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張載讀音

張載讀音

張載讀音是zhāngzài。

張載

張載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尊稱張子。鳳翔郿縣(今陜西眉縣)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壹。張載生於官僚家庭,少年時就喜歡讀書。除了儒家經典,還大量閱讀了佛教和道教的書。

嘉祐二年(1057年),中進士,先後任祁州司法參軍、丹州雲巖縣令,後遷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書等。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同,在弟張戩上書批評王安石而被貶官之後,辭職歸鄉。

隨後創建了橫渠書院,邊授徒邊著書,漸漸創立了代表自己思想體系的“關學”學派。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張載返家途中病逝於臨潼,年58歲。

知識拓展:

張載在《太和》《拾遺·性理拾遺》《乾稱》等篇章論及鬼事,以為鬼神之類為陰陽“二氣之良能也”,反對獨立於肉體之外的鬼的存在,對鬼“不可見其形”和“以無形而移變有形之物”提出懷疑,他的這種氣壹元論和無神論,在歷史上具重要地位。

還首次提出“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概念,認為天地之性源於太虛,“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天地之性是純善的,氣質之性有善有惡,但“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

這對宋代人性論有重大影響。張載還著有《正蒙》《橫渠易說》《經學理窟》等,後人編為《張子全書》。

張載聽從了範仲淹的勸告,回家刻苦攻讀《中庸》,仍感不滿意。於是遍讀佛學、道家之書,覺得這些書籍都不能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又回到儒家學說上來,經過十多年的攻讀,終於悟出了儒、佛、道互補,互相聯系的道理,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學說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