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01(梁書) 太祖本紀壹:朱溫
卷002(梁書) 太祖本紀二:朱溫
卷003(梁書) 太祖本紀三:朱溫
卷004(梁書) 太祖本紀四:朱溫
卷005(梁書) 太祖本紀五:朱溫
卷006(梁書) 太祖本紀六:朱溫
卷007(梁書) 太祖本紀七:朱溫
卷008(梁書) 末帝本紀上:朱友貞
卷009(梁書) 末帝本紀中:朱友貞
卷010(梁書) 末帝本紀下:朱友貞
卷011(梁書) 後妃列傳壹:文惠皇太後王氏、元貞皇後張氏(張惠)、末帝德妃張氏
卷012(梁書) 宗室列傳二:朱全昱、朱友諒、朱友能、朱友誨、安王朱友寧、密王朱友倫、郴王朱友裕、博王朱友文(本名康勤)、庶人友圭(即梁廢帝朱友珪)、福王朱友璋、賀王朱友雍、建王朱友徽、康王朱友孜
卷013(梁書) 列傳三:朱瑄、朱瑾、時溥、王師範、劉知俊、楊崇本(又名李繼徽)、蔣殷、張萬進
卷014(梁書) 列傳四:羅紹威、趙犨、王珂
卷015(梁書) 列傳五:韓建(子韓從訓,又名文禮)、李罕之、馮行襲、孫德昭、趙克裕、張慎思
卷016(梁書) 列傳六:葛從周、謝彥章、胡真、張歸霸、張歸厚、張歸弁
卷017(梁書) 列傳七:成汭(又名郭禹)、杜洪、鐘傳、田頵、朱延壽、趙匡凝(弟趙匡明)、張佶、雷滿
卷018(梁書) 列傳八:張文蔚、薛貽矩、張策、杜曉、敬翔(敬翔妻劉氏)、李振
卷019(梁書) 列傳九:氏叔琮、朱友恭(本名李彥威)、王重師、朱珍、李思安、鄧季筠、黃文靖、胡規、李讜、李重胤、範居實
卷020(梁書) 列傳十:謝瞳、司馬鄴、劉捍、王敬蕘、高劭、馬嗣勛、張存敬、寇彥卿
卷021(梁書) 列傳十壹:龐師古、霍存、符道昭、徐懷玉、郭言、李唐賓、王虔裕、劉康乂、王彥章、賀德倫
卷022(梁書) 列傳十二:楊師厚、牛存節、王檀
卷023(梁書) 列傳十三:劉鄩、賀瑰、康懷英(原名康懷貞)、王景仁(原名王茂章)
卷024(梁書) 列傳十四:李珽、盧曾、孫騭、張俊、張衍、杜荀鶴、羅隱、仇殷、段深
卷025(唐書) 武皇本紀上:李克用
卷026(唐書) 武皇本紀下:李克用
卷027(唐書) 莊宗本紀壹:李存勖
卷028(唐書) 莊宗本紀二:李存勖
卷029(唐書) 莊宗本紀三:李存勖
卷030(唐書) 莊宗本紀四:李存勖
卷031(唐書) 莊宗本紀五:李存勖
卷032(唐書) 莊宗本紀六:李存勖
卷033(唐書) 莊宗本紀七:李存勖
卷034(唐書) 莊宗本紀八:李存勖
卷035(唐書) 明宗本紀壹:李嗣源
卷036(唐書) 明宗本紀二:李嗣源
卷037(唐書) 明宗本紀三:李嗣源
卷038(唐書) 明宗本紀四:李嗣源
卷039(唐書) 明宗本紀五:李嗣源
卷040(唐書) 明宗本紀六:李嗣源
卷041(唐書) 明宗本紀七:李嗣源
卷042(唐書) 明宗本紀八:李嗣源
卷043(唐書) 明宗本紀九:李嗣源
卷044(唐書) 明宗本紀十:李嗣源
卷045(唐書) 閔帝本紀:李從厚
卷046(唐書) 末帝本紀上:李從珂
卷047(唐書) 末帝本紀中:李從珂
卷048(唐書) 末帝本紀下:李從珂
