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後是大雄寶殿,供有南宋時的樟木雕僧人像,並有清末海軍宿將薩鎮冰所題“方廣巖”三個大字和“閩山第壹”、“萬古奇觀”、“慈雲廣蔭”的匾額。
殿後洞壁上有壹“觀音窟”。中秋之夜,月光斜照巖壁之上,便現出“童子拜觀音”的幻影。旁邊的夢亭、僧寮、香積堂,均不用片瓦,蔽於復巖之下。
天泉閣旁有深洞,如在洞內放鞭炮,聲震四周山頭,回音延續數十分鐘,人稱“炮洞”。寺內大雄寶殿前有股清泉,叫龍尾泉,亦稱“龍乳”。方廣巖頂部還有壹股清泉由右側隨風飄灑而下,象珠簾壹樣懸掛在洞口,構成“水簾觀瀑”的勝景。
閣後是大雄寶殿,供有南宋時的樟木雕僧人像,並有清末海軍宿將薩鎮冰所題“方廣巖”三個大字和“閩山第壹”、“萬古奇觀”、“慈雲廣蔭”的匾額。
殿後洞壁上有壹“觀音窟”。中秋之夜,月光斜照巖壁之上,便現出“童子拜觀音”的幻影。旁邊的夢亭、僧寮、香積堂,均不用片瓦,蔽於復巖之下。
天泉閣旁有深洞,如在洞內放鞭炮,聲震四周山頭,回音延續數十分鐘,人稱“炮洞”。寺內大雄寶殿前有股清泉,叫龍尾泉,亦稱“龍乳”。方廣巖頂部還有壹股清泉由右側隨風飄灑而下,象珠簾壹樣懸掛在洞口,構成“水簾觀瀑”的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