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空蒙雨亦奇”上壹句是“水光瀲灩晴方好”,描繪的地方是西湖。
原詩: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壹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麽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出處:宋代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
《飲湖上初晴後雨》詩歌賞析
《飲湖上初晴後雨》首二句寫西湖之美。二句雖總寫西湖美景,但卻各有側重。 “水光瀲灩”寫晴空下的水色湖光,“山色空蒙”寫細雨中的山峰秀色。
無論是湖光,也無論是山色,無論是晴日,也無論是雨中,因其景色俱佳,故稱“方好”, “亦奇”。此二句在寫法上用大筆揮灑,略去了花草蟲魚等細部景物,直寫湖光山色,既寫出了西湖景色的多姿多采,亦點明了“初晴後雨”的詩題。
後二句續寫西湖美景,但在寫法上卻是用了壹個極妙的比喻,使西湖美景上升到壹個純凈的境界。詩人把西湖比作西施,新奇而又貼切。
古人題詠西湖,從未將西湖比作西施,詩中之比不襲前人,不落俗套,故新;自古用比多為以物比人,蘇軾此處以人比物,故奇;西湖、西施同樣美好,且同出越地,詩篇以越地美人喻越地美景,故貼切。這壹絕妙之比,不僅寫出了西湖美景,而且揭示了西湖之美的風韻情致,遂成西湖定評,西子湖亦成西湖之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