卷049(唐書) 後妃列傳壹:武皇帝貞簡皇後曹氏、太妃劉氏、魏國夫人陳氏、莊宗神閔敬皇後劉氏、淑妃韓氏、德妃伊氏、明宗昭懿皇後夏氏、和武顯皇後曹氏、宣憲皇後魏氏、閔帝哀皇後孔氏、末帝劉皇後
卷050(唐書) 宗室列傳二:李克讓、李克修(子李嗣肱)、李克恭、李克寧
卷051(唐書) 宗室列傳三:永王李存霸、邕王李存美、薛王李存禮、申王李存渥、睦王李存乂、通王李存確、雅王李存紀、魏王李繼岌、李從審(又名李繼璟)、秦王李從榮、李從璨、許王李從益、李重吉、雍王李重美
卷052(唐書) 列傳四:李嗣昭(本名韓進通)(子李繼韜)、裴約、李嗣本(本姓張)、李嗣恩(本姓駱)
卷053(唐書) 列傳五:李存信(本名張汙落)、李存孝(本名安敬思)、李存進(原名孫重進)(子孫漢韶)、李存璋、李存賢(本名王賢)
卷054(唐書) 列傳六:王镕(又名王矪)(子王昭誨)、王處直、王都(本姓劉)、王郁、李繼陶
卷055(唐書) 列傳七:康君立、薛誌勤、史建瑭、李承嗣、史儼、蓋寓、伊廣、李承勛、史敬镕
卷056(唐書) 列傳八:周德威、符存審(本名符存,後改名李存審)(子符彥超)
卷057(唐書) 列傳九:郭崇韜
卷058(唐書) 列傳十:趙光逢(弟趙光允)、鄭玨、崔協、李琪、蕭頃
卷059(唐書) 列傳十壹:丁會、閻寶、符習、烏震、王瓚、袁象先(又名李紹安)、張溫、李紹文(本名張從楚)
卷060(唐書) 列傳十二:李襲吉、王緘、李敬義(本名延古)、盧汝弼、李德休、蘇循(子蘇楷)
卷061(唐書) 列傳十三:安金全(養子安審通)、安元信、安重霸(弟安重進)、劉訓、張敬詢、劉彥琮、袁建豐、西方鄴、張遵誨、孫璋
卷062(唐書) 列傳十四:孟方立(從弟孟遷)、張文禮、董璋
卷063(唐書) 列傳十五:張全義(本名張居言)、朱友謙(本名朱簡,又名李繼麟)
卷064(唐書) 列傳十六:霍彥威(又名李紹真)、王晏球(又名李紹虔)、戴思遠、朱漢賓、孔勍、劉玘、周知裕
卷065(唐書) 列傳十七:李建及(本姓王)、石君立、高行珪、張廷裕、王思同、索自通
卷066(唐書) 列傳十八:安重誨、朱宏昭(或名朱弘昭)、朱洪實、康義誠、藥彥稠、宋令詢
卷067(唐書) 列傳十九:豆盧革、韋說、盧程、趙鳳、李愚、任圜
卷068(唐書) 列傳二十:薛廷珪、崔沂、劉嶽(子劉溫叟)、封舜卿、竇夢徵、李保殷、歸藹、孔邈、張文寶、陳乂、劉贊
卷069(唐書) 列傳二十壹:張憲、王正言、胡裝、崔貽孫、孟鵠、孫嶽、張延朗、劉延皓、劉延朗
卷070(唐書) 列傳二十二:元行欽(又名李紹榮)、夏魯奇(又名李紹奇)、姚洪、李嚴、李仁矩、康思立、張敬達
卷071(唐書) 列傳二十三:馬郁、司空颋、曹廷隱、蕭希甫、藥縱之、賈馥、馬縞、羅貫、淳於晏、張格、許寂、周玄豹
卷072(唐書) 列傳二十四:張承業(本姓康)、張居翰、馬紹宏(又名李紹宏)、孟漢瓊
卷073(唐書) 列傳二十五:毛璋、聶嶼、溫韜(又名李紹沖)、段凝(又名李紹欽)、孔謙、李鄴
卷074(唐書) 列傳二十六:康延孝(又名李紹琛)、朱守殷、楊立、竇廷琬、張虔釗、楊彥溫
卷075(晉書) 高祖本紀壹:石敬瑭
卷076(晉書) 高祖本紀二:石敬瑭
卷077(晉書) 高祖本紀三:石敬瑭
卷078(晉書) 高祖本紀四:石敬瑭
卷079(晉書) 高祖本紀五:石敬瑭
