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出自《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全文是: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
1、譯文
應是常常想起壹次郊遊,壹玩就到日暮時分,沈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壹直玩到沒了興致才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藕花池的深處。
怎麽才能把船劃出去,不小心,卻驚起了壹群的鷗鷺。
2、註釋
常記:時常記起。“難忘”的意思。
溪亭:臨水的亭臺。
日暮:黃昏時候。
沈醉:比喻沈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興盡:盡了興致。
晚:比合適的時間靠後,這裏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誤入:不小心進入。
藕花:荷花。
爭渡:怎渡,怎麽才能劃出去。爭(zen),怎樣才能。
驚:驚動。
起:飛起來。
壹灘:壹群。
鷗鷺:這裏泛指水鳥。
3、作品簡介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詞作。這是壹首憶昔詞,寥寥數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開頭兩句,寫沈醉興奮之情。接著寫“興盡”歸家,又“誤入”荷塘深處,別有天地,更令人流連。最後壹句,純潔天真,言盡而意不盡。 全詞不事雕琢,富有壹種自然之美,它以女詞人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優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給人以足夠的美的享受。
4、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約1151),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早期生活優裕,與夫趙明誠***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壹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並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