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過敏患者通常需要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決定用藥方案。建議患者在用藥前到專業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用於治療皮膚過敏的常見藥物包括:1、抗組胺藥:這些藥物可分為第壹代和第二代。第壹代抗組胺藥主要包括氯苯那敏、賽庚啶、酮替芬等,雖然這些藥物有壹定的療效,但往往會引起嗜睡等不良反應,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經常受到限制;第二代抗組胺藥主要包括氯雷他定、特非那定、西替利嗪等。需要註意的是,患者在服用西替利嗪時偶爾會出現嗜睡等不良反應,因此在藥物治療期間盡量避免駕駛和其他需要註意的活動。此外,腎功能不全患者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皮膚過敏後,患者應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如避免使用高溫水洗臉,暫時停止使用化妝品,盡量避免過度抓撓皮膚,以防止加劇過敏狀況,或造成皮膚損傷和交叉感染等癥狀。可以減少皮膚刺激,並通過用清水清潔面部和適當使用外用藥物有效緩解疾病。花粉、寵物毛皮、塵蟎,甚至溫度變化都是引起皮膚過敏癥狀的常見原因。頻繁接觸此類物質不僅會導致復發癥狀,還會加重疾病並導致過敏性休克和其他並發癥。因此,患者應識別引起疾病的過敏原,並註意在日常生活中遠離此類物質,從而有效降低發病率。