卷080(晉書) 高祖本紀六:石敬瑭
卷081(晉書) 少帝本紀壹:石重貴
卷082(晉書) 少帝本紀二:石重貴
卷083(晉書) 少帝本紀三:石重貴
卷084(晉書) 少帝本紀四:石重貴
卷085(晉書) 少帝本紀五:石重貴
卷086(晉書) 後妃列傳壹:高祖皇後李氏、太妃安氏、少帝皇後張氏、皇後馮氏
卷087(晉書) 宗室列傳二:廣王石敬威、韓王石暉、剡王石重允(本名石重胤)、虢王石重英、楚王石重信、壽王石重乂、夔王石重進、陳王石重杲、石重睿、石延煦、石延寶
卷088(晉書) 列傳三:景延廣、李彥韜、張希崇、王庭允(本名王庭胤)、史匡翰、梁漢颙、楊思權、尹暉、李從璋(子李重俊)、李從溫、張萬進
卷089(晉書) 列傳四:桑維翰、趙瑩、劉昫(撰寫《舊唐書》)、馮玉、殷鵬
卷090(晉書) 列傳五:趙在禮、馬全節、張筠(弟張篯)、華溫琪、安崇阮、楊彥詢、李承約、陸思鐸、安元信、張朗、李德珫、田武、李承福、相裏金
卷091(晉書) 列傳六:房知溫(又名李紹英)、王建立、康福、安彥威、李周、張從訓、李繼忠、李頃、周光輔、符彥饒、羅周敬、鄭琮
卷092(晉書) 列傳七:姚顗、呂琦、梁文矩、史圭、裴皞、吳承範、盧導、鄭韜光、王權、韓惲、李懌
卷093(晉書) 列傳八:盧質、李專美、盧詹、崔棁、薛融、曹國珍、張仁願、趙熙、李遐、尹玉羽、鄭雲叟
卷094(晉書) 列傳九:萇從簡(又名李紹瓊)、潘環、方太、何建、張廷蘊、郭延魯、郭金海、劉處讓、李瓊、高漢筠、孫彥韜、王傅拯、秘瓊、李彥珣
卷095(晉書) 列傳十:皇甫遇、王清、梁漢璋、白奉進、盧順密、周瑰、沈赟、吳巒、翟璋、程福赟、郭璘
卷096(晉書) 列傳十壹:孔崇弼、陳保極、王瑜、張繼祚、鄭阮、胡饒、劉遂清、房皓、孟承誨、劉繼勛、鄭受益、程遜、李郁、馬重績、陳元
卷097(晉書) 列傳十二:範延光、張從賓、張延播、楊光遠(子楊承勛)、盧文進、李金全
卷098(晉書) 列傳十三:安重榮、安從進、張彥澤、趙德鈞(本名趙行實,又名李紹斌)(養子趙延壽,本姓劉)、張礪、蕭翰、劉晞、崔廷勛
卷099(漢書) 高祖本紀上:劉知遠
卷100(漢書) 高祖本紀下:劉知遠
卷101(漢書) 隱帝本紀上:劉承祐
卷102(漢書) 隱帝本紀中:劉承祐
卷103(漢書) 隱帝本紀下:劉承祐
卷104(漢書) 後妃列傳壹:高祖皇後李氏
卷105(漢書) 宗室列傳二:魏王劉承訓、陳王劉承勛、蔡王劉信、湘陰公劉赟
卷106(漢書) 列傳三:王周、劉審交、武漢球、張瓘、李殷、劉在明、馬萬、李彥從、郭謹、皇甫立、白再榮、張鵬
卷107(漢書) 列傳四:史宏肇(或名史弘肇)、楊邠、王章、李洪建(弟李業)、閻晉卿、聶文進、後贊、郭允明、劉銖
卷108(漢書) 列傳五:李崧、蘇逢吉、李鏻、龍敏、劉鼎、張允、任延皓
卷109(漢書) 列傳六:杜重威、李守貞、趙思綰
卷110(周書) 太祖本紀壹:郭威
卷111(周書) 太祖本紀二:郭威
卷112(周書) 太祖本紀三:郭威
卷113(周書) 太祖本紀四:郭威
卷114(周書) 世宗本紀壹:柴榮
卷115(周書) 世宗本紀二:柴榮
卷116(周書) 世宗本紀三:柴榮
卷117(周書) 世宗本紀四:柴榮
卷118(周書) 世宗本紀五:柴榮
