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發幾枝上壹句紅豆生南國,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相思》。
《相思》全詩如下: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全詩的字面意思: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長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采摘,因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全詩賞析:
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是眷懷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於想象;接著以設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誼,表面似乎囑人相思,背面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後壹語雙關,既切中題意,又關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
“南國”(南方)既是紅豆產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紅豆生南國”起興,暗逗後文的相思之情。語極單純,而又富於形象。次句“春來發幾枝”輕聲壹問,承得自然,寄語設問的口吻顯得分外親切。
然而單問紅豆春來發幾枝,是意味深長的,這是選擇富於情味的事物來寄托情思。這裏的紅豆是赤誠友愛的壹種象征。
第三句緊接著寄意對方“多采擷”紅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擷植物來寄托懷思的情緒,是古典詩歌中常見手法。“願君多采擷”似乎是說:“看見紅豆,想起我的壹切吧。”暗示遠方的友人珍重友誼,語言懇摯動人。這裏只用相思囑人,而自己的相思則見於言外。
用這種方式透露情懷,婉曲動人,語意高妙。末句點題,“相思”與首句“紅豆”呼應,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關合相思之情,有雙關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像說:只有這紅豆才最惹人喜愛,最叫人忘不了呢。
這是補充解釋何以“願君多采擷”的理由。而讀者從話中可以體味到更多的東西。詩人真正不能忘懷的,不言自明。壹個“最”的高級副詞,意味極深長,更增加了雙關語中的含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