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風暴
熱帶風暴是發生於熱帶洋面上的巨大空氣漩渦,它急速旋轉像個陀螺,美洲人叫它“颶風”,澳洲稱它“威力威力”,氣象學上則稱它為“熱帶氣旋”或“熱帶風暴”。熱帶風暴每年在全世界造成的損失高達60億~70億美元,它所引發的風暴潮、暴雨、洪水、暴風所造成的生命損失占所有自然災害的60%。
瀕臨中國的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最不平靜的海洋,屬於自然災害的“重災區”。每年盛夏和初秋,中國東南沿海壹帶,經常遭受熱帶風暴的侵襲。其中造成災害的熱帶風暴每年近20次,相當於美國的4倍,俄羅斯的30倍。熱帶風暴是我國沿海地區危害程度最嚴重的災害性天氣。
熱帶風暴發源於熱帶洋面。因為那裏溫度高、濕度大,又熱又濕的空氣大量上升到高空,凝結成雨,並釋放出大量熱能,再次加熱了洋面的空氣;洋面又蒸發出大量水汽,上升到高空。這樣往返循環,便漸漸形成了壹個中心氣壓很低,大量空氣向低壓區匯集的氣旋中心。
熱帶風暴高度壹般在9千米以上。熱帶風暴最大風速壹般為40~60米/秒以上,個別強熱帶風暴可達110米/秒。壹次熱帶風暴過程,降雨量可達200~300毫米,有時高達1000毫米。因此熱帶風暴經過之處常常出現狂風暴雨,並引起洪澇災害。發生在1975年的第3號熱帶風暴,使中國東部10多個省份出現暴雨洪水。河南省受災最嚴重,暴雨中心恰好位於兩座水庫上遊,導致水庫潰壩,高達10多米的水舌像巨龍壹樣傾瀉,大量農田、村舍被淹,京廣鐵路被沖毀100余千米,造成很大的人畜傷亡。
近年來,中國在海洋災害的研究和預測方面已進入了國際先進行列,沿海岸邊和島嶼已建成280個驗潮站,成為世界上監泅站網分布密度最高的國家之壹,並且多次成功地發布了強風暴潮警報,對防災抗災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