卷119(周書) 世宗本紀六:柴榮
卷120(周書) 恭帝本紀:柴宗訓
卷121(周書) 後妃列傳壹:太祖聖穆皇後柴氏、淑妃楊氏、貴妃張氏、德妃董氏、世宗貞惠皇後劉氏、宣懿皇後符氏
卷122(周書) 宗室列傳二:剡王郭侗(本名青哥)、杞王郭信(本名意哥)、越王柴宗誼(本名柴宜哥)、曹王宗讓(又名柴熙讓)、紀王柴熙謹、蘄王柴熙誨(傳說後改名盧璇)
卷123(周書) 列傳三:高行周、安審琦、安審暉、安審信、李從敏、鄭仁誨、張彥成、安叔千、宋彥筠
卷124(周書) 列傳四:王殷、何福進、劉詞、王進、史彥超、史懿、王令溫、周密、李懷忠、白文珂、白延遇、唐景思
卷125(周書) 列傳五:趙暉、王守恩、孔知濬、王繼宏、馮暉、高允權、折從阮、王饒、孫方諫
卷126(周書) 列傳六:馮道
卷127(周書) 列傳七:盧文紀、馬裔孫、和凝、蘇禹珪、景範
卷128(周書) 列傳八:王樸、楊凝式、薛仁謙、蕭願、盧損、王仁裕、裴羽、段希堯、司徒詡、邊蔚、王敏
卷129(周書) 列傳九:常思、翟光鄴、曹英、李彥頵、李暉、李建崇、王重裔、孫漢英、許遷、趙鳳、齊蔵珍、王環、張彥超、張穎、劉仁贍
卷130(周書) 列傳十:王峻、慕容彥超、閻宏魯、崔周度
卷131(周書) 列傳十壹:劉皞、張沆、張可復、於德辰、王延、申文炳、扈載、劉袞、賈緯、趙延乂、沈遘、李知損、孫晟
卷132 世襲列傳壹:李茂貞(建立岐國,本名宋文通)(子李從曮、李從昶;從弟李茂勛,又名李周彜)、高萬興(子高允韜)、韓遜(子韓洙)、李仁福(西夏祖先)(子李彜超;彜超弟李彜興,本名李彜殷)
卷133 世襲列傳二:高季興(建立荊南,本名高季昌)(子高從誨;從誨子高保融;王保義,本名劉去非;保融弟高保勖)、馬殷(建立南楚)(子馬希範)、劉言、錢镠(建立吳越)(子錢元瓘,原名傳瓘;元瓘子錢佐,原名錢弘佐;錢佐弟錢倧,原名錢弘倧;錢倧弟錢俶,原名弘俶)
卷134 僭偽列傳壹:楊行密(建立南吳)(子楊渥、楊渭、楊溥)、李棨(建立南唐,又名李昪、徐知誥)(子李景,又名李璟、李景通)、王審知(建立閩國)(子王延鈞,又名王鏻、王璘)
卷135 僭偽列傳二:劉守光、劉陟(建立南漢,又名劉巖、劉?)(子劉玢,原名劉洪度或劉弘度;劉玢弟劉晟,原名劉洪熙;劉晟子劉鋹,原名劉繼興)、劉崇(建立北漢,又名劉旻)
卷136 僭偽列傳三:王建(建立前蜀)(子王衍,初名王宗衍)、孟知祥(建立後蜀)(子孟昶,初名孟仁贊)
卷137 外國列傳壹:契丹(沁丹,又譯為遙輦欽德,即痕德堇可汗;耶律安巴堅,又譯為耶律阿保機,又名耶律億,即遼太祖;遼太祖子耶律德光,本名耀庫濟,又譯為堯骨,即遼太宗)
卷138 外國列傳二:吐蕃、回鶻、高麗、渤海靺鞨、黑水靺鞨、新羅、黨項、昆明部落、於闐、占城、牂牁蠻
卷139 誌壹 天文誌
卷140 誌二 歷誌
卷141 誌三 五行誌
卷142 誌四 禮誌上
卷143 誌五 禮誌下
卷144 誌六 樂誌上
卷145 誌七 樂誌下
卷146 誌八 食貨誌
卷147 誌九 刑法誌
卷148 誌十 選舉誌
卷149 誌十壹 職官誌
卷150 誌十二 郡縣誌
卷151 進舊五代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