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當然可以和孩子講家務事了,但不要煩心的傾訴。讓孩子了解家庭的經濟情況,自己的工作,父母相處關系,辛苦和煩惱,都是可以的。但壹切要心平心和的進行,註意方式方法,語氣,壹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把傾訴變成向孩子的傾泄,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
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父母的言行和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所以在面對孩子時,壹定要註意方式,方法,語氣,態度。營造良好的家庭氣氛,對孩子很重要。不要因是自己的孩子就百無禁忌,口不擇言。
13歲的兒子也是個小大人了。作為家庭的成員當然要了解家庭的各種情況。如經濟情況。讓他了解父母掙錢的辛苦,他才會懂得珍惜,不會胡亂花錢。但也要適當,凡事過猶不及,也不能讓孩子因此縮手縮腳。妳可以講講自己的辛苦,只有了解了才會體諒。比如說講講剖腹產,遭了多少罪,但妳不後悔,很開心生下了他,他帶給妳很多快樂。了解了這些,他會很愛妳的。
工作上的煩惱,生活中的勞累也都可以和他分享,象朋友似的和他聊天。讓他了解社會上的方方面面,了解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等等,還可以問問他的意見,他會很興奮的。通過這種傾述妳得到了釋放和減壓,孩子對社會,人際也增加了見識,同時還促進了親子關系,增進了了解,才會更體諒妳。
但唯壹要註意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緒。哪怕妳再煩心也要控制。不要把傾述變成傾泄。那對孩子是極不公平的,傷害也是極大的。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