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被諸多媒體授予“年度關註人物”、“年度知道分子”等稱號的王峻濤(網名“老榕”),因為過去的壹年在微博上關註風雲變幻的阿拉伯世界,以超過2萬條的微博,上百萬字引起關註,與老榕壹起在微博被人知曉的,還有“榕通社”。不過,老榕微博上關於阿拉伯世界的消息壹直受到網民質疑。有網民搜集了數條證據後判斷,“老榕那些令人崇拜的利比亞戰地微博日記,摻了水。” 網民:用別人的圖說自己的事? 近日,網民“AC空氣稀薄”連續發帖,質疑“老榕造假”。到昨晚,相關疑點整理出10條,涉及老榕在微博自稱購買的槍支、租用的皮卡、舷窗外班加西機場和前線拍攝的人物照片。 在“老榕”2011年5月開始的微博中,壹把被稱是“羅馬尼亞山寨版AK47”多次出現,“老榕”稱這把槍屬於自己的,“卡紮菲完蛋後,我已上繳執政當局”。不過這位網民“在flickr網絡相冊上發現了壹模壹樣的照片,拍攝時間為4月23日”,“但他5月17日還在香港辦理簽證。” 老榕在微博提到壹輛被槍擊的班加西皮卡,是自己租用的。網民“AC空氣稀薄”發現同樣的壹張皮卡照片,是由路透社攝影記者Zohra Bensemra拍攝。 而在老榕微博的多個戰地人物系列照片中,網民發現其中幾張圖片取自別處,被裁取了主體部分,冠以自己在現場的圖說。“6月3日發布的‘人物’照片系列,‘我對他說,兄弟,妳這個鋼板完全沒有用。他說,我知道。這鋼板是壹種態度。此後他消失在阿季達比耶-布雷加壹線的前線,我就沒有再聯系上他’。英國媒體6月3日在壹篇報道中也配了這張照片,但標明來自路透社。”“5月22日,我說照壹張相吧。他說沒問題,妳等壹下……這是老榕對照片的註解。但在flickr網絡相冊上,這張照片的拍攝日期為5月9日。老榕與照片中白衣男子的對話,只能是發生在夢中吧。” “AC空氣稀薄”還表示,“CNN和BBC都會犯錯,何況缺乏自律和監督的獨立媒體?我並不反對榕通社本身,我只反對榕通社的虛假微博。我並不反對老榕個人,我只反對老榕造假。” 此前,老榕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己所依賴的,“是壹臺筆記本電腦,壹個可以收看境外電視的‘鍋’,幾個網絡上的翻譯誌願者,以及壹些他口中頗有幾分神秘的‘當地朋友’。”昨日,本報就網民的質疑專訪了老榕。 老榕:有很少的內容是“寫小說” 雲信:妳去過利比亞嗎? 老榕:因為眾所周知、很容易理解的原因,我對此問題繼續保持沈默。 雲信:如果沒去過,對獲獎有愧嗎? 老榕:去還是沒去,根本沒有構成獲獎理由。我相信他們想表揚的是壹種“把白的堅持說成白的”的精神。這也是微博上“業余媒介人”的精神。 雲信:微博上的照片主要來自哪裏? 老榕:我從開始就反復說明,只有1至2張是我拍的。哪幾張是我拍的不告訴妳。除了國家地理,還有哪個媒介從來只用自己的照片或視頻的,請舉手? 雲信:最早的微博發帖以“榕通社”冠名,為什麽之後沒有了? 老榕:我也很希望“榕通社”這樣的格式可以壹以貫之。可後來不被允許了。我有2個選擇:停工或換個方式繼續。只要信息能傳遞出來就是勝利,很明顯,我選擇了後者。當時決定這樣做的時候,我還發過壹個聲明帖子。當然那帖子本身也看起來並不嚴肅,很像調侃:“從現在開始,我開始寫微小說啦。”在此之前,我的微博被延遲了幾乎壹個月,除了廣告啥也發不出來,這麽做也是壹種妥協,雖然很難受,可是總比從此只有廣告好吧。最近的例子發生在1月1日,同壹幅照片,我嚴肅地描述,被刪除了。我略調侃地描述,還是被刪除了。最後我把它包裝成了近乎八卦,現在還在。可是這好像無損信息的傳遞。 雲信:把壹些轉載的圖片和事情,以親歷者、目擊者的方式講述出來妥當否? 老榕:好吧,最後,我發了2萬帖,發了上千的照片,還不算視頻。他們費勁找了10個八卦,想說明什麽呢?其中真有不少照片是人家直接傳遞來的呢,能找到不少我發帖時間比人家自己網站登出照片還早的例子,這不能多說。傳遞的信息本身並無問題,這是顯然的。而且我顯然做了提示:那不見得真是我的。我的聲明帖在先,還重復過太多次了。而且更多的照片其實後來發出來就不見了。我已經告訴妳我在“寫小說”了,妳為什麽要規定不能第壹人稱?我不是真的辦壹個報紙那麽嚴謹,從頭到尾都是我自己在玩,這裏面發生疏漏肯定有,估計還不少。但我可以很自信地說,都是壹些細節,不影響事實判斷。2011年3月到12月。我如果真是在做壹個通訊社,那肯定不這樣辦了。好在我不是,可以非典型報道。其實,真正采用“寫小說”方式的帖子,很少很少,那都是已被警告的時候。正常情況下我通常不是萬不得已不會的。而且“寫小說”方式我從來不用來發正式消息,僅僅限制於花絮類。妳看到了,那些真是只能算花絮。3月之前,全部壹壹註明。後來我反復聲明,均據外電。 雲信:能算壹下大概有多少“花絮”內容嗎? 老榕:很少。勝利後多壹點。2011年8月20日前很少,多了敏感。 雲信:但那幾個圖片的質疑,影響整體的可信度,不是前功盡棄嗎? 老榕:當然不會,因為事情現在已經基本結束,我說的事實現在早已真相大白。個別花絮,增添點歡樂而已。“寫小說”方式我其實也很慎重,前有聲明,後有不斷說明,用且只用在特殊時間的花絮類而已,什麽旅遊啦,吃喝玩樂啦,之類的。妳看都是這樣的吧!抓獲卡紮菲時候的消息就不是。而且那些不構成假話,照片本身有問題嗎? 雲信:去年妳受到這麽大的關註,對妳有何影響和改變? 老榕:是,印象深刻。過去我很不理解記者。現在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