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六年級讀書筆記600字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壹個小女孩的真實故事,這個小女孩名叫黑柳徹子,別人都叫她小豆豆。小豆豆是個很調皮的女生,在壹所學校讀半學期,就被退學了。小豆豆退學後,媽媽把小豆豆送到了巴學園,這座學校很奇怪,巴學園的教室是用壹個個不用了的電車做的。校長是第壹個聽小豆豆說四個小時話的人,沒有壹絲不耐煩。午餐,校長就會問:“大家都帶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了嗎?”校長這樣說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其實是想讓同學們不偏食,營養更全面。巴學園的教育更是不同,他們可從自己喜歡的課開始上。巴學園的上午,如果把課上完了,下午大家就集體出去散步。夜晚,還在大禮堂裏支起帳篷來“露營”,聽校長講旅行的故事。
小豆豆在這個學校過得很快樂,還交到了壹個很要好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做:泰明,可是不幸的是泰明死了,小豆豆的另壹個“朋友”——洛基,也死了。這兩件事成了小豆豆在巴學園最難過的事情。
當然,最有趣的事要數他們的暑假期間了。有壹次,巴學園的小林校長,帶著全校五十名學生出外去野炊,小豆豆的媽媽幫小豆豆準備了壹些東西。在野炊的地方,小豆豆學會了如何燒菜,如何在野外生活。當小豆豆上完二年級時,美國和日本發生了壹場激烈的戰爭。在壹天平靜的夜晚,從壹架飛機上投了幾枚炸彈在巴學園裏,巴學園摧滅了,把小林校長的壹生心願和心血燒毀了。
讀完《窗邊的小豆豆》,我想其實天下沒有壞學生,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壹樣的,只是某些學生生性好動罷了。學生喜歡自己的老師,才會願意接受她的教育。所以,我想做老師童真壹點,像個孩子壹樣,與我們同歡樂,***悲傷,和我們壹起感受成長的快樂,和我們在追索中壹道前進,是我們學生夢寐以求的、不過的事了。
篇二六年級讀書筆記600字
這個星期我剛剛讀過了壹本書,它就是曹文軒的兒童作品——《青銅葵花》這本書十分的感人。其中的青銅是指壹位小男孩,他曾在五歲時的壹場大火中失去了語言能力。而葵花則是指壹位三歲時就沒了媽媽,七歲時父親又淹死在河中,從此成為了壹個孤兒的女孩。青銅的家境雖然十分貧苦,但看到成為孤兒的葵花,還是好心地收留了她。從此,青銅和葵花就成為了兄妹相稱的好朋友,他們也***同經歷了很多苦難。
失去了語言能力的青銅,把上學的機會讓給了葵花。再鬧蝗災時,全家人吃不飽,穿不暖可還要下地幹活,拼命地掙錢供葵花上學。可見青銅的壹家怎麽不善良呢?葵花也是如此的知恩圖報,她也在為這個家盡壹點自己的綿薄之力。青銅的奶奶生病,葵花為了給奶奶攢錢看病,小小年紀歷經千辛萬苦就去打工掙錢,掙來的壹點點錢遠遠不夠治療奶奶的病。但通過這件事足可見她的`壹份孝心,是非常令人感動的。
他們在遭遇了火、水、蝗蟲等的災難,在風、雨、雪、寒、餓之中仍然快樂地成長,他們就是那讓人憐惜,又討人喜愛的青銅葵花兩兄妹。然而快樂卻是短暫的,在葵花12歲那年,城裏來人把葵花接走了,情感勝似親兄妹的青銅葵花兩兄妹面臨著分離的痛苦,傷心的青銅用了生平的力氣,口齒不清地大聲喊出了:“葵——花”這個名字。強而有力的聲音震撼了每壹個人的心靈。
篇三六年級讀書筆記600字
六年級讀書筆記4壹個名叫蘇菲的女孩,接連不斷的收到來自神秘哲學家艾伯特的信,所有信件內容皆為各種哲學理念、思想,而蘇菲也逐漸成為神秘哲學家的筆友。在此時,她也開始思索世界各地哲學所探討的問題,並且從日常生活中學會如何開始運用自己所學的哲學知識。
不過,後來陸續有更多不知名的信出現於自己的世界裏,內容主要是寫給壹位名叫“席坦”的。信件。她逐漸意識到了自己只是另個世界的艾勃特少校想象出來的壹個角色,目的只是為了要讓席坦從故事中學習哲學。蘇菲便決定逃離他們所處的書中世界,到了席坦的生日派對,影響了艾勃特的“真實世界”
閱讀完這本書後,我也開始思索什麽才是“真實的自己”。有時擔心自己的人生是否只是南柯壹夢,或真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呢?也許自己就像蘇菲壹樣,像愛麗絲般去夢遊仙境?或者我單單只是壹個思想體,只有精神,沒有實體,並非真實存在?然而,這似乎是永遠解不開的謎團。
書本壹開始所提及的問題:“妳是誰?”讓我陷入無止盡的思索。曾單純的以為“我”就是我的主人,然而,真是如此嗎?以往,當自己陷入人生難題時,就會以玩笑來自欺,以自責來療傷。但讀完這本書後,我反而陷入“自己是誰?”,反倒希望自己就是蘇菲,由作家來告訴我如何進行下壹步的動作,完成更精彩完美的演出!
