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感性與理性是什麽?它們有什麽區別麽?

感性與理性是什麽?它們有什麽區別麽?

感性:是指屬於感覺、知覺等心理活動(與“理性”相對)

理性:是指屬於判斷、推理等活動的。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認識過程中的兩個階段,其中感性認識是認識過程的低級階段,理性認識是認識過程的高級階段,理性認識是由感性認識發展而來的。要準確區分、把握這兩個階段需要正確認識以下六大誤區:

誤區壹:感性認識是錯誤的,理性認識是正確的

分析:(1)認識必須經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因為感性認識是對事物現象的認識,而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但這並不等於說前者是錯誤的,後者是正確的。

(2)認識是否正確,關鍵在於它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而不在於它是反映了事物的現象還是本質。只要是真實地反映了事物現象的認識就是正確的感性認識;同樣,真實地反映了事物本質的理性認識就是正確的理性認識。反之,歪曲地反映了事物現象(或本質)的感性認識(或理性認識)則都是錯誤的。

誤區二:感性認識是現象,而理性認識是本質

分析: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認識過程中兩個不同的階段,二者都屬於認識範疇,屬於主觀的、第二性的東西。而現象和本質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意誌為轉移的,是物質的、第壹性的東西。兩者有本質的區別。

感性認識是對事物現象的認識,而不是事物現象本身;同理,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而不等於本質和規律本身。

誤區三:感性認識源於實踐,而理性認識源於感性認識

分析:(1)感性認識是對事物現象的認識。人們通過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就能得到關於事物外部聯系的認識,所以感性認識是源於實踐的,脫離了實踐就不可能得到感性認識。

(2)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是人們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運用抽象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制作的結果。但不等於說,理性認識源於感性認識。因為實踐是認識的唯壹來源,不論是感性認識還是理性認識都來源於實踐。

誤區四:只有正確的理性認識才具有指導作用

分析:不管是正確的理性認識還是正確的感性認識,都對實踐有指導作用。

誤區五:感性認識的總和就是理性認識

分析:感性認識是對事物現象的認識,是認識的低級階段。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只有對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進行加工制作,才能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所以說感性認識的總和是理性認識是錯誤的。

誤區六:感性認識可靠,理性認識不可靠

分析:判斷壹種認識是否可靠必須以其是否正確為前提。感性認識正確就可靠,理性認識也壹樣,在兩者都正確的前提下,理性認識比感性認識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