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渺的意思是同“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詞語拼音:piāo miǎo。
詞語解釋:
1、形容高遠、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樣子。
2、隨風飄揚;隨水浮流。
3、形容聲音清越悠揚。
4、虛浮;渺茫。
詞語出處:
1、袁枚《隨園詩話》卷二引清·孫韶《詠小孤山》:“江心突兀聳孤巒,飄渺還疑月裏香。”
2、清·龔自珍《木蘭花慢》詞:“問人天何事,最飄渺,最銷沈?”
3、梁斌《紅旗譜》四八:“站崗的時候,人們只好瞇細著眼睛,看著飄渺的天空。”
4、宋·蘇軾《蔔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詞:“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惟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飄渺造句
1、神仙縹緲太虛私世俗無由得見之幸遇門庭開教化,臨逢齋醮莫推辭擔家造孽常終日,作福治心只暫時更到時來心不謹,終身何以報恩。
2、悠悠晨鐘,沈沈暮鼓,須彌山沐浴在縹緲雲氣之中,從初升的旭日到傍晚的殘霞,天際風雲變幻,白雲蒼狗滾滾而過,時光終究不曾為任何人而停留。
3、在巨大的災難面前,未來已經成為那永遠無法到達的彼岸,虛無縹緲。
4、從小到大,我壹直挺佩服那些研究文學的人,虛無縹緲的文學有什麽可研究的呢!
5、思想這樣虛無縹緲無可捉摸的東西,在發展到壹定的時候,竟然會動搖壹個強大的實體,這實在是世上最大的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