天,諸葛亮也完全沒有要造箭的意思。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裏,並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然後朝北岸開去。途中魯肅雖曾問諸葛亮邀他何為及此去目的地為何,可諸葛亮皆敷衍作答。

天還沒亮,船已經靠近曹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壹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壹邊擂鼓,壹邊大聲吶喊。魯肅見目的地為曹操水寨,本已大感吃驚,又見孔明命手下軍士如此大張旗鼓,便慌問諸葛亮:“”若是曹軍出戰可如何是好?“”而諸葛亮笑答:“”大霧如此、曹操多疑,曹兵必不敢出,妳我只顧飲酒作樂,天亮便回。“”

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又見大霧不明情況,恐有詐,果不敢出,只命弓弩手射箭禦敵。——他派人去旱寨調來六千名弓弩手,到江邊支援水軍。壹萬多名弓弩手壹齊朝江中齊放,壹時箭如雨下。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天漸漸亮了,霧還沒有散。這時候,船兩邊的草人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吩咐軍士們齊聲高喊:“謝曹丞相贈箭!”接著叫二十條船駛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飛壹樣地駛出二十多裏,要追也來不及了。

結果:

二十條船靠岸的時候,諸葛亮先前和周瑜約定派來的五百個軍士正好來到江邊搬箭。每條船大約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條船總***有十萬多支。魯肅見了周瑜,告訴他借箭的經過。周瑜長嘆壹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梗概:

周瑜欲計殺孔明——孔明將計就計——孔明神機妙算——孔明船隊滿載而歸——周瑜自嘆不如

正史:

根據《三國誌·吳書·吳主傳第二》裴松之註,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與孫權對壘濡須。初次交戰,曹軍大敗,於是堅守不出。

壹天孫權借水面有薄霧,乘輕舟從濡須口闖入曹軍前沿,觀察曹軍部署。孫權的輕舟行進五、六裏,並且鼓樂齊鳴。曹操生性多疑,又見孫權軍整肅威武,恐有詐,不敢出戰,於是下令弓弩齊發,射擊吳船。

不壹會,孫權的輕舟因壹側中箭太多,船身因失衡而傾斜,有翻沈的危險。見狀,孫權當機立斷下令調轉船頭,使另壹側也受箭。片刻,箭均船平(衡),孫權軍得以安全返航。曹操這時才明白自己上當了。 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