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麻木不仁詞語解釋

麻木不仁詞語解釋

麻木不仁詞語解釋:肢體麻木,沒有感覺。比喻思想不敏銳,反應遲鈍。

麻木不仁,漢語成語,拼音是má mù bù rén,出自《醫案·總論》:“壹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針刺不痛。”翻譯:第壹天皮膚麻痹失去知覺,第二天肌肉沒有知覺,針紮也不痛。近義詞:無動於衷。

反義詞:耳聰目明、見微知著、眼疾手快。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補語;指反應遲鈍。例句:有些人只顧謀私利,對群眾的疾苦麻木不仁。對這種麻木不仁的人,求也是白求,他不會同情妳的。

例句:

1、對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對別人的痛苦極其麻木不仁,這是人性的可悲的特色之壹。

2、受到了沈重的打擊之後,她對任何事物都采取麻木不仁的態度,仿佛生活沒有了意義。

3、妳如此麻木不仁地對待老病纏身的母親,簡直禽獸不如,所有人都會譴責妳的。

4、災區死傷那麽嚴重,還是有些人麻木不仁,不聞不問,簡直不配為人。

5、我完全變成了壹個麻木不仁、沒有腦筋、作惡多端的水手,未來還有什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