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悲慘世界》簡介

《悲慘世界》簡介

《悲慘世界》通過冉·阿讓等人的悲慘遭遇以及冉阿讓被卞福汝主教感化後壹系列令人感動的事跡,深刻揭露和批判了19世紀法國封建專制社會的腐朽本質及其罪惡現象,對窮苦人民在封建重壓下所遭受的剝削欺詐和殘酷迫害表示了悲憫和同情。

十九世紀的巴黎,貧苦的冉阿讓為了挨餓的孩子去偷面包,結果被飽食終日的法官判處19年的苦役。出獄後,走投無路的冉阿讓被好心的米裏哀主教收留過夜,卻偷走了主教的銀器潛逃,後被警察捉回。

主教聲稱銀器是送給他的,使冉阿讓免於被捕。主教的言行感化了冉阿讓,他化名馬德蘭,從此洗心革面奮發向上,十年後成為成功的商人並當上市長。這時,以前緝拿過他的警長沙威出現,壹心要找他的麻煩。

在此期間,冉·阿讓得知了妓女芳汀的悲慘遭遇,並承諾照顧她的私生女珂賽特。八年過去了,平靜的生活再起波瀾——成年後的珂賽特愛上了***和派青年馬呂斯,轟轟烈烈的巴黎人民起義爆發了,無賴德納迪埃和冉阿讓又狹路相逢,而多年來從未放棄追捕冉阿讓的警長沙威又出現在冉阿讓的面前。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部小說的創作動機,來自這樣二件事實:1801年,壹個名叫彼埃爾·莫的窮苦農民,因饑餓偷了壹塊面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滿釋放後,持黃色身份證討生活又處處碰壁;雨果自己的好友維克多年輕時的逃亡生活。

在1829年和1830年間,他大量搜集有關黑玻璃制造業的材料,這便是冉·阿讓到海濱蒙特伊,化名為馬德蘭先生,從苦役犯變成企業家,開辦工廠並發跡的由來。此外,他還參觀了布雷斯特和土倫的苦役犯監獄,在街頭目睹了類似芳汀受辱的場面。

百度百科—悲慘世界 (維克多·雨果創作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