如果沒有接觸到這本書,自己或許永遠會跟書裏的人物所說的壹樣:“將這個世界當成壹種理所當然的存在,而體會不到這世上的驚奇與美妙。”因為我們總是太依賴“習已為常”,普通的劇情、平凡的生活、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生活無趣的思考讓人生受到了限制。閱讀時,我總想象自己就是那充滿好奇的蘇菲,把書本裏的神秘哲學家當成啟蒙自己人生的老師,在那奇妙世界中,日夜思考著來自哲學家拋出的各種問題。
也許,只要抱著好奇心,就可以成為壹位哲學家吧?以往,人們認為哲學家只是把自己從世上萬物所得到認知,經過思考的歷程,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而我認為,哲學也可以是壹種人生,因為裏面包含著妳對世界的觀感,隨著人生的成長與際遇,人的想法也會因而改變。人生,就應該盡可能與各式各樣的人相處,跟著他壹起體驗他看這個世界的態度與角度;人生,就應該了解自己是壹個世上獨壹無二的存在,了解自己是獨特的,才能不被他人的看法所束縛,才能開始活出全新的自己,讓自己有個精彩無憾的人生。
篇四六年級讀書筆記600字
《三國演義》是壹部斷代體小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壹。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壹之間發生的壹系列故事。開篇第壹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周末七國分爭,並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並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其中貪生怕死的呂布,無能的袁術袁紹劉表劉璋,善於用兵卻心胸狹窄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典韋,無不個極其形態。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不用多說眾所周知他是忠和義的。象征,與劉備壹起經歷了各種戰爭。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裏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壹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裏萬裏往投。雖降了曹操,但最後還是回來了,這壹種忠義又有幾個人能擁有呢?況且他恩怨分明面對敵人曹操去為大義而放了他即使自己會因此受軍法處置。
當時需要的是將士們的衷心而不是數量,需要壹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壹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無不透露著智慧,而這壹切是常人所想不到的。這樣的人讓人以為他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後人很深的印象。
在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雄,但我認為他很會用人善用才人,並且可以抓住時機,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
最後便是周瑜,周瑜雖具備大將之風與曹操赤壁壹戰大勝。但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想把諸葛亮殺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壹般人物,便想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不難看出他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最後在既生亮何生瑜的無奈之中去世。
篇五六年級讀書筆記600字
讀《東施效顰》成語故事。心裏深有感觸。這個成語故事寫的是春秋時期越國的美女西施有心疼病,因此常皺著眉頭捂住胸口,而正好同村有個人叫東施,不過她很醜。東施看到了西施這個樣子,覺得很美。因此,東施也學著西施這個樣子,殊不知卻弄巧成拙,招人嘲笑。正因為這樣,村裏人說她:濫竽充數——不懂裝懂。
可能大家都認為,西施身上有優點,東施身上沒有優點。然而我認為,大家只說對了壹半,東施也有優點。她雖然醜,但因羨慕西施那沈魚落雁的美貌,而敢於去追求美。這充分證明了東施熱愛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優點。這也是壹種可貴的精神。東施希望有自己的學習、努力、勞動、刻苦和汗水,通過努力也能獲得閉月羞花的容貌,更敢於在眾人面前進行自己通過辛勤的勞動成果。東施很努力。雖然她的努力失敗了。但她必進是勞動過的。當然,換個方面來說,在生活中,我們大家誰不會遇到挫折和失敗呢?她的“效顰”總比遁入空門逃避現實要好得多。東施這種不逃避,敢於面對現實,追求自身美的精神實在可嘉,敢於愛美,敢於欣賞美,她誠實,真實,真誠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
因此我想到,在現實生活中也應該發揚這種“東施精神”,我們不僅要敢於欣賞美,更要敢於學習生活中別人壹切優點。記住,美是在於人心裏美。而不是在於外表美:我們不僅要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要敞開國門,學習世界各國的先進技術,從而推進中國的現代化建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不管是醜陋的人還是美麗的人,不管善良的人還是邪惡的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為了社會的進步,為了中國的騰飛,讓我們發揚東施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